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5860
  • 博文数量: 58
  • 博客积分: 141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7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12-27 13:4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0年(1)

2009年(1)

2008年(3)

2007年(52)

2006年(1)

我的朋友

分类:

2007-05-24 17:05:44

  文章本来是应该在母亲节发的,因为种种原因,到今天才发出,正好答辩通过,谨以此文感谢亲爱的母亲吧。

  母亲在英语中最庄重最正式的称呼是“Mother”,并由此衍生了许多有关母亲的词,如Motherland等。前天我的博客里,便转载了英语国家自己的一个统计数据,“Mother”位列最美丽词汇的首位。因为时代的背景,我对母亲这个概念的书面认识,是念初中时,高尔基《母亲》一文中描述的那个革命同志,同时也是母亲的尼洛夫娜,因为不能理解深奥的革命意义,现在已没有什么印像了。倒是朱自清在《背影》这篇忆父的散文里写的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现在读到还感动不已。我想,不管浮华岁月模糊了我们多少的情感,在每个人的心里,一定会有对母亲的感念。

  我的母亲是一个工人,辛苦了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干了三十多年,然后光荣退休。这在频频跳槽的今天,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当然,现在的生活背景已没有办法和那个时代比较。我在家排行老幺,作为三代单传的家庭,我应该是被宠得最多的,事实上也是这样。从我懂事开始,在那个资源极有限的年代,我的饭碗里就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白糖、瘦肉甚至可能还有难得一见的荷包蛋,父亲在部队,长年难得回来一次,母亲却能用不到二十元的工资把一个五口之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几个孩子在院子里也是穿得最干净的。

  七十年代中期,爷爷搬来和我们一起住,爷爷最大的特点便是爱抽烟,后来也是因为肺气肿去世的,那是后话了。有一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那便是在家里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不知道爷爷每个月三元的烟钱,母亲是如何拿得出的,我一直想发现这个迷底,到今天我也不知道。爷爷是一个念过私塾的旧文化人,文化人有文化人的优点,但也有文化人的劣根,那便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已。在我的印像中,爷爷对母亲的评价是很吝啬的,但母亲从不计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先让爷爷吃了我们才能吃。记得八五年家里添置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家里热闹得不得了,邻居来串门,爷爷更是不离开电视机了。有一次,我和爷爷为了争看一个频道发生了争执,爷爷最终没有斗过我,我很得意,没想到母亲为了这件事,把我狠狠批评了一顿,当时我很不理解,到今天我能感受到母亲在教育我们做人上的良苦用心。为人处世,母亲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一九八八年,爷爷因为下乡时不慎感染了风寒,身体每况愈下。过了那年的元旦,卧病在床的爷爷突然把我们全家人叫齐,气氛一下很紧张,爷爷很吃力地对母亲说:我要走了,你是个好人啊,这些年,拖累你哒。然后,要我打开箱子,拿出一个盒子。我一看,是一百多元钱!爷爷没有收入,这些钱是爷爷从每个月三元的烟钱中一点点攒下来的,难怪爷爷总是自已卷烟丝。原来爷爷的心里,非常清楚母亲撑着这个家的难处!几天后,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仍然把一切收拾得那么好,风风光光地把爷爷送上了山。

  后来,我离开这个城市去读大学,再后来结婚生子,年少时的事情很多都没有了印像,但母亲的爱,却像是三尺之内的神明,一直伴随着我,她给了我坚定前行的力量。每当我成功之时,母亲的爱总让我“不骄、不躁”,每当我疲惫、气馁、消沉时,母亲的爱总让我“不怕、不悔”,母爱无言,母爱无限。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对母亲的感恩,我觉得,我的母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阅读(1135) | 评论(2)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