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5541
  • 博文数量: 98
  • 博客积分: 4045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1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12-31 16:5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8)

文章存档

2010年(7)

2009年(15)

2007年(73)

2006年(3)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7-01-05 09:27:04

系统建立IPC通讯(如消息队列、共享内存时)必须指定一个ID值。通常情况下,该id值通过ftok函数得到。
ftok原型如下:
key_t ftok( char * fname, int id )
fname就时你指定的文件名,id是子序号。

在一般的UNIX实现中,是将文件的索引节点号取出,前面加上子序号得到key_t的返回值。

如指定文件的索引节点号为65538,换算成16进制为0x010002,而你指定的ID值为38,换算成16进制为0x26,则最后的key_t返回值为0x26010002。
查询文件索引节点号的方法是: ls -i

当删除重建文件后,索引节点号由操作系统根据当时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分配,因此与原来不同,所以得到的索引节点号也不同。

如果要确保key_t值不变,要目确保ftok的文件不被删除,要么不用ftok,指定一个固定的key_t值。

另外说一句:在aix等操作系统上,有多个文件系统,会出现分布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上的两个文件具有相同的索引节点号,此时用ftok对这两个文件进行操作,只要id参数不变,得到的key_t值相同,造成创建消息队列失败。不过这种情况相当少见罢了。
阅读(187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