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72667
  • 博文数量: 264
  • 博客积分: 7225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509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17 08:5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64)

文章存档

2011年(33)

2010年(52)

2009年(152)

2008年(2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1-03 18:10:58

How to write a reaserch paper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是国际学术交流必需的技能。在撰写英语科技论文时,除了遵循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如“讲究逻辑,表达清晰,用词准确”外,还需要注意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写作风格上的差异。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文章结构和表达上的不同。譬如说,通常中国人行文较为含蓄,因此文章各段之间可能存在不明显的内在关联;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截了当,他们的文章结构往往一目了然。因此,即使已有一篇现成的中文论文,在其基础上写英文论文也不能直接简单地逐字逐句翻译。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第一步就是推敲结构,使之成为西方人易于理解的形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即采用IMRaD形式(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and Disscussion),这是西方科技论文最通用的一种结构方式。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IMRaD结构的逻辑体现在它能依次回答以下问题: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    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答案就是Introduction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    这个问题是怎么研究的? 答案就是Materials and Methods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    发现了什么? 答案就是Results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    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 答案就是Disscussion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按照这个结构整体规划论文,有一个方法值得借鉴,即剑桥大学爱席比教授提出的“概念图”(图一)。首先在一张大纸上(A3或A4纸,横放)写下文章题目(事先定好题目很重要),然后根据IMRaD的结构确定基本的段落主题,把他们写在不同的方框内。你可以记录任何你脑海中闪现的可以包括在该部分的内容,诸如段落标题、图表、需要进一步阐述的观点等等,把它们写在方框附近的圈内,并用箭头标示它们的所属方框。画概念图的阶段也是自由思考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不必拘泥于细节。哪些东西需要包括进文章?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是找到某文献的原文,还是补画一张图表,或者需要再查找某个参考文献?当你发现自己需要再加进一个段落时就在概念图中添加一个新框。如果你发现原来的顺序需作调整,那就用箭头标示新的顺序。绘制概念图的过程看似儿童游戏,但其意义重大,它可以给你自由思考的空间,并通过图示的方式记录你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便是写论文的第一步:从整体考虑文章结构,思考各种组织文章的方法,准备好所需的资料,随时记录出现的新想法。采用这个方法,不论正式下笔时是从哪一部分写起,都能够能做到大局不乱。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图一 爱希比教授用来规划文章的“概念图”(Ashby,2000)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以下对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及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逐一阐述。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ABSTRACT(摘要)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科技论文摘要通常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研究动机,研究方法,主要结果,简要结论。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顾名思义,摘要应该言简意赅,因此争取用一句话说明一项内容,每项最多不要超过三句话。通常在提交论文全文之前需要先提交摘要,摘要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的IMRaD结构:为什么做这个研究?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结果?结论是什么?这些问题逐一回答了,摘要就写完整了。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INTRODUCTION(引言)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Introduction看似简单,但并不容易写好。好的Introduction通常包括三部分内容:介绍研究课题(性质,范围等等);陈述对于该课题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解释你对课题研究的特殊贡献,例如使用了什么新方法等。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写这一部分应该尽量简练。好的启始句非常重要,因为Introduction应该吸引读者而不是让读者生厌。有许多论文以“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is important”开头,这样的启始句让读者还没进入正文就开始打哈欠。在Introduction这一部分可以简单介绍你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也可以不介绍结论而只介绍研究方法。读者读完Introduction之后看论文的其他部分不应该再有惊奇的发现,因为读科技论文和读侦探小说不一样,读者希望开头就知道结果。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METHODS(方法)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Methods部分的目的在于描述所用的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方法,理论模型,计算方法。写好这部分的关键在于把握好 “度”,即提供恰到好处的细节,避免过于简单或繁琐(太繁复或不必须的公式、推导可放入附录appendix)。衡量标准是看你所提供的细节是否足以让感兴趣的专业读者重复你的实验或方法。在这一部分不需要汇报结果。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RESULTS(结果)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在Results部分只需要如实地汇报结果和数据即可,无需加入自己的解释,让结果和数据来表达研究结论。这一部分通常会包含图表。读者在阅读一篇论文时,往往看完题目和摘要后就会浏览所有图表,有进一步兴趣才会再读文章的其它部分,所以图表非常重要。它们不仅应该简明,清晰,准确,还应该完整,即每一个图表均应有详尽说明,读者即使不看论文的文字部分也能够理解图表所要传达的信息。图表的顺序也很重要,它们应该体现行文的逻辑。有些作者习惯于将一系列图表陈列在一起,不在表头作解释,仅在文字中简单地进行介绍,期待读者自己去研究理解各个图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DISCUSSION(讨论分析)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Disscussion是论文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人普遍感到难写的部分,其内容可能包括:提炼原理,揭示关联,进行归纳;提出分析,模型或理论;解释结果(Results)与作者进行的分析,模型或理论之间的联系。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因为包含了作者的观点和解释,这一部分在行文时需要注意语气,不可夸张;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无关紧要或并不相关的内容。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CONCLUSIONS(结论)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在论文的结论(Conclusions)部分,作者应该总结阐明论文的主要结果及其重要性,同时点明局限性或有所保留的地方。结论应该是水到渠成,不应有让读者感到惊奇的内容,通常也不应该引用文章其他部分未曾提及的文献。爱希比教授的"概念图"表明,Conclusions实际上就是把Results和Disscussion的精要部分进行总结。结论可以分点陈述,简洁概括,达到“豹尾”的效果。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TENSE(时态)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撰写英文论文会涉及时态。通常科技论文采用的时态为一般过去时,但在列表、进行统计分析或描述不争事实时应该采用一般现在时。例如: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Table 4 shows that..."(列表);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These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females of the same age ,indicating that the males grew more rapidly” (统计分析);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Water was added and the towers became damp ,which proves again that water is wet(不争事实)。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但根据Day(1989)的建议,论文中凡涉及研究领域内已存在的理论和知识(包括他人在此之前发表过的论文)时均应采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对理论贡献者们的尊重。以此推理,Introduction 和Discussion的绝大部分内容(即涉及研究领域内已有的理论和知识的部分)应采用一般现在时。按照Day的建议,摘要通常应该采用一般过去时,因为作者在这里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工作。表一概括了科技论文主要组成部分的时态使用一般规则。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表一 时态使用总结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现在时     大量使用     很少使用    很少使用     大量使用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过去时     偶尔使用     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     偶尔使用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VOICE (语态)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除了时态,语态也是撰写英文论文应该注意的方面。读者可能会发现大量英文科技论文都采用被动语态,这虽然是事实,但并不是规则。其实,使用被动态语态往往违背科技论文"精确 ”、"简洁”的要求。譬如"It was found that” 就远没有"I found ”来的清晰明了。我的一位同事在博士论文中通篇采用被动语态,结果答辩时考官不明白他到底是在引用别人的工作还是自己的工作。科技论文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可以并用,具体使用哪种语态首先取决于句子所要强调的重点,同时应该考虑表达的简练和精确。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PARTICIPLE(分词)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中文作者在写英文论文时常常会写出这样的句子: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After closing the incision, the animal was placed in a restraining cage.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Having completed the study, the bacteria were of no further interest.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从语法上分析,这两个句子的隐含主语分别为:the animal 和the bacteria, 但作者省略掉的真正的主语其实是the experimenter。所以这两个句子都造成了歧义。这是典型的使用分词从句造成(以‘ing’或‘ed’结尾)的错误,如果改用一般从句,这种错误就避免了: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After the incision had been closed, the animal placed in a restraining cage.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Once the study was completed, the bacteria were of no further interest.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ADJECTIVE and ADVERB (形容词和副词)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在科技论文中使用形容词和副词要慎重。像“fairly”, “quite”, “rather”, “several”, “very”, “somewhat”, “much”, “amazing”这样的的修饰词在科技论文中最好不用。例如,爱希比教授认为, “this very important point” 不及“this important point”来得简洁客观,而“this point” 则更佳。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ART (冠词)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中文作者对英文冠词的掌握通常不够好,例如经常会忘记冠词 “the” ,克服的方法之一是检查名词,如果名词前没有加不定冠词“a”或 “an”,而该名词又非抽象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则要考虑是否应该在前面加上定冠词 “the”。表二总结了一些使用定冠词的规则以供参照,当然最好还是通过多读多写得好的英文论文以增强语感。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表二 定冠词使用规则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必须使用定冠词的情况    例子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第二次提及    We proposed a new model. The model is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最高级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序数词    The first slide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特指    The only research in this field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通用知识/独有事物    The government /the moon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of短语    The behavior of the species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以人名定义的现象等    The Doppler effect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REFERENCE (参考文献)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许多中文作者在写英文论文时习惯于参照一些英文论文,但一定要注意这些参照论文的质量!用英文发表的论文也是良莠不齐,有的在表达上并不一定准确。如果参照原本就不好的句子,拼拼凑凑是无法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即使参照的范文很好,也要注意消化吸收后变为自己的东西。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篇表达不甚好的英文论文中有几句或几段非常精彩,与文章的其他部分格格不入,如果文章中不指出这些文句的来源(参考文献),作者无疑是留下了一个抄袭的痕迹!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以上是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基本常识,有些建议是专门针对中国学者的,因而有必要在这里指出:谦虚的中国学者需要注意在科技论文中避免使用抱歉词句。说“Unfortunately, there was insufficient time to complete the last set of tests”只能让读者认为作者计划不好,懒惰,能力不够。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写一篇好的英文科技论文需要反复推敲,修改。写完初稿后最好把它搁在一边两三天后再拿过来修改。在最终定稿前要仔细检查格式、标点符号,核对参考文献等等,哪一样细节都不应该忽视。科技论文写作有许多技巧,本文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以下参考文献,它们简洁明了,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范例。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Ashby, M.(2000)”How to write a paper?”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UK. Available online: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tw/phd/ashby.pdf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Day, R. A (1989)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3r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Strunck, W.,and White,E.B.(1959)The Element of Style. Macmillan Co., New York, USA.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Woodford, F.P.(1968)(ed.)Scientif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 a manual on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writing, Rockfeller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USA.
 
阅读(1429) | 评论(0) | 转发(1)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