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据库开发技术
2011-12-16 16:43:17
你的数据服务OUT了吗
数据服务,三种阶段
用户要数据,被动的勉强提供
用户要数据,可以便捷、准确、及时、个性化的获取
用户不知道,主动地个性化地推送给他们可以帮助他们工作、生活的数据。
用户:(是你公司的运营、员工、业务人员、甚至技术人员、老板等)
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服务,最终目的都是让数据产生价值!!
—
当你公司(几乎很多创业者公司)的数据本身就是不是很多,数据的代表性、支持判断的能力肯定是有限的,很难推动所有的人大面积的利用数据,因为人们很难尝到数据分析的甜头。
这个时候你可以勉强、被动的给某一部分人提供一些数据。这个时候你基本上可以达到第一个境界。
同时,这样也是可以忍受、比较合理的。
服务模式需要革命了
随着时间推移,业务变化很快,数据量膨胀,面对业务、运营人员也会越来越多,报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进入第二个阶段时机比较成熟了。
被迫的需求,数据产生价值的机会。因为业务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能靠经验靠人力精准解决所有问题。
数据量级越来越大,经过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肯定会越来越来具有代表性、价值、准确性,更好定位和解决问题。数据意识可以改变了,是可以大规模推广数据化运作的绝佳机会。各路人应用数据的态度要改变了,数据分析支持决策再也不是辅助手段,应该成为重要手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广泛的传播数据理念,传授数据分析方法,鼓励使用数据,让运营人员尝到数据的甜头,从而数据产生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
相应的数据服务模式也要满足这几点,如果满足不了,说明我们的方式过时了,相应的技术架构和方向也偏了。我们不能通过遏制用户的需求来维持现有的状况,服务方式不能给很多人创造价值,反而成为数据产生价值的瓶颈。
—
这个阶段,如何判断一个数据服务好不好?
最核心的判断标准: 能不能最便捷准确的让用户拿到他想要的数据
—
可能我们心里都期盼着给用户那样的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或多或少的走到这样那样的误区,甚至还没有发现已经陷了进去。这种负面影响是慢性的,不会突发,温水煮青蛙,很难发现,看看一下情况,是不是我们也在犯这样的问题呢?
1. 给一堆数据上让用户去找,用户比较难的去找到。
尤其是常见的报表服务:用户需要看某些数据,经ETL人员开发出数据报表,让用户去看,这个看起来蛮好,但随着报表的数量增多,达到一定量级,还要考虑报表分享性,其他用户就需要在一堆报表数据中去找他关心的数据指标。
2. 提数据需求流程周期长、响应低,实时性低。灵活性低。
不是每个都是那么的具有前瞻性,可能很多人是遇到问题才需要数据解决。经常反映慢,很多人开始潜意识的避免用数据,因为他要考虑到获取数据的代价。
3. 给用户一个数额的限制。这是个两面性的东西,一方面让用户不能乱提,一方面让遏制了用户获得数据,缺少灵活性。这个也是一个至少需要给出一个科学的限度值的事情。限制太多了,降低数据使用机会,当然减少了数据产生价值的机会,限制的太少,ETL人员开发是压力太大,搞不定!!
这个时候你想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用户随心所欲的拿到数据。
数据产生决不能再靠人力(ETL开发人员),你不可能不断的加人来解决所有问题。
开始需要比较强大的系统(内功)来做很多事情,让普通用户可以自己直接获得数据。
一帮人去维护这样的系统就可以了。
——-
第三个阶段,提供数据服务是主动的!!
第二阶段需要一帮人维护系统,这个阶段需要再加另一帮人:需要不断地总结和传播数据分析方法,让每个普通员工都能不仅拿得到数据,而且懂得该拿什么样的数据!!
这个阶段一定还需要有真正的高层倡导、推动利用数据、产生利用数据的文化。这个时候,全面推动数据产生价值,整个公司的能力肯定是无可比拟!!
为什么要转型,因为现有的东西(方式、模式、架构等)满足不了未来的发展,
这种事情是堆雪球的效用,连锁反应。
不转,方向全部错了,很多东西的负面营销是成倍迭代的。
如:技术积累利用率应该是不高的;消耗了人力物力,事倍功半!!;
尤其对于架构反思更为重要,因为现在的服务模式不会满足将来的需求,技术沉淀方向出现偏差,迟早会出现瓶颈,这种瓶颈只能
转成功了:方向对了,赢得了未来,很多事情都是指数性的增长。
转不成功:信心大损,死的更快!!
所以转型一定要成功。
数据服务,需要站在一个影响公司命运的战略高度去看。
欢迎分享交流^_^
微博: @ 淘宝数据红门-马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