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19651
  • 博文数量: 98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52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8-28 16: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8)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11)

2009年(44)

2008年(42)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4-29 14:34:01

作者:lageng
发表时间:2006-8-14 22:21:29

   五、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展望     
  1、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世界旅游市场将由过去传统的北美到西欧,欧洲到美洲两大主流逐渐转移到欧洲、东亚太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2、旅游模式将发生变化
  散客旅游逐渐多于团体旅游;短线旅游多于长线旅游;地区性旅游和中程旅游将成为旅游的主体;自助、半自助旅游将代替包价旅游;商务、会议旅游将成为团体旅游的主体;人们外出旅游的次数将增多。
  3、地区合作加强,优势互补
  由于旅游资源的局限和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难以单独成为长期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同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合作,优势互补和资源互补,以策略联盟的方式共同开拓市场,广招客源,共享利润。
  4、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互联网、通讯技术将会极大地促进旅游信息的传播,节约消费者的时间,降低旅游业的成本。


作者:lageng
发表时间:2006-8-14 22:23:02

            第三章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过,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这20年里,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2000年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22.8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则达到162.24亿美元,国际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7。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面,我国的自然风光资源和社会历史文化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众多的自然资源还没有向游客揭开神秘的面纱。随着东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中西部旅游资源的相继开发和旅游条件的改善,我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旅游人次达1.37亿,同时也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客源国之一,出游人次达1亿。另外,旅游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程度越来越高,1997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4.16%,至2010年将升至8%,但是,即使到那时,这个比例与世界旅游业总产出占世界GDP总量的10.7%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旅游业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旅游市场格局
  我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风景秀美,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我国却先发展了入境旅游,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发展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一)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重心。近20年来,中国旅游业供给能力的形成,包括产品体系、住宿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产业组织格局和产品促销等都是围绕这一重心或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在七十年代末,人们收入水平所限,国内旅游业非常弱小,中国旅游业是依赖着政府对入境旅游的强行推进 才发展起来的。


作者:lageng
发表时间:2006-8-14 22:30:07

    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80─1990年,高速增长阶段。
  中国入境旅游的收入大约每5年翻一番,增长主要来自于港澳同胞在大陆的探亲、贸易和投资性的商务旅游。1989年的政治风波造成了入境旅游出现暂时性的17%的收入滑坡,但到1990年,入境旅游已基本恢复到此前的水平。 
  21990-1997年,加速增长阶段。
  从入境人数来看,同期从2700余万人增加到5700余万人,增长幅度达110%以上,其中外国人从170多万增加到700余万,同时人均花费也有一定的增长。这一阶段是中国入境旅游增长最快的时期。  
  3、缓慢增长阶段。
  从1998年开始,入境旅游进入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业仍将持续发展,但是其速度有所减慢。
  经过这几个阶段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国际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高。2000年,中国旅游业创汇162.3亿美元,是1978年的近62倍,年均增长20.6%,大大超过同期世界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1978-1998年间年均增长9.8%),也超过了同期我国GDP和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在各种高速发展的行业中名列前茅。从2000年的国际旅游收入和过夜旅游人数来看,我国的国际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7,这说明,我国的国际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世界旅游业的前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景点的开发、相关旅游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及服务意识、营销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的入境旅游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6400-7100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17-29%,国际旅游收入将达到380-430亿美元,收入将比2000年至少番一番。由此可见,我国未来的入境旅游还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二)国内旅游
  80年代前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居民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人们的旅游愿望被激发出来,国内旅游开始发展起来。至90年代后期,国内旅游便呈高速增长之势,现在发展势头渐渐趋于平缓(见图3-3)。2000年,国内旅游人数已达7.44亿人次,回笼货币数达3175.5亿元。国内旅游业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不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已经成了许多地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但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区域经济开发,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坚实基础。
  在目前,我国的国内旅游已经超过国际旅游,和国际旅游一起,成为我国旅游业并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我国国际旅游业创收折合人民币1330亿元,同期国内旅游业总收入为3175亿元,国际旅游业与国内旅游业的比为12.38。另外,从国际一般情况看,国际旅游业与国内旅游业的比为19。按此计算,我国国内旅游业总收入应为11970亿元,目前我们对这一大市场仅仅开发了14,国内旅游潜力还有发挥的空间。
  (三)出境旅游
  出境旅游包含三大块:出国旅游,港澳游和边境游。我国的出国旅游以香港探亲游为起点。198311月,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海南三省组织开展香港游,开创了中国有组织出境旅游之先河。1984年,国务院批准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地区的探亲游,港澳游的发展为我国居民的出境旅游奠定了基础。1997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99771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国家正式开办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
  边境旅游则是在1987年,以我国首先开放辽宁丹东-朝鲜新义洲一日游为开端。现在,有的边境旅游线路已经延伸到旅游目的地国家的首都,已接近于出境旅游。
  至于我国的出境旅游,一经开办,发展的势头就特别迅猛。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带薪假期的兴起、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达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出境旅游将成大势所趋,在未来极具有发展潜力。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在2020年以前,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个亿。出境旅游使我国成为一个新兴的客源国。这将会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客源市场上的被动局面。  
    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已经成长为我国旅游业的重点。在未来,国际旅游仍具有相当的增长空间,这种增长幅度相比较于以前,会有所减慢(见3-4),但仍比较快速。总之,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热的兴起,中国的旅游业将会延续以前的增长势头,成长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开始由旅游弱国转变成旅游大国,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中的地位都得到了提高。到2000年底,我国国际旅游收入达到了162.3亿美元,占世界第7位,国内旅游收入则达到了3175.5亿元人民币,接待国外游客人数则排名世界第5位。我国的旅游业已经成长为世界旅游业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lageng
发表时间:2006-8-14 22:31:16

   三、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一向划分为这样四个部分,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其中,港澳同胞的数量在整个入境旅游客源中占据绝对重要的比例,达80%以上,其次就是外国游客,华侨和台湾游客只占较小的部分(见图3-5)。
  虽然港澳同胞是入境旅游人数中最多的一部分,但据研究表明,港澳游客的总花费与人数规模远远小于外国游客;台湾同胞虽然人数较少,但人均消费却最高,其次是华侨,然后才是外国人,港澳同胞最低。港澳台同胞的入境旅游主要以探亲为主要目的,而且旅游时间较短。所以,我国的入境旅游消费还主要集中在探亲旅游。
  1988年以后,我国的入境旅游客源在结构上发生了一点变化,港澳游客所占比例在外国入境游客增加的情况下逐年下降,1989年以后,外国游客的数量增长更是突飞猛进,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人数有所下降,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外国游客的数量可望有较大的增长。
  四、我国旅游市场的区域分析
    由于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等比较发达,其余地区的旅游业相对较弱。我们可以下面的图3-6中看出这一点:
 
    我国的旅游市场除了存在着东强西弱的传统市场格局以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1、三大创汇地区的地位日趋下降
  北京、上海和广东,历来是我国的三大创汇基地,不过,他们的这种地位正在降低。1990年,这三大创汇基地的旅游创汇之和占我国同年旅游创汇总额的72.2%1995年下降为63%1999则为50.6%
  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在我国旅游创汇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1999年,西部12个省区的旅游额占全国旅游业创汇总额的9.63% 分别比1990年和1995年提高了1.1%0.7%。其中,云南省的上升幅度最大,同1990年相比,云南省旅游创汇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了1.7%
  3、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1999年,这三个地区的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60%以上,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接近占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数60%,上海、广东、北京、江苏这四个省份是我国目前国内旅游消费的热点省市,其国内旅游年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
  4、城乡差别
  1994-1999年,我国的城乡居民出游人次增长率均保持在6%以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城镇居民出游人次年均增长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年均增长率为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由于经济水平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我国的城乡之间的旅游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多,但是在出游人数上,农村出游人次基本上与城镇居民出游人次呈现32的比例。但是,这几年,我国的农民出游也形成规模,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从下图(图3-7)可以看出,无论从总量还是从人均旅游消费增长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可以从上面看出,我国的农村居民出游消费增长远远高于城镇居民。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多,但是,农村居民由于收入和生活方式、旅游意识的差别,农村旅游市场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市场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增长空间。应该说,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将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五、旅游收入构成分析
    旅游业是行、游、食、购、娱、住的综合体,其中,交通、旅行社和饭店是旅游业收入的三大来源。这三个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对这些行业的提升有所帮助。近年来,交通运输业日益成为旅游收入的重要支柱,民航尤为突出。
  六、国内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了变化,提供了机遇
    旅游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时间增加到一定水平,并保持着不断地增长的时候,再加上配套的基本设施也已经基本齐全,旅游业就会快速发展起来。目前,经过20年的经济建设,我国各方面的条件为我国旅游业的成长创造了条件,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大众出游的前提是可支配收入的提高,GDP的不断增长使人们具备了出游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稳定增长时期,据统计数据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时,旅游业将会出现排浪式的发展。我国有些城市已经超过了800美元,从国外的旅游业发展进程来看,这正是旅游消费急剧膨胀的时期,但我国居民今年的出游率和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比起一些旅游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差距。因此,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   


作者:lageng
发表时间:2006-8-14 22:32:14

    旅游产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采取很多扶持措施促进其发展,旅游业总体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将为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西部诸省为发展内部经济都把发展旅游行业作为本省的支柱行业或重点行业,这将极大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4WTO的加入。
  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各个行业将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优化中国的旅游环境。面临着加入WTO后国际剧烈的竞争环境,我国旅游业将会吸引更多的客源和管理技术,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虽然说,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外,我国都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但是,我国的旅游业各方面还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结构调整。
  我国即将加入WTO,作为服务业,旅游业以前受到的国家保护必将逐步放开,不久以后,国内旅游企业将和世界级的国外旅行商站在一起,在同样的条件下竞争,这种威胁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旅游业象我国许多其他产业一样,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旅游产品、宾馆饭店、以及旅行社的结构化调整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中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中低档产品占据绝对比重,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要求旅游企业丰富旅游产品的结构品种、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形成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主题旅游等品种以及高、中、档旅游产品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宾馆饭店呈现结构性过剩现象。具体表现在:地域结构和档次结构不平衡,饭店提供的产品雷同,无法适应个性化旅游者的需要。因此,我国宾馆饭店业需要在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还需要调整地域和档次结构,并根据市场细分定位不同的类型,饭店单体将发展为从大而全到小而专以及各种特色酒店的平衡结构。另外,我国旅行社业现状比较混乱:规模较小、各个地方不均衡、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这些都是我国目前旅行社的真实写照。有关专家认为,旅行社的行业结构应形成集团化大型旅行社-专业化中型旅行社-网络化小型旅行社的金字塔型结构。大集团作为市场主导力量,绝大多数小型旅行社作为其网络结点,其中再由专业化的中型旅行社加以补充,这应当是旅行社行业发展的合理描述。
  还有,我国地域和部门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是全行业合纵联横的一大阻碍。综合性、一体化经营将成为我国旅游企业最终的发展趋势。面临着加入WTO后国际旅游业巨头的挑战,我国的宾馆酒店、旅行社、景点以及航空业等需要进行战略性的重组和调整,发展为大型综合性旅游集团,降低成本,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才能更有效地抵御这种压力和挑战。
  除此以外,我国一些地区的基础建设还比较差,景点开发比较落后;法律条文还不够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国际水准的管理人才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急需改善和提高的地方。
  2、竞争状况加剧
    中国在年底就可能加入WTO,将会很快面临国际旅游业巨头们强有力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的居民将可以进入更多的国家去旅游,这将导致国内出境旅游大幅增加,从而可能会使中国旅游业受到冲击。另外,东南亚国家竞争能力也较以前有所增强。随着中国的开放,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达,出境旅游的方便,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原来具有的优良服务和旅游经济意识,廉价的地面交通和航空运输业,特有的异国风情和文化都将对中国旅游业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发展前景和趋势
    根据统计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表明已进入旅游发展的排浪式消费阶段。到2000年年底,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美元,有的城市如上海、深圳已经远远超过这一标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40%和50%左右。我国的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大约在2015年,中国的旅游业将进入旅游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出境旅游阶段;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整个东亚及亚太地区接待旅游者人数将达4.38亿,其中将有不少于1.37亿的国际旅游者将到中国旅游,也就是说,中国至少在这一区域市场中占到31%。另外,他们还预测,届时出国旅游的中国人也可能高达1亿人。
  下面是世界旅游组织对2020年世界旅游市场作出的一个预测:
  结论
  我国旅游业经过了前面20年的高速发展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在这20年里,我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产业结构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法规不健全,旅游景点的开发手段落后、保护不善;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但我国的旅游业毕竟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和提高。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将会促进我国中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WTO的加入将会给我国的旅游业带来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再加上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旅游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阶段

阅读(72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