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498009
  • 博文数量: 5645
  • 博客积分: 9880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6808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28 13:3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645)

文章存档

2008年(5645)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4-28 21:33:27

下载本文示例代码
  对新平台上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来说,64位平台的稳定和可靠,是吸引他们的关键;而任何内存错误问题都会导致开发工作的失败,内存错误最棘手之处在于它是难以捉摸的,找出它们非常困难且要花费大量时间。内存错误不会在通常意义上的测试中暴露出来,正是因为它们潜在的有害性,所以在程序定型之前,去除所有的内存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目前有一些强大的内存错误检测工具,它们可以在运行于双核心处理器的应用程序中,找出导致线程内存错误的原因;它可在传统测试技术找不出问题的地方,找出并修正那些难以捉摸、导致程序崩溃的"元凶"。错误检测工具可帮助你在发布程序之前,找出并修正那些C/C 内存错误,而在移植程序之前修正这些问题,可提高在新平台新架构上的程序质量,使移植过程更加流水线化,并且使老程序更加健壮可靠。   为何移植如此之难?  在向64位处理器或新硬件移植代码时产生的问题当中,大多数开发者是负有主要责任的。就此来说,代码在移植到新平台或新架构之上时,内存问题似乎也成倍增长了。  在过渡到64位架构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对各种不同的int和指针在比特位长度上假定。在从long转换到int时,不管是赋值还是显式转换,都存在着一定的隐含限制。前者可能产生一个编译器警告,而后者可能被无声地接受,就此导致了运行时的各种错误。另一个问题就是int常量并不总是与int同样大小,这是混淆有符号和无符号常量的问题,同时,适当地使用有关的后缀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另一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指针类型的不匹配。举例来说,在多数64位架构上,指针类型不能再放入一个int中,而那些把指针值储存在int变量中的代码,此时当然就会出错了。  这些问题通常会在移植过程中暴露出来,因为移植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变体测试。当你在移植代码时,实际上是在创建一种"同等变体"(对原始代码的小幅改动,不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而通过这些"同等变体",可找出许多不常见的错误。在C/C 中,创建和运行"同等变体",可揭示出以下问题:  1、缺少拷贝构造函数或错误的拷贝构造函数  2、缺少或不正确的构造函数  3、初始化代码的错误顺序  4、指针操作的问题  5、依赖未定义的行为,如求值的顺序  在准备移植应用程序时,有以下几个相关步骤  第1步、在移植之前,要保证原始代码中没有诸如内存崩溃、内存泄露等问题,找出指针类型和int错误的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采用平衡变体测试,来达到运行时错误检测的目的。  变体测试最先是为解决无法计量测试的准确性问题而产生的,大致如下:假定已有了一个完美的测试方案,它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可能性,再假定已有一个完美的程序通过了这个测试,接下来修改代码(称之为变异),在测试方案中运行这个"变异"后的程序(称之为变体),将会有两个可能的情况:  一是程序会受代码改变的影响,并且测试方案检测到了,在此假定测试方案是完美的,这意味着它可以检测一切改变。此时变体被称作"已死的变体"。  二是程序没受改变的影响,而测试方案也没有检测到这个变体。此时变体称作"同等变体"。  如果拿"已死变体"和已生成的变体作对比,就会发现这个比率要小于1,这个数字表示程序对代码改变有多敏感。事实上,完美的测试方案和完美的程序都不存在,这就说上面的两种情况可能会有一个发生。  程序受影响的结果因个体而异,如果测试方案不适当,将无法检测到。"已经变体"和"生成变体"的比率小于1同时也揭示了测试方案有多精确。  在实践中,往往无法区分测试方案不精确与同等变体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其他的可能性,在此我们只好把"已死变体"对所有变体的比率,看成是测试方案的精确程度。  例1(test1.c)证实了以上的说法(此处所有的代码均在Linux下编译),test1.c用以下命令编译: cc -o test1 test1.c.main(argc, argv) /* line 1 */ int argc; /* line 2 */ char *argv[]; /* line 3 */ { /* line 4 */ int c=0; /* line 5 */ /* line 6 */ if(atoi(argv[1]) < 3){ /* line 7 */ printf("Got less than 3\n"); /* line 8 */ if(atoi(argv[2]) > 5) /* line 9 */ c = 2; /* line 10 */ } /* line 11 */ else /* line 12 */ printf("Got more than 3\n"); /* line 13 */ exit(0); /* line 14 */ } /* line 15 */  例1:程序test1.c  这个简单的程序读取输入的参数,并打印出相关的信息。现在假定用一个测试方案来测试此程序: Test Case 1:input 2 4 output Got less than 3 Test Case 2: input 4 4 output Got more than 3 Test Case 3: input 4 6 output Got more than 3 Test Case 4: input 2 6 output Got less than 3 Test Case 5: input 4 output Got more than 3  这个测试方案在业界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它进行正则测试,表示它将测试对所有正确的输入,程序是否有正确的输出,而忽视非法的输入。程序test1完全通过测试,但它也许隐藏着严重的错误。  现在,对程序进行"变体",用以下简单的改变: Mutant 1: change line 9 to the form if(atoi(argv[2]) <= 5) Mutant 2: change line 7 to the form if(atoi(argv[1]) >= 3) Mutant 3: change line 5 to the form int c=3;  如果在测试方案中运行此修改后的程序,Mutants 1和3完全通过测试,而Mutant 2则无法通过。共3页。 1 2 3 :   对新平台上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来说,64位平台的稳定和可靠,是吸引他们的关键;而任何内存错误问题都会导致开发工作的失败,内存错误最棘手之处在于它是难以捉摸的,找出它们非常困难且要花费大量时间。内存错误不会在通常意义上的测试中暴露出来,正是因为它们潜在的有害性,所以在程序定型之前,去除所有的内存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目前有一些强大的内存错误检测工具,它们可以在运行于双核心处理器的应用程序中,找出导致线程内存错误的原因;它可在传统测试技术找不出问题的地方,找出并修正那些难以捉摸、导致程序崩溃的"元凶"。错误检测工具可帮助你在发布程序之前,找出并修正那些C/C 内存错误,而在移植程序之前修正这些问题,可提高在新平台新架构上的程序质量,使移植过程更加流水线化,并且使老程序更加健壮可靠。   为何移植如此之难?  在向64位处理器或新硬件移植代码时产生的问题当中,大多数开发者是负有主要责任的。就此来说,代码在移植到新平台或新架构之上时,内存问题似乎也成倍增长了。  在过渡到64位架构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对各种不同的int和指针在比特位长度上假定。在从long转换到int时,不管是赋值还是显式转换,都存在着一定的隐含限制。前者可能产生一个编译器警告,而后者可能被无声地接受,就此导致了运行时的各种错误。另一个问题就是int常量并不总是与int同样大小,这是混淆有符号和无符号常量的问题,同时,适当地使用有关的后缀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另一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指针类型的不匹配。举例来说,在多数64位架构上,指针类型不能再放入一个int中,而那些把指针值储存在int变量中的代码,此时当然就会出错了。  这些问题通常会在移植过程中暴露出来,因为移植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变体测试。当你在移植代码时,实际上是在创建一种"同等变体"(对原始代码的小幅改动,不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而通过这些"同等变体",可找出许多不常见的错误。在C/C 中,创建和运行"同等变体",可揭示出以下问题:  1、缺少拷贝构造函数或错误的拷贝构造函数  2、缺少或不正确的构造函数  3、初始化代码的错误顺序  4、指针操作的问题  5、依赖未定义的行为,如求值的顺序  在准备移植应用程序时,有以下几个相关步骤  第1步、在移植之前,要保证原始代码中没有诸如内存崩溃、内存泄露等问题,找出指针类型和int错误的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采用平衡变体测试,来达到运行时错误检测的目的。  变体测试最先是为解决无法计量测试的准确性问题而产生的,大致如下:假定已有了一个完美的测试方案,它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可能性,再假定已有一个完美的程序通过了这个测试,接下来修改代码(称之为变异),在测试方案中运行这个"变异"后的程序(称之为变体),将会有两个可能的情况:  一是程序会受代码改变的影响,并且测试方案检测到了,在此假定测试方案是完美的,这意味着它可以检测一切改变。此时变体被称作"已死的变体"。  二是程序没受改变的影响,而测试方案也没有检测到这个变体。此时变体称作"同等变体"。  如果拿"已死变体"和已生成的变体作对比,就会发现这个比率要小于1,这个数字表示程序对代码改变有多敏感。事实上,完美的测试方案和完美的程序都不存在,这就说上面的两种情况可能会有一个发生。  程序受影响的结果因个体而异,如果测试方案不适当,将无法检测到。"已经变体"和"生成变体"的比率小于1同时也揭示了测试方案有多精确。  在实践中,往往无法区分测试方案不精确与同等变体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其他的可能性,在此我们只好把"已死变体"对所有变体的比率,看成是测试方案的精确程度。  例1(test1.c)证实了以上的说法(此处所有的代码均在Linux下编译),test1.c用以下命令编译: cc -o test1 test1.c.main(argc, argv) /* line 1 */ int argc; /* line 2 */ char *argv[]; /* line 3 */ { /* line 4 */ int c=0; /* line 5 */ /* line 6 */ if(atoi(argv[1]) < 3){ /* line 7 */ printf("Got less than 3\n"); /* line 8 */ if(atoi(argv[2]) > 5) /* line 9 */ c = 2; /* line 10 */ } /* line 11 */ else /* line 12 */ printf("Got more than 3\n"); /* line 13 */ exit(0); /* line 14 */ } /* line 15 */  例1:程序test1.c  这个简单的程序读取输入的参数,并打印出相关的信息。现在假定用一个测试方案来测试此程序: Test Case 1:input 2 4 output Got less than 3 Test Case 2: input 4 4 output Got more than 3 Test Case 3: input 4 6 output Got more than 3 Test Case 4: input 2 6 output Got less than 3 Test Case 5: input 4 output Got more than 3  这个测试方案在业界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它进行正则测试,表示它将测试对所有正确的输入,程序是否有正确的输出,而忽视非法的输入。程序test1完全通过测试,但它也许隐藏着严重的错误。  现在,对程序进行"变体",用以下简单的改变: Mutant 1: change line 9 to the form if(atoi(argv[2]) <= 5) Mutant 2: change line 7 to the form if(atoi(argv[1]) >= 3) Mutant 3: change line 5 to the form int c=3;  如果在测试方案中运行此修改后的程序,Mutants 1和3完全通过测试,而Mutant 2则无法通过。共3页。 1 2 3 : 下载本文示例代码


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64位开发中去除64位平台的内存错误
阅读(10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