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505892
  • 博文数量: 709
  • 博客积分: 1225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790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07-17 00:00
个人简介

实现有价值的IT服务

文章存档

2012年(7)

2011年(147)

2009年(3)

2008年(5)

2007年(74)

2006年(431)

2005年(42)

分类: IT职场

2006-08-21 09:39:41

 

“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Jeff Bezos

从Web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Web 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除了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 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这里微内容的表现应包括它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用户个体:对于Web 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 2.0设计的起点。

因此,一类可以被称作Web 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开放APIs:为什么?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编程接口衍生出的各种应用。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是什么呢?这种交互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网站服务之间,同时还体现在用户和Web之间在浏览器上的交互。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味书签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关的一个原因。

对用户的关注+对内容的关注+开放的技术平台(APIs)=web2.0

阅读(284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