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94938
  • 博文数量: 212
  • 博客积分: 1045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9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3 09:0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12)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16)

2010年(11)

2009年(9)

2008年(22)

2007年(36)

2006年(117)

分类: 系统运维

2006-09-11 09:15:42

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51CTO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路由器|网管|Windows|Vista|数据库|网站|开发|下载|灌水J9Rh h0['x
bbs.51cto.comt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L4C*^)[h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0c7m p`?9B/L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1ck*a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51CTO|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路由器|网管|Windows|Vista|数据库|网站|开发|下载|灌水7e/a0[F,vY'[L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对于OC-12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17Mpps。
*对于OC-48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51CTO技术论坛O?9~bmQD8M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d^:E-sK I:oFJj$R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阅读(249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