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编制的几点小窍门
对于理工科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编制程序是不可避免的。许多人常常为了程序中的一点点小错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调试,令人非常头疼。那么如何在编制程序中尽量少出现错误,尤其是低级错误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对于比较大的,算法比较复杂的程序,一定要把算法写清楚明白。有什么样的算法就会有什么样的程序,只要算法合理,可行,那么程序一定能够编制出来。所以算法是最关键的,在脑子里要非常清楚,而且要把它按条理的写在纸上,对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标出来,引起注意,这样,编制程序就有了根据,就不怕出错,而且编制完了后可以按照算法检查程序。
2、程序模块化。尽量把程序分成许多子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定的功能,令人一目了然,每个子程序的代码最好不要超过200行,这样易于检查,易于调试,即使出错了,也可以把错误限制在某个小模块中,并且可以很快的定位错误的地方。
3、写错误检查程序,使得程序更加稳健。对于许多容易错的地方,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检查,进行出错处理。要把各种意外情况考虑在内,一旦出了意外情况后怎么办,比如如果程序中有除法,那么分母不能为零,一定在这里做检查,如果出现零就是异常,发出警告或退出程序,如果有对数,或开偶次方,对数的底数或开方内不能为零和负数,等等。
4、写好注释语句。如果一个程序没有注释语句,那么别人就没有办法看懂,失去了可读性,而且如果过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连你自己看懂都非常费劲。为了使程序有很好的可读性,也为了别人或自己以后改进程序能够很快的上手,程序必须尽量详尽的做好注释。把每一个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参数的区别及意义都写明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即使过了很久以后,你拿出来也一下子就能够知道该程序的功能和算法,这样程序才容易使用。
5、编程风格最好保持一致。
6、把自己编写的程序分门别类的放在一起,并写一个说明文档,以便以后使用和修改。不要程序编完了,模型计算了,就什么也不管了。这不是一种好的科研态度,应该学会积累,把自己现在编的程序和以前编的程序经常对比一下,看看有哪些进步提高,这样对自己的水平提高又很大作用。
阅读(74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