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8-02-01 16:24:50
1. 大型网络的限制
a) 一个一类网址允许有1600万个主机地址.但实际应用无法实现.原因:
i. 拓扑限制:很多局域网拓扑不允许1600万个节点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
ii. 冲突大:网络中节点多,冲突的可能性也大.
iii. 管理难
iv. 网络性能差:多个主机竞争有限的带宽资源.
b) “子网”提供了一个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
2. 子网中的IP地址
a) 按书中例:一个B类网络,则前两段为网络位,后两段为主机位.
i. 未划分子网前,B类网络中,一个网段包含两个主机位.但因为一个网段所含的主机不可能达到该数量,所以,可以将主机位中的前一段设置成”子网位”
ii. 这样,每个B类网络的一个网段中,将有253个子网,每个子网中,将有253个主机.
iii. 优点:将大IP分成若干小IP,可以提高IP使用率.
iv. 缺点:浪费了部分IP
3. 已划分子网的网络中的网络掩码
a) 路由器和其他网络设备确定一个IP地址的网络/子网部分和主机部分,需要依靠”网络掩码”
b) 既然每个网络的子网位数是多样性的,那么,网络掩码也是多样性的.
c) 所以,在每个已经划分子网的网络中,你必须为每个局域网网卡定义网络掩码.
4. 子网地址
a) 在你所划分的子网中,所有子网位的值跟255作”与”运算.得出的值为255.
5. 子网中的主机的IP地址
a) 首先需要确定该IP中,哪段是子网位.
b) 然后根据上面的方法运算.
6. 变长的子网(考试会考,很重要.)
a) 因为这方面不是很好解释,所以不写了.但只要好好看书,肯定没问题.
7. 配置子网
a) 一个子网中的主机有2的n次方台.
b) 例题:如果要求子网中的主机起码要有30台,则是2的5次方减2,则为30台.如果要求31台,则起码要2的6次方减2了.
c) 要保证你的主机能访问到其他的子网和网络,需要定义一个默认路由到你最近的路由器.如果希望该配置永久生效,则需要修改/etc/rc.config.d/netconf文件.
注:这一章写的比较简单,因为这一章的内容确实比较晦涩难懂,我自己都云山雾罩的.光看书还不行,还需要有个明白人好好讲解.而且,需要多做些题,才能了解清楚.
这章的”变长的子网”部分,考试肯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