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02092
  • 博文数量: 56
  • 博客积分: 7317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27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08-08 06:0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6)

文章存档

2011年(10)

2010年(2)

2009年(24)

2008年(20)

分类:

2008-09-01 13:52:08

梯形销售法是一个有争议的行业,它在大多数人的否定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我想:没有被绝大多数人拒绝、排斥的现实,也就没了少许投入可以在一至二年间能放大一千倍的事实存在。试想:九十年代发行股票认可证时,三十元一张,大家都认为它是废纸一张,也即人们都在将它当瘟神一样避着。结果少数经商意识超前的精英人士,少数投资理念强的大胆人士,少数以赌徒心态博奕的搏一枪人士,他们在认购证上市发行时,笑傲江湖了——一张三十元的认购证摇身一变就价值十几万。上海滩许多暴发户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而当人们醒悟过来时,连菜场卖菜的痴婆子都来凑热闹时,投资市场的利润又有多少呢?不用我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虽说梯形销售法是个优秀的营销模式,但它还是需要一些制度来作保障的。其中,行业内的经营管理廿条就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其中在饮食方面,它规定:早晨要吃盐巴、稀饭,中午吃三毛钱的小菜,晚饭吃白水面皮。这样规定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它是让我们汲取一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可是一些性格古板的人却形式化的理解它,形式化的执行它,形式化的要求自己的业务员重蹈覆辙,结果一些英雄好汉,非但三大笔财富没抱回家,反倒拖着一身病体回家修身养息了。这种悲剧是令人痛心的。
 
首先,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稀饭和面皮的主要成份是淀粉,主要作用是增加人体热量。如果没有其他小菜的掺和,长期下去,那肯定是会造成营养不良的。至于某个小女子曾对是野先生说:她吃面皮结果原先的老胃病也好了,这种面皮变成吗叮宁的故事,只能一笑置之,算是《天方夜谭》外一章。
 
其次,从勤俭的角度来看,吃稀饭或面皮时,加一点榨菜或调料之类的,吊吊味,是否就违背了勤俭的精神呢?我看,这是完全扯不上边的事。想四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是怎么说的:“五味令人爽口”。难道稀饭里加一点榨菜就算铺张浪费了?难道面皮放了点酱油之类的料就算不勤俭了?难道这种死扣字眼,不是地地道道的教条吗?
 
再次,从检定标准看,为何对廿条有二套论定标准?廿条规定:招待新人的三至七天里,所有消费总和是不高于25元的。也即按七天平均算是每天不到4元,如按三天算,则每天可开销8元多。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在现在的物价指数下,25元连一天的招待费都招架不住。平均每个人在招待新人的七天里要花费三、五百元,个别有钱人甚至要花掉二、三千。为什么对这种超标现象大家都持一个默认、开放的态度呢?因为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好不容易将新人邀约过来后,新人认不认可行业对行业的发展是头等大事,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死抠清规戒律将新人吓跑嘛。这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看是蛮符合孙子兵法的圆融精神的;也贴合马(克思)老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伟大思想的。而对稀饭、面皮又为何不让人越雷池一步呢?这种双重检定标准的成立,我想是那些吃稀饭、面皮的圣人所无法自圆其说的。
 
我想生命高于一切,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当一个人连身体都垮了,你还要那么多财富干吗?出于对于生命价值的尊重,自以为是圣人的笨蛋们,别再作贱自己的身体啦!
 
补遗:(这篇文字触及了行业内的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本来不该拿到台面上来讨论的。只要暗渡陈仓,做个伪君子和真小人就是了。只是整天被脑子拎不清的一班小鬼纠缠不休,死缠烂打,曾经在一、二个月内瘦掉三十几斤,还得过痔疮,深受其害,还看到一些圣人是怎么用他治病的医疗费用为我们医疗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感人”故事,还看到许多好汉以做吃面皮的圣人为荣时,忍不住要摇摇七寸笔杆,舒伸一下牢骚之气:别再作贱自己啦,我的圣人呵!)
阅读(100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