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36953
  • 博文数量: 59
  • 博客积分: 4096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4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8-10 11:3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9)

文章存档

2011年(3)

2009年(2)

2008年(54)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9-04 20:52:33

共发射极放大器

来自EEWiki.

08:22 2006年12月4日的修订版本; ( | )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

能够把微弱的信号放大的电路叫做放大电路或放大器.输入的交流信号电压叠加在直流电压上,使晶体管基极、发射极之间的正向电压发生变化,通过晶体管的控制作用,使集电极电流有更大的变化,它的变量在集电极电阻上产生大的电压变量,从而实现电压放大。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包括:

1、放大倍数(增益)

①电压增益:Ku=Uo/Ui或Kus=Uo/Us

②电压增益:Ki=Io/Ii或Kis=Io/Is

③功率增益:Kp=Po/Pi=∣UoIo/UiIi∣=∣KuKi∣

2、输入、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为放大器对信号源所呈现的负载效应;或由放大器输入端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i=Ui/Ii。

输出电阻为将放大器的输出端等效为具有内阻的电压源,则电压源的内阻即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或由放大器输出端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o=Uo/Io。

3、其它

通频带,非线性失真系数,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最大输出功率与效率。

晶体管放大器是一种三端电路,其中必有一个端是输入和输出的共同“地”端,如果这个共“地”端接于发射极的,称为共射电路,接于集电极的,称为共集电路,接于基极的,称为共基电路,这三种有不同的性能,见下表

image: bk064919w-1.jpg

图1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image: bk064919w-2.jpg

下面简单介绍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元件作用:

1.集电极电源UCC是放大电路的能源,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并保证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UCC取值一般为几伏到几十伏。

2.晶体管V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利用晶体管在放大区的电流控制作用,即ic = βib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3.集电极电阻RL是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它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实现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RL一般为几千到几十千欧。

4.基极电阻RB以保证工作在放大状态。改变RB使晶体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RB一般取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5.耦合电容C1、C2起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在信号频率范围内,认为容抗近似为零。所以分析电路时,在直流通路中电容视为开路,在交流通路中电容视为短路。C1、C2一般为十几微法到几十微法的有极性的电解电容。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直流电源要设置合适静态工作点,并作为输出的能源。对于晶体管放大电路,电源的极性和大小应使晶体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处于正向偏置;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处于反向偏置;即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2)电阻取值得当,与电源配合,使放大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电流。

(3)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作用于放大管的输入回路。

(4)当负载接入时,必须保证放大管输出回路的动态电流能够作用于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流或信号电压。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又称反相放大电路,其特点为电压增益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低频性能差,适用于低频、和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阅读(123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