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861058
  • 博文数量: 421
  • 博客积分: 685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6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2-18 14: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21)

文章存档

2012年(5)

2011年(52)

2010年(83)

2009年(67)

2008年(65)

2007年(149)

分类:

2008-11-14 10:42:02

优点


服务处理器所提供的大部分功能已屡见不鲜。类似于控制台服务器、KVM 切换器和 IPDU 等不同形式的远程管理解决方案均可实现其中很多功能。那么服务处理器提供的功能到底有何新优点呢?

服务处理器集远程带外管理工具所具有的全部优点于一体,包括更短的平均修理时间 (MTTR)、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资产生产力。不过,服务处理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用以实现这些优点的全部功能组合均已包含在该服务处理器中,用户只 需通过一个单一的界面即可访问这些功能。此外,这里的单一界面是指 IT 市场中使用最广泛的网络界面 — 以太网。这样,一方面大大简化了远程服务器管理基础设施的部署,另一方面为 IT 管理员使用这些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内置于服务器中的服务处理器还可更精确、全面地分析服务器的状态,便于管理员进行主动、预防性的管理,从而更 好地控制全部服务器基础设施。在服务器中使用服务处理器可直接实现硬件环境检测和平台事件陷阱等功能。

挑战

对远程 lights-out 管理的需求迅猛增加,主要原因是 IT 行业发展的动态性:整合数据中心的需求、降低设施成本的需求,而外包这些需求则通常需要从物理上将数据中心和其管理人员隔离开来。另外,由于温度、噪音级 别和其他因素等环境条件的恶化,数据中心已不再适合安置人员。

同时,服务处理器在这些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在过去三年中购买的大部分服 务器中包含有某些嵌入式服务处理器。据 Dell、HP、IBM 和 Sun 等主要服务器制造商估计,截止 2005 年年底市场中使用内置服务处理器的服务器约有 900 万台。应该说,在供求市场上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因为事实证明,远程服务器管理所需的服务处理器已经提供到位。

然而,服务处理器的使用和应用却不尽人意,退一步说,即使服务处理器可实现所有 的优势功能,IT 管理员仍然会禁用或不使用这些服务处理器的以太网端口,更不用说充分发挥这些资产的实用功效。据这些主要服务器制造商估计,截至 2005 年年底,市场上实际利用的服务处理器数量仅为 140 万台。

服务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下面几个因素的严重制约。一些服务器供应商不愿遵守 标准的服务处理器接口(例如 IPMI),认为标准的接口有所限制。事实上,大部分服务器供应商的平台都采用了 IPMI,只不过它是隐藏在专有服务处理器固件扩展设施中,并与管理解决方案捆绑在一起。这些供应商特定的功能仅能支持他们自己的服务器,无法与其他供应 商的产品配套使用。

更糟的是,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认识到服务处理器的巨大潜力,即使他们意识到了,也因将服务处理器集成到现有管理架构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而望而却步。一些厂商只是因兼容性、成本问题和集中化管理的不足而踌躇不前,另一些厂商则因担心安全性和功能问题而畏首畏尾。

部署方面的挑战

  • 服务处理器要求每台服务器拥有额外的以太网连接和 IP 地址,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装配必要的额外以太网切换器端口的费用,以及根据公司政策维护这些连接的费用。这个问题只会影响到需要使用专用以太网端口的服务处理器。
  • 服务处理器无合适的内置认证、授权和记帐 (AAA) 安全支持,妨碍了它与现有安全机制和策略的集成与兼容。HP 的 iLO 属例外。
  • 专用于旁带部署时,IPMI 会因安全问题在服务器中被禁用。为了启用该服务器中的 IPMI,IT 管理员需要访问该服务器的 BIOS 或通过包含相关的 BIOS 配置命令的特定操作系统映像 PXE 启动服务器。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已部署很多服务器的大型环境中。
  • 缺少发现已部署服务处理器功能的机制,妨碍 IT 管理员立即利用 IT 环境中现有和可用的服务处理器。
  • 服务器供应商设计的多个服务器合并工具只能供其专用,或者是功能不全面,导致服务处理器的应用出现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障碍。
  • 将服务处理器管理集成到现有管理框架中颇具难度,因为缺乏标准化的工具,各个厂家的工具都有其自身限制。而且,服务处理器不能与现有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例如,控制台服务器和 KVM 切换器)集成。 
阅读(214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