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0014
  • 博文数量: 59
  • 博客积分: 249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79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6-16 16:2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9)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9)

2009年(21)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BSD

2008-06-14 07:36:52

1.转自

環境設定

FreeBSD 給 root 預設使用的 shell 是 /bin/csh (也可說是 tcsh) ,當我們第一次登入後只看得到一個井字號,為了讓操作環境使用起來更方便,我們可以稍作調整,更改幾個基本設定。

當我們登入後, csh 會先去讀取 /etc/csh.cshrc 中的設定,然後再去讀取使用者個人目錄中的 .cshrc 中的設定 ,利用這個特性,我們可以將要給所有人的設定寫入 /etc/csh.cshrc ,而要給 root 的設定則寫入 /root/.cshrc 中。

修改 root 的個人設定

我們可以利用文書編輯工具修改 root 的 shell (預設為 csh = tcsh) 環境變數設定檔,執行底下的指令:

# ee /root/.cshrc

然後修改裡面的這兩行:

1.將 setenv EDITOR vi 這行改成:

setenv EDITOR ee

2.將 set prompt = "`hostname -s`# " 這行改成:

set prompt = "%B%n@%m [%/] # "

確定改完後,按 Esc 鍵,按 Enter 鍵存檔並離開 ee

上面的設定可以幫 root 修改:

  1. 將預設的編輯軟體改為 ee ,當我們在使用像 vipw , edquota , ...... 等工具時,它會去呼叫 EDITOR 這個變數所指定的指令來當編輯器,對不熟悉 vi 的人,FreeBSD 的 ee (Easy Editor) 可能比較像 DOS 中的文字編輯軟體,操作起來容易些,如果習慣用 vi 就不用修改 EDITOR 。
  2. prompt 這個環境變數可以改變提示符號,DOS也有類似的指令 ,至於前例所使用的參數意義如下:

    %B(粗體字)
    %n(UserName)
    %m(HostName)
    %/(目前所在的路徑)

這樣 set prompt = "%B%n@%m [%/] # " 的提示符號就可變成 :

root@host [/path] #

會顯示帳號主機名稱、目前所在路徑和一個井字號。

 

修改所有使用者共通的設定

/etc/csh.cshrc 是所有使用 csh (tcsh) 的帳號登入時會載入的設定檔,所以我們可以在這裡加入共同的設定,例如執行:

# ee /etc/csh.cshrc

然後將下面的三行加在該檔案的最後面:

setenv LC_CTYPE en_US.ISO_8859-1
set prompt = "%B%n@%m [%/] $ "
set autolist

上面的設定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1. 幫所有使用者設定 LC_CTYPE ,使遠端登入時,中文檔名可以正常顯示。
  2. 把所有使用者的提示符號變成顯示:帳號@主機名稱 [目前所在路徑] $ (錢字號)
  3. 加強按自動補字的 Tab 鍵時會顯示檔名開頭相同的檔案/目錄名稱清單,便於選擇下個要打的字,而不用盲目猜測。

輸入時要注意,上面錢字號 $ 的前後各有一個空白,如果和別的字元連在一起會被當成變數名稱,登入時會有 "Illegal variable name." 的錯誤訊息。

說明:

  1. 上面修改的 *.cshrc 內容並不會馬上生效,如果立即要使用就執行 csh 的內部指令 source:

     source /etc/csh.cshrc
     source ~/.cshrc

    否則必須等下次登入後才會自動執行,所以我們也可以執行 exit 或是 logout 的指令,先登出系統以後再重新登入。
  2. 前述設定是當使用者的 shell 是 csh 或 tcsh 的設定,想設定更多功能可以用 man csh 來查詢。

 

阅读(105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