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的制造企业,原材料在销售成本中按照所占金额比例是第一位的,所以采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采购业务经常会发生断料、质量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那么,究竟原因在哪里呢?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供方的选择和评价过程。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一下符合ISO标准的采购过程是如何操作的。 采购业务按照TS/ISO16949或ISO9000-2000的标准要求,可以识别为两个过程:供方的选择评价过程和采购实施过程。本业务规划详细地描述了整个业务流程的输入、输入相关记录、处理流程、输出、输出相关记录,这里着重强调输入和输出的相关记录,因为采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要求有很强的追溯性,这些记录将为采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供方的选择评价过程 供方的选择评价过程是采购业务的根本,实际上,作为采购的管理者,对供方的选择和评价的重视应该超过采购实施。本人认为供方开发类似于质量先期策划,实际上选择的供方已经决定了采购产品的交付能力、质量等级和成本控制力度。因为在某一阶段内,一个供方的供货水平是基本稳定的。 所以供方的选择评价应该慎重,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标准实施,对从产生需求、供方选择、供方评价、产品批准、商务谈判、批准供方各个环节予以量化的监控和评价。而且由于各个环节相互关联,每一个环节的输出均为下一个环节的输入,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输入的准确性,保证输出完整并符合输入的要求。 在供方批准后,就要对供方实施管理,其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供方日常监测、质量体系开发和年度评价。供方监测是对供方的交付能力予以数据化考核,质量体系开发用于提高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年度评价是综合考评,用于约束和激励供方。同时,以上的评价也会为供应商的淘汰、额度分配提供有力的量化的相对客观的佐证。 下面是一个供方选择评价过程分析表:
2. 采购实施过程
采购实施的过程是公司最关注的过程,其绩效是考核采购实施中的准时交付率(数量、时间)、质量(到货批次合格率)、价格三个指标。其主要的环节分解为:产生需求、下达采购订单、到货检验、入库、仓储管理、发货、服务(现场和售后)、付款。作为采购管理者,应该对各个环节的表现予以量化的考核并关注。尤其是采购需求的确认环节和采购到货的统计环节经常出现问题。采购到货统计不准确或不及时就会影响采购业绩,而采购需求的预见性和准确性是决定采购实施成败的关键。
作为管理者,可以管理至各个环节最细微的末节,但是要考虑管理成本和管理方法。对用excel或数据库管理采购和仓库信息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实际过程中,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比较差,但最关键的是物料清单和编码不能受控,会经常性的误导操作人员,产生错误信息。作为OEM工厂,上ERP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办法。
阅读(1084)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