如何从trace文件分析网络性能
网络上有不少awk程序是讲如何分析网络性能的(主要是时延,吞吐量,丢包率和时延抖动),但是都没有详细的说明,我在此作一些示例,添加了一些必要的说明注释。
以下的内容是针对NS2仿真的结果trace文件进行网络性能分析,看本篇前需要先行了解的的内容有:awk语言的基础,包括语法和结构等;在Linux下如何使用xgraph和gnuplot。
因为只是想简单介绍如何用gwak和xgraph/gnuplot处理trace文件得出分析结果,所以并没有写专门的tcl脚本,分析用的tcl脚本和trace文件是一个三节点的无线网络的例子,随篇附后。
本篇主要想介绍如何得到网络的数据传输延迟(delay)、丢包率(drop)、延时抖动(Jitter)和网络的吞吐量(throughtput),下文的四个awk程序所使用的模型主要来自《網路模擬軟體NS2來做網路效能分析需看的文章》一文,除了第四个外程序没有做很大的改动,只是对封包的处理有所不同,同时第一个程序增加了比较详细的注释,方便初学者学习。因为只是想抛砖引玉,所以分析用的数学模型没有刻意去研究,有待大家一起讨论。
一,延时分析。包的延时就是指包的接收时间与包的发送时间差。下面给出awk程序,相关的说明看程序里面的注释。
#BEGIN表明这是程序开头执行的一段语句,且只执行一次。
BEGIN {
#程序初始化,设定一变量以记录目前处理的封包的最大ID号码。在awk环境下变量的使用不需要声明,直接赋值。
highest_uid = 0;
}
#下面大括号里面的内容会针对要进行处理的记录(也就是我们的trace文件)的每一行都重复执行一次
{
event = $1; #$1表示一行的第一栏,是事件的动作。每一栏默认是以空格分隔的。下同。
time = $2; #事件发生的时间
node_nb = $3; #发生事件的节点号(但是两边夹着“_”,下面一句代码将“_”处理掉)
node_nb=substr(node_nb,2,1); #第三栏的内容是形如_0_的节点号码,我只要得出中间的节点号码0,所以要对字符串_0_进行处理。
trace_type = $4; #trace文件跟踪事件的层次(指在路由层或mac层等等)
flag = $5; #
uid = $6; #包的uid号码(普通包头的uid)
pkt_type = $7; #包的类型(是信令或是数据)
pkt_size = $8; #包的大小(byte)
#下面的代码记录目前最高的CBR流的packet ID,本来的延迟分析是针对所有的包的(包括信令),这里作了简化,只针对CBR封包,以后大家做延时分析可以做相应的改动即可。
if ( event=="s" && node_nb==0 && pkt_type=="cbr" && uid > highest_uid )
{#if判断句的前三个判断条件就不说了,第四个是说每个包的记录次数不超过1
highest_uid = uid;
}
#记录封包的传送时间
if ( event=="s" && node_nb==0 && pkt_type=="cbr" && uid==highest_uid )
start_time[uid] = time; # start_time[]表明这是一个数组
#记录封包的接收时间
if ( event=="r" && node_nb ==2 && pkt_type=="cbr" && uid==highest_uid )
end_time[uid] = time;
}
#END表明这是程序结束前执行的语句,也只执行一次
END {
#当每行资料都读取完毕后,开始计算有效封包的端到端延迟时间。
for ( packet_id = 0; packet_id <= highest_uid; packet_id++ )
{
start = start_time[packet_id];
end = end_time[packet_id];
packet_duration = end - start;
#只把接收时间大于传送时间的记录打印出来
if ( start < end ) printf("%d %f\n", packet_id, packet_duration);
}
}
要注意的是上面的awk程序只是在一个层上进行处理的(我是用的mac层),在生成trace文件时把其他层关闭,只留一个层,否则判断条件要多加一个层的判断。下面的其他三个程序也是一样的。
程序写好以后用一个文档保存为pkt_delay和trace文件放于同一文件夹下,然后在终端进入该文件夹,执行:
$:gwak –f delay trace > p
然后在文件p中就保存了两列数据:封包的序号和该封包的传送时间。
二,丢包率分析。
BEGIN {
#程序初始化,设定变量记录传输以及被丢弃的包的数目
fsDrops = 0; #被丢弃的包的数目
numfs0 = 0; #0节点发送的CBR封包的数目
numfs2 = 0; #2节点接收的CBR封包的数目
}
{
event = $1;
time = $2;
node_nb = $3;
trace_type = $4;
flag = $5;
uid = $6
pkt_type = $7;
pkt_size = $8;
node_nb=substr(node_nb,2,1);
#统计节点0发送的CBR封包
if (node_nb==0 && event== "s" && trace_type== "MAC" && pkt_type== "cbr")
numfs0++;
#统计节点2丢弃的CBR封包
if (node_nb==2 && event== "r" && trace_type== "MAC" && pkt_type== "cbr")
numfs2++;
}
END {
average=0; #average用于记录丢包率
fsDrops = numfs0-numfs2; #丢包数目
average=fsDrops/numfs0; #丢包率
printf("number of packets sent:%d lost_rate:%d\n", numfs0, average); #打印发送封包数目和丢包率
}
程序写好以后用一个文档保存为drop和trace文件放于同一文件夹下,然后在终端进入该文件夹,执行:
$:gwak –f drop trace > d
文件d中记录了两个数据:发送封包数目和丢包率。
三,延时抖动分析
在这里特别提一下,所用的延时抖动分析的模型是:(封包n2的延时-封包n1的延时)/(n2的包序号-n1的包序号)。
BEGIN {
#程序初始化,设定一变量以记录目前处理过的最高封包序号。
highest_uid = 0;
}
{
event = $1;
time = $2;
node_nb = $3;
node_nb=substr(node_nb,2,1);
trace_type = $4;
flag = $5;
uid = $6
pkt_type = $7;
pkt_size = $8;
#记录目前最高的CBR封包的ID
if ( event=="s" && node_nb==0 && pkt_type=="cbr" && uid > highest_uid )
{
highest_uid = uid;
}
#记录CBR封包的发送时间
if ( event=="s" && node_nb==0 && pkt_type=="cbr" && uid==highest_uid )
start_time[uid] = time;
#记录CBR封包的接收时间
if ( event=="r" && node_nb ==2 && pkt_type=="cbr" && uid==highest_uid )
end_time[uid] = time;
}
END {
# 初始化抖动延时所需的变量
last_seqno = 0;
last_delay = 0;
seqno_diff = 0;
#当资料行全部读取后,开始计算有效封包的端到端延迟时间
for ( packet_id = 0; packet_id <= highest_uid; packet_id++ )
{
start = start_time[packet_id];
end = end_time[packet_id];
packet_duration =end - start;
#只把接收时间大于发送时间的记录列出来
if ( start < end )
{
# 得到了delay值(packet_duration)后计算jitter
seqno_diff = packet_id - last_seqno;
delay_diff = packet_duration - last_delay;
if (seqno_diff == 0)
{
jitter =0;
}
else
{
jitter = delay_diff/seqno_diff;
}
#将有效封包序号以及延时抖动打印出来
printf("%d %f\n", packet_id, jitter);
last_seqno = packet_id;
last_delay = packet_duration;
}
}
}
程序写好以后用一个文档保存为jitter和trace文件放于同一文件夹下,然后在终端进入该文件夹,执行:
$:gwak –f jitter trace > j
文件j中记录了有效封包序号以及延时抖动的情况。
四,网络吞吐量分析
网络的吞吐量是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据包数量,单位是字节每秒或比特每秒。计算其吞吐量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这里的模型是从第一个包发送后,每个包都叠加累算。可能模型不够精准,只是大概的反映,目的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如何写awk的网络吞吐量分析程序。大家切勿借用本模型在要发表的论文上做分析。
BEGIN {
init=0;
i=0;
}
{
event = $1;
time = $2;
node_nb = $3;
node_nb=substr(node_nb,2,1);
trace_type = $4;
flag = $5;
uid = $6
pkt_type = $7;
pkt_size = $8;
if(event=="r" && node_nb==2 && pkt_type=="cbr" )
{
pkt_byte_sum[i+1]=pkt_byte_sum+ pkt_size;
if(init==0)
{
start_time = time;
init = 1;
}
end_time = time;
i = i+1;
}
}
END {
#为了画图方便,把第一笔记录的throughput设为零,以表示传输开始
printf("%.2f\t%.2f\n", end_time[0], 0);
for(j=1 ; j {
th = pkt_byte_sum[j] / (end_time[j] - start_time)*8/1000;
printf("%.2f\t%.2f\n", end_time[j], th);
}
#看图方便,把最后一笔记录的throughput设置为零,以表示传输
printf("%.2f\t%.2f\n", end_time[i-1], 0);
}
程序写好以后用一个文档保存为throughtput和trace文件放于同一文件夹下,然后在终端进入该文件夹,执行:
$:gwak –f throughtput trace > t
文件t中记录了包的接收时间以及吞吐量的情况。
接下来,就是对已经分析得到的结果用图描绘出来。可以用xgraph或者gnuplot。这种绘图工具可以将两列数据中的第一列作横轴,第二列作纵轴用曲线描绘出来。若把数据文件名保存为file,则用xgraph绘图的指令是$:xgraph file;用gnuplot绘图的指令是$:gnuplot,进入gnuplot环境后,可以设置标题,横轴和纵轴的label等:
>set title “titlename”
>set xlabel “xlabelname”
>set ylabel “ylabelname”
然后绘图:
>plot “file” with lines(用连线方式,gnuplot有九种绘图方式)
下面用gnuplot描绘延时,延时抖动以及吞吐量的图形:
1, 包的延时:
>set title “pkt_delay-pkt_id”
>set xlabel “packet_id”
>set ylabel “packet_delay”
>plot “p” with lines
2, 延时抖动:
>set title “jitter-packet”
>set xlabel “packet_id”
>set ylabel “jitter”
>plot “j” with lines
3, 吞吐量:
>set title “throughtput-time”
>set xlabel “time”
>set ylabel “throughtput”
>plot “t” with lines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直接拷贝粘贴word文档内的awk程序编译时一般是通不过的,里面有很多空格键需要去掉,相关的格式对齐用Tab键,否则这些格式问题在Linux下会像小虫一样令你头痛不已。
前面有朋友是要用awk程序和gnuplot分析网络性能的,这是我整理修改的一片文章,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trace文件就不上传了,传三个图片。
阅读(2001) | 评论(1) | 转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