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9-04-27 11:25:23
【论语-雍也】
一直以来都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特别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某件事难道还不能从中得到快乐吗?怎么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呢? 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终于让我对此句有了一定的感悟。 很多人很爱打台球,本人也是,有十几年的球龄了。几天不摸杆手就发痒的厉害。自觉水平挺高,但是呢一打比赛或和社会上的人赌球,就总感觉束手束脚的,领先时放松(常被翻盘)落后时紧张(想赢怕输)完全没有平时朋友间友谊切磋时的感觉水平发挥的还不到平时的7成水准,每次打完心理总感觉很不舒服,输了也不服气。具体到每一盘的对决,总是会出现低级失误,然后输了心里总是在喊要是我认真点的话肯定不至于如此。 但到了新一盘开始,在连续吃球时又总是无法认真超过三杆又会出现精神不够集中导致出现失误的情况,似乎精力总是无法维续一整局。也曾试过不断的提醒自己每一枪都要认真瞄准,结果没打几盘就非常的累非常的辛苦,似乎心力憔悴,本来美好的娱乐爱好变成了对精神和肉体的折磨。长久以来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这一魔障,技术水准也一直飘忽不定,状态好时和差时的水准至少相差两个档次。 |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找不到需要的信息?Google搜索,精确定位你的需求: |
这在教育上是一个大问题,世界上谁不想作好人做好事?都想做。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么做,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前面我也曾经提到,许多人
“
看得破,忍不过。”比如说:算了吧!生活简单一点吧!这是看破了,但到时候却忍不过。看到不义之财,第一个念头是不要;多看一眼,眼睛就亮了;再看一眼,
眼睛就发红了。 历史上有个故事,是说三国时的管宁与华歆,管宁是有名的高士,后来他一生不下楼。最初与他的同学华歆一起读书,两人一起挖地。管宁挖到一块黄金的时 候,视黄金如泥土一样地丢开了,看都不去多看一眼。而华歆走去多看了一眼,才不再去管它。就这样管宁和华歆绝交了,或许有人会说管宁未免太不近人情。但古 代历史记载简单,事实上他们两人同学,感情如此好,管宁已经观察华歆很久了,再加上这一件事情,他断定华歆是不安于淡泊的。果然后来华歆扶助曹丕篡汉,成 了千 古罪人,虽然文章非常好,但是他变成了反派的文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小人之儒。所以管宁当华歆地位高了,他就永远不下楼,意思是你虽然有了政治的权力,但我就不踏在你的土地上,这就是华歆看得破,忍不过的道理。 还有“想得到,做不来”,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想得到,但做起来的时候,就硬做不来。也就是说学问、道理虽然懂得,身体力行时,却做不到。所以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对做学问必须养成习惯,一日不可无它。第一篇《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习”字就是要“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 它,喜欢虽然喜欢,并不认为是生活中的一件乐趣。以现在最流行的打太极拳来说,决没有打麻将那么受人欢迎。因为打麻将的人视此事一乐也,坐在那里快乐得 很,而打太极拳,知道对身体有利益,是知之者,天天打,是“好之者”,可是摸两下,觉得今天好累,明天再打,那就还不是“乐之者”。欲期学问的成就,进入 “乐之”的境界,就太不简单了。我们对于部下或者子女的教育,就要注意这一点,看他乐于哪一面,就在哪方面培养他。就算爱打麻将,也可以培养他,当然不是 培养他去打麻将,而是将他打麻将的心理转移到近似的正途发展。这才是师道的原则,不但对人如此,对自己修养学问也要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