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82137
  • 博文数量: 192
  • 博客积分: 8554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189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8-12 04:3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92)

文章存档

2012年(5)

2010年(27)

2009年(22)

2008年(42)

2007年(51)

2006年(45)

分类:

2006-12-28 23:10:02

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作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

辅助选项:

b  该选项是为磁带机设定的。其后跟一数字,用来说明区块的大小,系统预设值为20(20*512 bytes)。

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这个选项通常是必选的。

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我们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

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

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不报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f 这个参数确实是必选的,要不你就找不到你的tar文件
其实用的时候感觉上有些多余,既然它是必选,那就干脆固化到tar这个命令本身就是啊
可是它偏偏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用这个参数,他就告述你什么"文件不存在"的错误
叫人觉得这是一个设计不良的软件(或称命令把)

v 也很重要,通常就能看出详细信息

所以构造tar包通常是用命令
tar cvf tar包名.tar 目录,文件列表
所谓目录文件列表就是以空格形式分割文件和目录

而解tar包通常是命令
tar xvf tar包名.tar 目录,文件列表

下面是网上收录的经典范例
例1:把/home目录下包括它的子目录全部做备份文件,备份文件名为usr.tar。

$ tar  cvf  usr.tar  /home

例2:把/home目录下包括它的子目录全部做备份文件,并进行压缩,备份文件名为usr.tar.gz 。

$ tar  czvf usr.tar.gz  /home

例3:把usr.tar.gz这个备份文件还原并解压缩。

$ tar  xzvf  usr.tar.gz

例4:查看usr.tar备份文件的内容,并以分屏方式显示在显示器上。

$ tar  tvf usr.tar  | more

要将文件备份到一个特定的设备,只需把设备名作为备份文件名。

例5:用户在/dev/fd0设备的软盘中创建一个备份文件,并将/home 目录中所有的文件都拷贝到备份文件中。

$ tar  cf  /dev/fd0  /home

要恢复设备磁盘中的文件,可使用xf选项:

$ tar  xf  /dev/fd0
将两个文件打入一个tar包
tar cvf log.tar log.0000000007 DBVERSION

 
=====================================================================
以下是我自己总结的关于tar命令对磁带操作的相关知识
=====================================================================

                                       tar命令对磁带的操作(含磁带的相关知识)

1.向磁带备份数据:  

#tar  cvf  /dev/rmt/0mnb  /home/hehe/    

                                      */dev/rmt/0mnb是磁带地址.

                                                           */home/hehe/ 是需要备份的数据路径.

                                                           *如果需要多次写入数据,并且要求不覆盖原来的数据,则需要磁带的设备文件一定要带n,/dev/rmt/0mnb/dev/rmt/0mn    原因参看注解1         或者使用mt  -t  /dev/rmt/0mn  eof命令来将磁带转到最后一次备份的结尾.

2.确认备份是否成功:

         #mt  -t  /dev/rmt/0mn  rew      

                                                           *回滚.

         #mt  -t  /dev/rmt/0mn  fsf  1    

                                                          *让磁带向前转一个数据的空间.

3.查看磁带内容:

         #tar  tvf  /dev/rmt/0mn           

                                                          *写入数据后,一定要回滚,才能查看.

                                                          *如果分多次向磁带写过数据,,每执行一次该命令只会看到一次写的数据,想查看哪次写的数据就要执行几次该命令.当该命令执行次数超过写入次数时,系统会报I/O error的错误.如果想要再次查看上次的写入内容,需要回滚后重新多次执行该命令(很麻烦!).

4.从磁带恢复:

    #tar  tf  /dev/rmt/0mn

                         *很简单.

                         *如果多次向磁带写入数据,现在想要恢复,则仍需一次一次地运行该命令.(而且我做实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报错,#Tar: blocksize = 0; broken pipe?#但多运行几次就可以恢复了.不明白是为什么.)

 

 

 

 

 

注解1   *  /dev/rmt/Xmn和/dev/rmt/Xm 是指采用AT&T类型磁带;
        *  /dev/rmt/Xmnb和/dev/rmt/Xmb 中的b是指采用Berkeley类型磁带备份。

        *  其中n代表不回滚

 

 

 

 

 

一篇很好的文章!作者:陈求文 http://blog.chinaunix.net/u/12718/showart.php?id=85791

阅读(245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