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BN记者 朱小坤
插画|陈杨
如果跟一个从写字楼里走出来穿得日韩范儿的小青年儿说起空调车和非空调车的起步价相差1块,或者早市收摊时的西红柿会便宜5毛钱,他或她多半会给你一个恍如隔世的呆滞表情。
由于记忆的惯性,如何省钱仿佛是更适合奶奶辈儿的话题。在互联网上谈论着丰饶和长尾理论的我,没办法理解那些整天盼着粮票和油票从什么都讲究定额配给的时代里走过来的长辈们,对稀缺的恐惧和对节省的追捧已经植入他们的习惯里。
如果你也曾经是《读者》之类的杂志的读者,可能会记得里面那个吃烂梨子的故事:一家人发了一筐梨子,里面有几个已经烂掉了,妈妈不舍得扔掉烂梨就要求大家先从坏的梨子开始吃,可是隔几天就有新梨子变坏,结果一家人吃了一筐烂梨。我把这个故事读给妈妈听的时候,她尴尬地笑了起来:“这不就是在说我吗,不过那些都是钱呀,扔了多可惜。”
我也记得自己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太姥姥曾经费劲巴拉地把一个已经被扔掉的墩布把手捡回来改造成一把筷子的事儿,太姥姥得意地说:“看看,比买的都好用,又省下来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搞不明白,太姥姥的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呢?她不爱睡懒觉、不爱穿新衣、不爱看电视剧,可能也从没想过去旅游一下或住住旅馆这档子时髦事儿,仿佛她的乐趣就是收集水龙头的漏水、计算这个月又省下几毛电费,或者一边责骂在院子里的驴子,一边带上老花镜把被驴子啃烂的连裤袜修补好。
她们这种节省被我看做是赤裸裸的代沟。长辈们的节俭是无底线地将所有非必需品,变成银行存款上的数字。而对我来说花钱享受是有快感的,钱只是种等价交换物,只有换成了花衣裳、好吃的才有价值。更主要的是,我根本不相信节省能攒下什么钱,也没见谁省钱省出财务自由的,开源才是正经事嘛。
工作以后,每月都有一笔钱按时打到我的银行卡上,财权在握的我,信心满满要过不同的生活。可是几年过去了,尽管工资也随着通胀涨了不少,“钱”给我带来的限制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显,旅游或进修都要钱字当头呀。欲望还总是跑在薪水前面,也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后来,一个买了3套房的前领导自诩过来人,向我展示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而理财的前提自然是先省下来。他说他跟另一个在凑第一套房首付的大学同学最大的分化就是10年前他省下了2万块,正好够付第一个首付。又后来,某个五一长假,我宅在家里等着银行发来工资到账短信的时候,有个坚持吃完中午饭后在日历上记账的同事,已经坐着提前订购的二折机票飞往袋鼠之乡。
我终于意识到对平凡的自己来说,只想着开源是不靠谱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要更自由,学会省钱是唯一的选择。同时我迅速进化出一套省钱价值观:省钱就是学会更聪明地花钱,它就像我个人资金池底下的水塞(这几年被我白白放走的人民币应该能买一辆比亚迪F0了)。不仅如此,我还决定大力鼓吹省钱的姑娘更可爱,省钱的小伙儿更可靠等等。
当然也并不是说,我现在会为了节省1块钱起步费,在瑟瑟寒风中坚持等一辆非空调车,我只是学着把理财的意识种到心里—既使只有2000块,也要感觉到自己有义务让每一毛钱物尽其用。
前一阵,房祖名在《快乐大本营》上爆料自己小时候常常被成龙追缴电费、要求随手关灯,原因是电费很贵,星爸成龙还规定上厕所时,大便可以用2格厕纸,小便就只能用1格纸。这种省钱的境界真让我望而兴叹。
之后,我以能拖出3个惊叹号的声调高喊着“我要省钱”加入了一个省钱主题小组,然后才知道省钱可不像捡起橡皮塞,塞住下水道那么容易,它着实需要那么一点天赋、一点努力,最后还要习惯成自然。
现在,我总结了一些也许可以帮你快点找到省钱的感觉的Tips,供你参考一下!
1 在家请客
外出就餐一顿,吃得稍微像样点,每人至少50块,而100块的食材做顿饭至少够4个人大吃一顿。所以下次比较熟的朋友聚会时,不妨换个方式:找个人家,一人做一道拿手菜,凑成一桌,有什么比一起做饭更能增进感情的呢?
2 先比价再购买
如今,做到货比三家已经不需要你到处奔波了,比价网站早已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豆瓣网有图书比价,买3C可以去京东查最新报价,买机票有携程、艺龙、去哪儿等。比价也是门户汽车频道或垂直汽车门户的标配功能。
3 多利用公共交通
尽管咱们的公共交通还待完善,但足可应付日常出行,往往多睡了10分钟,或是磨蹭了一小会儿,为了按时赶到只好打车代步。早出门半小时,就可省下大部分打车费用。
4 团购
团购肯定能省下一大笔,但前提是你不买没用的东西。想好你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寻找团购机会,而不是每天守着团购更新,看到便宜货就情不自禁点击购买。
5 记账
记账不能直接帮你省钱,相反还得花出去一个笔记本的钱。但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哪儿去了,了解自己的消费结构之后,你才可能思考怎么把钱花在对自己更有价值的地方。记本清楚账也没那么容易,能坚持下来,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6 购物卡
购物卡是单位的福利,但十有八九,定点购物的商店不是离自己巨远,就是跟自己平时购物相比偏贵,或者根本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时不要随便买买了之,跟更需要它的人交换吧,如果懒一点,还可以直接跟路边的收卡的二手贩子兑换现金。
7 闲置物处理
网上有个二手货卖家恨恨地说:“买的时候手多贱,卖时价格就多贱”。非理性购物这么多年,相信大家也都积攒了不少用不着的物品,留在自己这里就等同于废品,拿到二手市场它们也许还能焕发一下第二春。一般的小区里就有定期开市的跳骚市场,不妨跟楼下的大妈们打听一下。
8 手续费能省就省
跨行或异地存取款的手续费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多家银行的跨行取现手续费已经由每笔2元涨到每笔4元。省钱要的就是这股计较劲儿:多走几步去不收手续费的ATM取现,利用支付宝网络转账省去跨行转账的手续费。跟公司财务部的同事闲聊的时候别忘了顺手学几招儿省钱窍门。
9 找到便宜的飞机票
有位同事利用去年国庆假期前去巴厘岛玩够7天,总支出还没超过3000块,全仰仗他在促销活动中抢到了免费往返机票,这事儿让我馋得直流口水。豆瓣上没钱也旅游小组里有个将近7000人推荐的帖子叫“懂行的人,机票比火车票便宜”,作者罗列各种能买到2折以下机票的网站,看过才知道不一定要赚很多钱,多逛逛穷游网,花点省钱的心思,也能实现年轻时四处走走的愿望。
10 二手货交易
二手市场比大家想象得要繁荣。大学的BBS和分类信息网站上有大量的二手交易信息,电子产品、家具甚至衣物。自从意识到我所拥有的物品,不过是暂时占有其使用权之后,是不是一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现在我想买一辆自行车,会先去二手市场转转。
11 利用大学资源
大多数公司人在职场打拼几年后都会意识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报班、上学成了热门选择。住在大学附近的人有福了,这里到处是免费的学习机会。你可以花2万5拿一个成本2块钱的某名牌大学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也可以趁周末免费帮那些偷懒没来的学生听课。大学里免费的英语角移植到培训机构里,即使打对折后也要5000多。当然,想去商学院认识新朋友的除外。
12 简化婚礼
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恋人因为不堪复杂婚礼筹办的压力产生嫌隙甚至导致分手?一场豪华婚礼最大的贡献恐怕只是拉动内需和帮助就业。与其繁琐铺张,不如找个清静地方,举行一场简约的婚礼,既省钱又浪漫。
13 做预算
在月初将本月必需品支出、非必需的欲望品支出列个单子,排除对自己太过昂贵的欲望负担。学会管理自己的收支,也算是成熟的一个标志,可以避免成为星光族(发完工资一个星期花光,剩下的日子用信用卡透支支持)。
14 买书先试读
搬家时,才发现曾经买过那么多地雷书(粗看介绍无比的好,但内容根本不合自己口味的书),无论是从个人经济角度还是地球环保角度上来说,这都是浪费,所以买书之前别太信别人推荐和书评,先从网上找一段来试读一下。
15 你会砍价吗?
很多人脸面薄,不好意思跟人砍价。但要想省下钱来,不砍价怎么行?此外,从砍价中你也可以发现很多生活的乐趣。从证券公司开户,到购衣置物、旅游住宿、景点门票、吃饭埋单,砍价无处不在。不过务必注意察言观色还有平衡的艺术。
16 淡季旅游
为什么非要等到黄金周跟乌泱泱的游客一起煮饺子呢?旺季的交通费、住宿费能比淡季贵出一倍还多。一年365天,把假期分散开,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近年,相关部门已经取消了一些人为制造旅游资源紧张的长假期。
17 下次再买
“凡是遇到可买可不买的,一定不要买”,这是前同事传授我的一条省钱方法。但当我满脑子都是某件商品时,哪还分得出它是不是必需品。“下次再买”就成了我减少冲动购物的法宝:遇到那些计划外出现的喜欢物件时,忍住,先等等,告诉自己“下次再来买好了”。
18 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可以帮你泡美眉,帮你找工作,也可以帮你省钱。利用社交网络朋友关系节省费用的方法实在太多。如果你想找个人拼车,社区BBS是个好去处;还有一种交换旅行,比如2个分别在北京和厦门的豆瓣网友,相约到对方的城市旅行,由生活在当地的那个人负责导游和接待;身边租房的朋友平均每年换1-2次住处的不在少数,繁荣的社交网络还能省下中介费,只要上班时能有空看看微博、刷刷豆瓣,就不妨通过网络发帖为自己省下一笔中介费,顺便多认识几个朋友。
19 留心细节
我真的需要手机报服务吗?不需要。那为什么我还没取消这项服务?因为它一个月只有3块钱呀。
我真的需要发条彩信到微博上吗?也不是很需要。那为什么还要花这条彩信钱呢?因为它只是一条彩信钱而已呀。
好多好多小细节,攒下的其实不单是几块钱,而是节省的好习惯。譬如第一时间取消你不需要的套餐服务;取消家里没人用的座机(我家座机电话现在唯一的用处就是呼叫我不知道放在哪儿的手机);随手关灯;把室内空调温度调高一度;每个月都按时还信用卡不要超过哪怕一天等,说白了,省钱就是种感觉。
联系编辑:fuqiaoli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