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36135
  • 博文数量: 346
  • 博客积分: 10189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1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8-05 19:4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46)

文章存档

2013年(35)

2011年(35)

2010年(76)

2009年(48)

2008年(152)

分类: 嵌入式

2009-12-24 09:41:19

1.USSD的概念: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翻译为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所谓移动补充业务主要包括:呼叫识别、呼叫前转、呼叫完成、多方呼叫、呼叫限制、计费通知和闭合用户组这七个大类,而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指的是那些ETSI未定义具体的业务接入号 ,可由运营商在本地网范围内自行指定,具有和补充业务相同的接入机制。USSD 接入码格式:*##

下边的这个表是ETSI规定的补充业务:

image

2.业务特点:

  • 响应快速:在交互式应用中,由于只需建立一次连接,减少了多次建立信令连接的时延,来回一次的响应时间比短消息业务短,最短是短消息的七分之一;
  • 操作方便:用户无需进行逐级菜单选择,而是直接输入USSD命令字串;
  • 灵活性强:消息的内容和长度更加灵活;
  • 支持漫游:USSD的每一条命令都要经过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用户漫游时可以基于USSD业务的同样方式运行;
  • 广泛适用:USSD基本上可在目前所有的GSM手机上运行;
  • 功能强:能以对话方式和信息业务菜单方式提供服务。

注意,USSD和SMS 的最大对比是USSD在会话过程中,一直保持无线连接,提供透明管道,没有存储转发,而SMS在物理承载层没有会话通道,是存储转发系统

image

这样的特点下,它的优缺点就很明显了:

优势

  • 比起SMS,不进行存储转发,一直保持无线连接,响应速度快;
  • 比起WAP,可以在通话状态和非通话状态使用,节省语音信道,对网络和终端要求低。

缺点

  • 使用期间会一直占用信令资源,直到业务结束;
  •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语音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开展。

3.USSD网络结构

image

4.USSD相关的MAP信令

移动用户发起的USSD 业务请求(PUSSR) 、网络发起的USSD 业务请求(USSR) 和网络发起的USSD 业务通知(USSN)

image

5.USSD的应用

image

经典案例:漫游回拨**139业务

案例背景:

2006年1月20日中国移动开通——全球通用户;用户在漫游地使用该业务拨打国内电话时,系统首先呼叫国内的被叫用户,接通被叫后再呼叫在国际漫游中的主叫用户,从而完成主、被叫间的通话接续;通常,整个接续时间大约30秒;使用该种方式拨号,可以大大降低漫游费用。

使用方法如下:

拨打移动电话:“**139*86移动电话号#” ,拨打固定电话:“**139*86区号和固定电话号#” 
用户成功呼出后,主叫手机屏幕上将显示“OK”,请挂机等候系统回拨”,如果服务失败,手机显示“FAIL”,请查明原因后重新试拨,如果对方电话无法接通,客户将会收到一条短消息提示无法接通的原因

信令交互流程:

image

收益分析:

中国移动用户漫游至海外,呼叫资费举例 HK(CSL)

  • 主叫外呼(MO)至中国大陆:17.81元/分钟 (其中IDD费2.3元/分钟 )
  • 接听来话(MT):5.11元/分钟

普通全球通业务的收益

  • 主叫漫游至HK外呼(MO)至中国大陆时,中国移动收益17.81×15% /115%= 2.32 元/分钟
  • 用户在漫游地HK接听来话(MT)时,中国移动收益约(5.11-2.3)×15% /115%= 0.36 元/分钟

**139业务收益

  • 一个从HK发起的至大陆的MO呼叫被替换成接听2个从大陆发起的MT呼叫
  • 用户呼叫成本价为5.11(接听)+0.4+0.4(两个大陆发起的MT呼叫)=5.91元/分钟
  • 用户最多可节省17.81-5.92=11.89元/分钟
  • 中国移动收益:(5.11-2.3)×15% / 115%(从接听中的收益)+2.3(一个从大陆的MT呼出的IDD费用)+0.8(从两个MT呼叫的本地基本收益) = 3.47 元/分钟

注:IDD为 国际直拨电话英文international direct dial

阅读(247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