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088441
  • 博文数量: 48
  • 博客积分: 9920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0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3-27 09: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8)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0年(15)

2009年(6)

2008年(26)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2-21 13:02:27

人死后仍有生命的存在吗?人有灵魂吗?天堂和地狱确实存在或者它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些都是颇有争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圣经早已告诉我们答案。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一些基督徒医师对濒临死亡的经历和离体经历的潜心研究,充分证实圣经所言之准确无误——人死后并非彻底的虚无,而是开始迎来另一个新的生命。

近日,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叶肖麟医师,他是第一位报道 Life After Life,濒临死亡经历(NDE-Near Death Experience)研究的医师。叶医师向本报表示现已有充份的研究资料证明:“人在生命结束后,确实继续有生命存在。死亡并非人生的结束,而是另一新 生命的开始。”他由衷盼望那些还未信耶稣的朋友能借着这些见证,接受主耶稣十字架的救恩,重生得救,获得永生。

记:本报记者
叶:叶肖麟

记:叶医师您好!当初是何原因促使您花费大量心血报道关于濒临死亡的经历和离体经历的研究呢?
叶: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圣贤豪杰,都难免一死。许多人认为“未知生、焉知死”,“人死如灯灭,一死了之”。于是过着今日有酒今日醉的享乐生活。他们把世上的事、今生的事情看得很重,以为今生的事都是永存的,因此为了获取名利地位、荣华富贵,不惜费尽一生的心血。

但实际上人不过是转眼不见的朝露、云雾,人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为今生的事而忙碌的人,好比把自己的人生建造在沙滩上——遇到风暴就都倒塌了。我们应把人生的根基建在主耶稣基督永不动摇的盘石上。

美国心脏学会最近报道美国有8,110万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有831,272人死亡。每年有126万人患心肌梗塞,三分之一的人在未及赶到医院前即已 去世。我是一个心脏科医师,经常在心脏监护病房CCU及ICU工作,在那里常遇到愁眉苦脸的患者,他们醒悟到自己的有限,开始认真思考永恒的问题。其人生 观、价值观起了转变,从前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今日已感到微不足道了,他们愿意听我传福音。

感谢神!近30多年来, 有一些基督徒的 医师在研究濒临死亡的经历 (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和离体的经历 (Out of Body Experience OBE )。现已有充份的研究资料证明,在生命结束后,确实继续有生命存在。死亡并非人生的终结,而是另一新生命的开始。是“离开身体与主同在 Absent from the body and present with the Lord。”(1) 唯有接受主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恩,重生得救,获得主复活的新生命,就能得着永生。主说:“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记:您已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关于濒临死亡经历及灵魂离体经历的见证,在这里您能列举一些见证吗?
叶:
我先举出两位众所周知的伟大布道家的见证。

第一个是Dwight Lyman Moody (1837-1899),他是最伟大的布道家之一。1899年8月某星期日他说:“有一天,你在报上读到Moody死了。你切不可相信,那时,我要比现在更活跃……我肉体生于1837年,但在1856年从圣灵重生。那从肉身生的,必然死亡;但那从灵生的,必永远活着。”

该年12月,临近死亡,22日早晨,他儿子Will听见父亲对他说:“地在退后,天堂在我面前开启。这不是在作梦,那里太美了。如果这是死亡,那真是甘甜;神在召唤,我必须去,这是我得冠冕的日子。”于是昏迷不醒。经医师抢救后又苏醒,Moody对他们说:“我已进入天堂之门,那里好极了,我见到我的两个孩子Irene和Dwight(已故)。我知道时间已到,我将往前。于是安然逝世。(2)

另一位是葛培理牧师(Rev. Billy Graham )的祖母,她临终前昏迷在床,突然坐起来笑着说,“我看见了耶稣,祂向我伸出了祂的手。Ben也在那里,他已有两只眼睛、两条腿了。”( 注:葛培理牧师的祖父在Gettysberg丧失了一条腿和一只眼睛。)葛培理牧师说,死亡有两个阶段,首先是灵体离开了身体与主同在。第二个阶段是在主再来时,身体得到荣耀的复活。(3)

记:您有没有第一手的见证?
叶:
有!我愿意分享我家的两个见证。

我的岳父龚心海 ( 1.16,1906 - 9.26,1965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是银行家。 1965年59岁时他患胰腺癌,最后病情恶化,感到异常疼痛,住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治疗。每日注射吗啡来止痛,插了鼻管、食管抢救治疗。在9月26日,我妻 全家及我都陪伴在他床边。最后,他对我们说:“将我身上的管子拔去,我现在已经不痛了。”他面露笑容地说:“天开了,我见到主内朋友们来迎接我了,我要归家了。”然后两眼就闭上。此时全家都大哭起来。他竟然又睁开眼睛,慈祥亲切地说:“不要哭,我们还会再见 的。”就这样离开我们归天家了。

另一位是我的母亲李秀麟 (8.24,1905-8.14,1989)的见证。1988年10月恶耗传来,母亲患晚期肺癌,已经转移至骨。周身剧烈疼痛,必须注射止痛针。上海肺科专家称:仅能存活50多天。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伤痛欲绝。我们三兄弟在80年代初相继来美。双亲年迈,已逾80,在家无亲人照顾。自知母已病入膏肓,无 药可治。但愿能在最后时刻,陪伴母旁侍奉,给她以亲人之爱与温暖。我们都无法请假回国,走投无路,心情焦急,每日流泪祈求,得蒙圣灵充满,清楚明白神的旨 意,然后由妻子Lena前往接父母出国。但难处重重,垂危老人,签证甚难。并且母有晕车症,长途跋涉,有性命之虞。又无医疗保险等等。但凭信心,迫切祷 告,结果如奇迹般地顺利通过签证。11月18日平安抵达美国。全家亲友欢聚,每天信心仰望,依靠在祂大能的膀臂下,安度了9个多月,毫无疼痛,连一颗止痛 药亦未服用,我们经历了神的厚恩洪爱,天天感恩。

最后二周,病情转危,我将卧室作为急救病房,氧气筒、心电机、药物等均齐备。日夜陪伴母亲身旁,她于8月14日零晨2点40分,平安归家。后接徐爱芳(前东吴大学教务长之妻,我母沪江大学的主内好友 ) 来信告知在该日下午2时40分,在午睡中被惊醒,清楚听到我母唤叫她“爱芳”,自此天天为我家祈祷。她不知我母患病,亦不知其来美,奇哉!年、月、日、时 间如此正确,且有12小时的时差。我母在故后灵魂前往告别,这是千真万确的实例,证明确实有死后的生命存在!

记:在医学史上Dr.Ross是最早对大量濒临死亡经历及灵魂离体经历的患者作长期观察与研究的医师。您能介绍一下Dr.Ross及其对“死亡”领域的研究成果吗?
叶:
Elisabeth Kubler-Ross, M.D. ( 7.8,1926 — 8.24,2004 )出身于瑞士的一个基督徒家 庭。在Zurich 大学医学院毕业。1958年来到美国。1968年取得精神专科的学位后,在Chicago大学医学院任教。1969年出版了举世闻名的著作《Death and Dying》。20多年来一直专心致志地为垂危临死病人作治疗,救护及安慰工作。她是研究“死亡”这个领域的权威。

Dr.Ross又制定了患者在面对死亡期间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Dying)。即:否定Denial、恼怒Anger、协商Bargaining、忧虑Depression 与接受Acceptance。广为医学界所肯定,并编入医学教科书中。她曾获得美国20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着有25本有关死亡与死亡后继续有生命存在 的书籍,估计有125,000名学生参加过她的关于死亡的讲座。在医学史上Dr.Ross是最早对大量濒临死亡经历及灵魂离体经历的患者作长期观察与研究 的医师。她又为Raymond A.Moody,JR.,M.D.的畅销书《Life After Life 》写了序言。

Dr.Ross 在“生与死(Living and Dying)”一章中叙述: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但是我们不要惧怕,以蚕茧来作比喻,身体比如茧子,身体并非你真正的自我,而仅仅是人暂时居住的所在。当身体死亡时,自我并未消亡,而是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从茧子内脱离,飞翔至一个更美、更高的境界。

人的身体已经测不到血压、脉搏、心跳与呼吸、脑电波与心电波亦均消失,但是他竟能道出当时现场的详细情况。某人遇到严重车祸,车身已被砸匾,救护人员将其身体拉出车外。当时患者已是深度昏迷,在脑电波消失的情况下,居然能准确见到,并能记住撞车者的车牌号码,又看见司机企图逃离现场。这在科学上是难以解释 的,是不可思议的。有许多事我们不能理解,但这不能表示这些事实并不存在。

许多患者在外科手术时,灵魂离开身体(Out of Body Experience),在上面观察外科医师在作手术。他们是在全身麻醉,毫无知觉的状态下,却能听到医务人员的谈话内容。

还有一些有残缺的患者,在濒临死亡经历时,发现自身的残缺已经消失。瞎眼的能看见,耳聋的能听见,哑巴能讲话。另外,有些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他们仅能在轮椅上生活,说话支唔,语不成句,在濒临死亡经历后醒来,都欣喜地告诉医师,他们已经能跳跃自如了。

Dr. Ross还特地选择有10年以上毫无亮光感觉的盲人来作研究。当他们的灵魂离开身体以后,在归来时能详细告诉你所穿着的衣服,领带的式样与颜色以及戒子的形状和色彩等等。

此外,许多人经历到在很远距离外的亲友突然在他们眼前显现。次日接到电话,声称该人已在此时死亡。在灵界,时间和距离都已不复存在了。在临终患者中,大多能见到他们最亲爱的亲友在彼岸等待着,或前来迎接陪同。神的爱是无条件的最伟大的爱。

对此,研究“死亡”多年的Dr. Ross曾对她的儿女说,“当我死亡时要放气球上天,来庆祝我的毕业。对我而言,死亡即是毕业(Graduation)。”(4)


资料来源:
(1) 林后5: 8
(2) Rawlings, Maurice, M.D.: Beyond Death's Door; 1978, p.53-54
(3) Graham, Billy: Facing Death And The Life After;1987, p.240
(4) Kubler-Ross, Elisabeth, M.D.: On Life After Death; 1991, p.9-20

未完待续

叶肖麟医师简介

叶肖麟博士,1979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科心脏科任主治医师时,应欧洲心脏学会主席F. Loogen教授及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G. Breithardt教授邀请,赴西德Dusseldorf大学医学院心脏科从事心脏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出国后即取得德国医师执照,次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德国心脏学会的唯一中国会员。两年来在德、美心脏医学杂志上共发表十篇论文。

1982年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Andre Cournand教授及心脏科主任P. J. Cannon教授邀请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Presbyterian医院心脏科任临床医师,并从事核心脏医学工作。后在新泽西开业,专业于内科医学及天然医学。叶博士深感世事如浮云,转眼成空,到处传讲福音领人归主。此外,他还将历年来向周围学者所传扬的福音编撰成册,出版了《真理•生命》,受到海内外信徒及福音朋友的广泛好评。
阅读(1339)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恋爱不能叫做“爱”

下一篇:使命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