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872
  • 博文数量: 20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20-07-16 17:2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

文章存档

2022年(1)

2021年(18)

2020年(1)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21-08-26 10:55:32

文/明道云创始人任向晖

“不同企业应用的复杂度和业务敏感度并不均等。”

经过两年多的展业,我们的零代码应用平台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用例来研究IT部门在APaaS应用方面的参与度。正如我们一开始所预计的那样,IT部门是否要监管零代码应用构建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二元结论,它是一个依据应用复杂度和业务敏感度变化的适应性方案。制定IT管理范畴的原则和企业其他管理功能一样,都可以调适分级,不需要,也不应该一刀切。

我根据企业应用的复杂度,将其大致分为四个层级:

1、业务方自治:完全由业务方自行计划和执行

2、IT支持:由业务方计划和执行,按需从IT部门获取支持

3、IT监管:由业务方计划,经过IT审核后共同执行

4、IT专管:由IT管理计划和执行

显而易见,不是所有企业应用都是均等的复杂,即便是同样复杂的应用,也可能有不同等级的业务敏感度。所以,企业应当利用这样的分布来建立IT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融合,促成业务方主导的数字化建设。

我同时用以下表格概括和举例了四个层次的应用分布:


Gatner在今年4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也专门提供了面向公民开发者(Citizen Developer)的IT治理指南。它所提出的也是一个非常接近的适应性治理框架。我将以上应用分层的例子可以直接放到这个治理框架中。从左下角到右上角,应用复杂度和敏感度越来越高,IT的治理参与度也从完全没有到完全拥有。


Gartner把公民开发者还细分为End User和Power User两个级别。这个划分虽然也有两分法的缺陷,但是在企业实践中的确存在这种规律,在业务团队中,总有一些对IT理解和能力掌握比较完善的非开发者,他们虽然不能在原生技术栈上进行开发和运维,但是比一般员工具备更强的能力。我们一般更愿意把他们称为“极客”。企业拥有越多的极客,业务方实现IT自主的能力当然就会越强。即使不能取代IT,他们也是连接和IT部门沟通的很好桥梁。

不过,上图也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那就是零代码应用平台只适合做左下角的应用,无法用来实现高度复杂的企业全局应用。这是不准确的。好的工具既要有简单运用,易上手的特点,也要能够有解决深度问题的潜力。这就像Excel在普通用户手里是用来做普通工作表,在高级用户手里可以实现高度复杂的自动化运算。APaaS所提供的完整能力如果被IT部门掌握,同样可以解决非常复杂的企业应用需求。

阅读(16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