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9828
  • 博文数量: 18
  • 博客积分: 251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19 16:0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08年(1)

2007年(2)

2006年(15)

我的朋友

分类:

2006-07-05 10:01:29

服务器(SERVER)发展到今天,适应各种不同功能、不同环境的服务器不断地出现,分类标准也多种多样。

    1.按应用层次划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类。

    (1)入门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通常只使用一块CPU,并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内存(如256MB)和大容量IDE硬盘,必要时也会采用IDE RAID(一种磁盘阵列技术,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进行数据保护。入门级服务器主要是针对基于Windows NT,NetWare等网络操作系统的用户,可以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打印服务、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 需求,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完成诸如E-mail、 Proxy 、DNS等服务。

   对于一个小部门的办公需要而言,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文件和打印服务,文件和打印服务是服务器的最基本应用之一,对硬件的要求较低,一般采用单颗或双颗 CPU的入门级服务器即可。为了给打印机提供足够的打印缓冲区需要较大的内存,为了应付频繁和大量的文件存取要求有快速的硬盘子系统,而好的管理性能则可 以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
   
    (2)工作组级服务器
 
    工作组级服务器一般支持1至2个PⅢ处理器或单颗P4(奔腾4)处理器,可支持大容量的ECC(一种内存技术,多用于服务器内存)内存,功能全面。可管理 性强、且易于维护,具备了小型服务器所必备的各种特性,如采用SCSI(一种总线接口技术)总线的I/O(输入/输出)系统,SMP对称多处理器结构、可 选装RAID、热插拔硬盘、热插拔电源等,具有高可用性特性。适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Web、Mail等服务,也能够用于学校等教育部门的数字校园网、多媒 体教室的建设等。

    通常情况下,如果应用不复杂,例如没有大型的数据库需要管理,那么采用工作组级服务器就可以满足要求。目前,国产服务器的质量已与国外著名品牌相差无几, 特别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国产品牌的性价比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国内品牌的产品。此外,HP等大厂商甚至推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定制的服 务器。但个别企业如果业务比较复杂,数据流量比较多,而且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选择部门级和企业级的服务器来作为其关键任务服务器。目前HP、 DELL、IBM、浪潮都是较不错的品牌。
   
    (3)部门级服务器

    部门级服务器通常可以支持2至4个PⅢ Xeon(至强)处理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首先,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 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此外,结合服务器管理软件,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当用 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可保护用户的投资。目前,部门级服务器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 必要环节。适合中型企业(如金融、邮电等行业)作为数据中心、Web站点等应用。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属于高档服务器,普遍可支持4至8个PIII Xeon(至强)或P4 Xeon(至强)处理器,拥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这类产品具 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异的扩展性能和系统性能、极长的系统连续运行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投资。可作为大型企业级网络的数据库服务器。

    目前,企业级服务器主要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大型企业和重要行业(如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等行业),可用于提供ERP(企业资源配置)、电子商务、OA(办公自动化)等服务。

    2.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也就是服务器CPU所采用的指令系统)划分把服务器分为CISC架构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

    (1)CISC架构服务器

    CISC的英文全称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CISC指令集方式。早期的桌面软件是按CISC设计的,并一直沿续到现 在,所以,微处理器(CPU)厂商一直在走CISC的发展道路,包括Intel、AMD,还有其他一些现在已经更名的厂商,如TI(德州仪器)、 Cyrix以及VIA(威盛)等。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 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CISC架构的服务器主要以IA-32架构(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为主,而且多数为中低档服务器所采用。

    如果企业的应用都是基于NT平台的应用,那么服务器的选择基本上就定位于IA架构(CISC架构)的服务器。如果企业的应用主要是基于Linux操作系 统,那么服务器的选择也是基于IA结构的服务器。如果应用必须是基于Solaris的,那么服务器只能选择SUN服务器。如果应用基于AIX(IBM的 Unix操作系统)的,那么只能选择IBM Unix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

    (2)RISC架构服务器

    RISC的英文全称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中文即“精简指令集”,它的指令系统相对简单,它只要求硬件执行很有限且最常用的那部分执令,大部分复杂的操作则使用成熟的编译技 术,由简单指令合成。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 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Compaq(康柏,即新惠普)公司的Alpha、HP公司的PA-RISC、IBM公司的Power PC、MIPS公司的MIPS和SUN公司的Spare。

    (3)VLIW架构服务器

    VLIW是英文“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超长指令集架构”,VLIW架构采用了先进的EPIC(清晰并行指令)设计,我们也把这种构架叫做“IA-64架构”。每 时钟周期例如IA-64可运行20条指令,而CISC通常只能运行1-3条指令,RISC能运行4条指令,可见VLIW要比CISC和RISC强大的多。 VLIW的最大优点是简化了处理器的结构,删除了处理器内部许多复杂的控制电路,这些电路通常是超标量芯片(CISC和RISC)协调并行工作时必须使用 的,VLIW的结构简单,也能够使其芯片制造成本降低,价格低廉,能耗少,而且性能也要比超标量芯片高得多。目前基于这种指令架构的微处理器主要有 Intel的IA-64和AMD的x86-64两种。

    3.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为通用型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两类。

    (1)通用型服务器

    通用型服务器是没有为某种特殊服务专门设计的、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服务器,当前大多数服务器是通用型服务器。这类服务器因为不是专为某一功能而设计, 所以在设计时就要兼顾多方面的应用需要,服务器的结构就相对较为复杂,而且要求性能较高,当然在价格上也就更贵些。

    (2)专用型服务器

    专用型(或称“功能型”)服务器是专门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功能专门设计的服务器。在某些方面与通用型服务器不同。如光盘镜像服务器主要是用来存放光盘镜像文 件的,在服务器性能上也就需要具有相应的功能与之相适应。光盘镜像服务器需要配备大容量、高速的硬盘以及光盘镜像软件。FTP服务器主要用于在网上(包括 Intranet和Internet)进行文件传输,这就要求服务器在硬盘稳定性、存取速度、I/O(输入/输出)带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E-mail 服务器则主要是要求服务器配置高速宽带上网工具,硬盘容量要大等。这些功能型的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低,因为它只需要满足某些需要的功能应用即可,所以结 构比较简单,采用单CPU结构即可;在稳定性、扩展性等方面要求不高,价格也便宜许多,相当于2台左右的高性能计算机价格。


    4.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来划分,可以把服务器划分为“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四类。

    (1)台式服务器

    台式服务器也称为“塔式服务器”。有的台式服务器采用大小与普通立式计算机大致相当的机箱,有的采用大容量的机箱,像个硕大的柜子。低档服务器由于功能较 弱,整个服务器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机箱不大,都采用台式机箱结构。这里所介绍的台式不是平时普通计算机中的台式,立式机箱也属于台式机范围,目前这 类服务器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2)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有1U(1U=1.75英寸)、2U、4U等规格。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里面。这种结构的多为功能型服务器。

    对于信息服务企业(如ISP/ICP/ISV/IDC)而言,选择服务器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器的体积、功耗、发热量等物理参数,因为信息服务企业通常使用大 型专用机房统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机房通常设有严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却系统、多重备份的供电系统,其机房的造价相当昂贵。如何在有限的空间 内部署更多的服务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服务成本,通常选用机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业标准的机架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也有多种规格,例如1U(4.45cm 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机架式服务器最节省空间,但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适合一些业务相对固定的使用领域。4U以上的产品性能较高, 可扩展性好,一般支持4个以上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大量的标准热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厂商通常提供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工具,适合大访问量的关键应用,但 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
 
 

    (3)机柜式服务器

    在一些高档企业服务器中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内部设备较多,有的还具有许多不同的设备单元或几个服务器都放在一个机柜中,这种服务器就是机柜式服务器。

    对于证券、银行、邮电等重要企业,则应采用具有完备的故障自修复能力的系统,关键部件应采用冗余措施,对于关键业务使用的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高可用系统或者是高性能计算机,这样的系统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4)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式服务器是一种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 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 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当前市场上的刀片式服务器有两大类:一类主要为 电信行业设计,接口标准和尺寸规格符合PICMG(PCI Industrial Computer Manufacturer's Group)1.x或2.x,未来还将推出符合PICMG 3.x 的产品,采用相同标准的不同厂商的刀片和机柜在理论上可以互相兼容;另一类为通用计算设计,接口上可能采用了上述标准或厂商标准,但 尺寸规格是厂商自定,注重性能价格比,目前属于这一类的产品居多。刀片式服务器目前最适合群集计算和IxP提供互联网服务。

对于PC与PC 服务器、PC服务器与小型机、PC服务器与工作站之间在概念上各有区别。
PC与PC服务器
  PC和PC服务器都是基于Intel处理器的计算机架构,有相同的外部接口如IDE、PCI等。不同之处在于,PC服务器一般使用SCSI硬盘,支持 多CPU,可靠性高,运行服务器用操作系统软件,而PC一般用Windows 95/98这样的PC用操作系统软件。PC机与PC服务器最大的差异就在多用户多任务环境下的可靠性上。PC服务器是面向24 x 7运行设计并制造的,也就是7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这正是PC服务器最大的含金量所在。用PC机当服务器的用户一定都曾经历过突然的宕机、意外的网络 中断、不时的丢失存储数据等事件,这都是因为PC机的设计制造从来没有保证过多用户多任务环境下的可靠性,而一旦发生严重故障,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是难 以预料的。
PC服务器与小型机
  在英文里这两位都叫Server(服务器),小型机是国内的习惯称呼。PC服务器则主要指基于Intel处理器的架构,是一个通用开放的系统。而不同 品牌的小型机架构大不相同,使用RISC、MIPS处理器,像美国Sun、日本Fujitsu等公司的小型机是基于SPARC处理器架构,而美国HP公司 的则是基于PA-RISC架构,Compaq公司是Alpha架构,IBM和SGI等的也都各不相同;I/O总线也不相同,Fujitsu是PCI, Sun是SBUS,等等,这就意味着各公司小型机机器上的插卡,如网卡、显示卡、SCSI卡等可能也是专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基于Unix的,像Sun、 Fujitsu是用Sun Solaris,HP是用HP-Unix,IBM是AIX,等等,所以小型机是封闭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使用小型机的用户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 性、可靠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虽然小型机的价格是PC服务器的好几倍。
PC服务器一般用的操作系统是安全性、可靠性稍差的Windows 2000/Windows NT4。目前造成Windows NT口碑不佳的原因其实多少也在于大家对Microsoft的偏见,其实Windows NT安全性、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并不差,尤其是其Windows2000发布以后,而Windows2000针对服务器市场又分为多个版本: Windows2000 Server、Windows2000 Advance Server、Windows2000 Datacenter Server。目前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MS Windows 2000/NT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而且Windows NT在操作界面的易用性、通用性、易开发性、大量的应用软件支持上有绝对的优势;另外,PC服务器还可以支持现在流行的Linux、SCO Unix、Solaris For X86等Unix操作系统,对于文件和打印服务器Novell NetWare操作系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而言,PC服务器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通用性是其最大的一个优点,会使用PC机就可以很容易地使用PC 服务器,它的硬件结构与PC机差不多,用户心里有底;它的操作系统一般是Windows NT/2000,又对用惯Windows 95/98的用户来说容易掌握,而且应用软件也更丰富。另外,价格便宜也是PC服务器的优势,价位处于PC机与昂贵的小型机之间,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服务器与工作站
服务器和工作站都是高性能的计算机,只是相对而言服务器专注于数据吞吐能力,所以支持的外设(硬盘、I/O插槽等)更多;而工作站则专注于图形处理能力, 所以外设则相对少一些,但采用特别为图形处理设计的架构,采用高档显示卡,支持3D图像处理。工作站主要应用在各种设计、多媒体制作领域。
以下是PC服务器外形的几个图片实例:
   
 

PC服务器的几个术语
以下针对PC Server的几个通常用到的术语/概念加以解释:
PentiumII/III XeonTM处理器特性:
PentiumII/III XeonTM处理器与同期产品PentiumII、PentiumIII相比,使用了相同的封闭方式、相同的指令集、相似的设计思想。但是与 PentiumII/III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PentiumII/III XeonTM处理器的L2高速缓存容量可以扩至2MB,使得CPU更有可能在高速缓存中找到需要的数据,而不必访问速度较慢的主存; Pentium®II/III XeonTM处理器的L2高速缓存和处理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与处理器的运行速度相同。此外,在XeonTM中采用了先进的管理特性:①内部采用错误监 测和纠正(ECC)机制可以自动更正单位bit错误,对双位bit错误进行报警有效地保护重要数据;②提供了功能性冗余检测(FRC)以提高关键应用程序 (完整性)。③在同一个系统中可以使用4个Pentium®II/III XeonTM处理器进行SMP处理。
SMP技术: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即对称多处理。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它们共享内存及总线结构,系统将处理任务队列对称地分布 于多个CPU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单个处理器很难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因而服务器厂商纷纷采用对称多处理系统来 解决这一矛盾。PC服务器中最常见的对称多处理系统采用2路、4路或8路处理器,UNIX服务器可支持最多64个CPU系统,如Sun 公司的产品E10000。SMP系统中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解决多处理器的协调和通讯。
SCSI技术:
SCSI: Small ComputerSystem Interface,即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相对于IDE接口,SCSI接口具备如下的性能优势:独立于硬件设备的智能化接口:减轻了CPU的负担。多个 I/O并行操作:因此SCSI设备传输速度快。可联接的外设数量多:可扩展多个外设(如硬盘、磁带机、CD-ROM等)。当同时访问到服务器的网络用户数 量较多时,使用SCSI硬盘的系统I/0性能明显强于使用IDE硬盘的系统。常用的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中Ultra SCSI的传输速率是40Mb/s, 而Ultra Wide SCSI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是80Mb/s,目前许多服务器提供了Ultra Wide SCSI控制器连接磁盘阵列等高速接入系统。
RAID技术: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由于磁盘存取速度跟不上CPU处理速度的发展,从而成为提高服务I/O能力的一个瓶颈。RAID技术利用磁盘分段、磁盘镜 像、数据冗余技术来提高磁盘存取速度,同时提供磁盘数据备份、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而目前RAID类型又分为:RAID0、RAID1、RAID5、 RAID3等
SIMM内存、DIMM内存、ECC内存:
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内存条上管脚两面导通。它是早期的内存条技术。
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内存条上管脚两面不导通。使管脚(Pin)增加一倍,可支持 128位数据宽度的内存。DIMM内存可扩充能力强,速度稍快,比SIMM内存容量大,今后将逐步取代SIMM。
ECC:Error Check and Correct,错误检查与修正。可以检查并修正一位内存错,是替代EDO内存提高服务器容错能力的较新的内存技术。ECC它可以在系统不停机的前提下, 自动更正最常见的单个位错误,也可检测双字节错误,而通常双字节错误可以导致系统挂起,它比奇偶校验内存的能力更强。
EMP技术:
EMP:Emergency Management Port,是服务器主板上所带的一个用于远程管理服务器的接口。远程控制台可以通过Modem与服务器相连,控制软件安装于控制台上。远程控制台通过EMP Console可以对服务器完成下列工作:
A.打开或关闭服务器的电源。
B.重新设置服务器:甚至包括主板BIOS和CMOS的参数。
C.监测服务器内部情况:如温度、电压、风扇情况等。
以上功能可以使技术支持人员在远地通过Modem和电话线及时解决服务器的许多硬件故障。
ISC技术:
ISC:Intel® Server Controller,是Intel的服务器管理软件。服务器控制程序是用于部门局域网环境中的文件、打印和应用服务器的服务器管理工具,ISC通过桌面 管理接口(DMI)2.0结构管理Windows NT,Netware和Unixware服务器硬件。ISC提供了对硬件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
I2C管理总线技术:
I2C管理总线:Intel-Integrated Circuit bus,是两条串行的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主要在服务器管理中使用,其中包括单个组件状态的通信。例如,管理员可对各个组件进行查询,以 管理系统的配置或掌握组件的功能状态,如电源和系统风扇。
I20接口技术:
I2O:Intelligent Input&output,是用于智能I/O系统的标准接口,它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版本下工作,旨在满足更高的I/O吞吐量需求。I2O 允许服务请求从PCI上的一个设备进入,而无需通过主处理器。I2O主机处理器将识别该服务请求并在本地进行处理。当主处理器正在执行其它任务时,它还允 许服务请求在I20处理器处进行排队。
①降低主处理器的工作负载,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②增强I/O吞吐能力
③提供一个标准的I/O设备接口
④减少外围设备所需的驱动程序数量。
智能输入输出(Intelligent I/O,I2O)技术 ,因目前CPU主频速度提升很快,I/O速度遂成为系统的瓶颈。为了解决该瓶颈,厂商将I/O子系统中加入CPU,负责中断处理、缓冲和数据传输等任务, 从而解放了主处理器,使其腾出时间和空间处理更为重要的任务。
MPS技术:
MPS: MultiProcessins System,即多处理器系统。SMP是构成MPS的一种技术。
负载均衡与高可用性的概念:
负载均衡有两方面的含义: 将大用户量的并发访问分担到多台节点机上并行处理,缩短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接受更多用户的并发访问; 将单个用户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个节点机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机有多个CPU,也做并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 幅度提高,也使系统的可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ASR技术:
ASR:Auto Server Restart,是在服务器停机时可自动重新启动服务器,使系统立即恢复和运行。 

服务器之技术篇:
一、决定服务器优劣的技术
服务器厂商将提高服务器的RAS作为宣传的重点,所谓RAS,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RAS,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calability);另一种解释为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服务性(RAS,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可靠性和可用性是用户在选购服务器时经常遇到的两个词,它们具体描述服务器的哪些性能,两者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1、可靠性
服务器的可靠性是指服务器可提供的持续非故障时间,故障时间越少,服务器的可靠性越高。如果客户应用服务器来实现文件共享和打印功能, 只要求服务器在用户工作时间段内不出现停机故障,并不要求服务器24×7×365无故障运转,PC服务器中的低端产品就完全可以胜任。如康柏公司的 ProSignia 720、Proliant 800/1600;HP公司的E60、NetServer LC3等。
2、可用性
服务器的可用性追求零故障时间,关键的企业应用都追求高可用性服务器,希望系统24×7×365不停机、无故障运行。有些服务器厂商采用服务器全年停机时 间占整个年度时间的百分比来描述服务器的可用性。例如康柏公司提供的资料介绍,可用性为99%的系统,全年停机时间为3.5天,99.9%的系统,全年停 机时间为8.5小时,99.99%的系统全年停机时间为53分钟,99.999%的系统全年停机时间仅为1分钟。这项描述指标中9的位数越多,产品经理就 会越自豪。据悉,目前能达到5个9的产品有康柏公司的天腾系列等。尽管零故障时间的要求很难达到,但厂商一直不断地采用各种技术减少故障时间,这就推进了 容错系统技术的发展。容错一词是指系统能排除某些类型的故障,继续正常工作。
以下介绍几种被厂商普遍用来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的技术。
(1)冗余技术
冗余是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冗余系统配件主要有:
电源:高端服务器产品中普遍采用双电源系统,这两个电源是负载均衡的,即在系统工作时它们都为系统提供电力,当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就承担所有 的负载。有些服务器系统实现了DC的冗余,另一些服务器产品如Micron公司的NetFRAME 9000实现了AC、DC的全冗余。
存储子系统 :存储子系统是整个服务器系统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实现该子系统的冗余。磁盘镜像:将相同的数据分别写入两个磁盘中;磁盘双联:为镜 像磁盘增加了一个I/O控制器,就形成了磁盘双联,使总线争用情况得到改善;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顾名思义,它由几个磁盘组成,通过一个控制器协调运动机制使单个数据流依次写入这几个磁盘中。RAID3系统由5个磁盘构成,其中4 个磁盘存储数据,1个磁盘存储校验信息。如果一个磁盘发生故障,可以在线更换故障盘,并通过另3个磁盘和校验盘重新创建新盘上的数据。RAID5将校验信 息分布在5个磁盘上,这样可更换任一磁盘,其余与RAID3相同。
I/O卡 :对服务器来说,主要指网卡和硬盘控制卡的冗余。网卡冗余是在服务器中插上双网卡。冗余网卡技术原为大型机及中型机上的技术,现在也逐渐被PC服务器所拥 有。PC服务器如Micron公司的NetFRAME9200最多实现4个网卡的冗余,这4个网卡各承担25%的网络流量。康柏公司的所有 ProSignia/Proliant服务器都具有容错冗余双网卡。
PCI总线 :代表Micron公司最高技术水平的产品NetFRAME 9200采用三重对等PCI技术,优化PCI总线的带宽,提升硬盘、网卡等高速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
CPU:系统中主处理器并不会经常出现故障,但对称多处理器(SMP)能让多个CPU分担工作以提供某种程度的容错。
(2)故障的在线修复技术
故障的在线修复技术包括故障部件可带电插拔和部件的在线配置技术。可带电插拔的部件如硬盘、内存、外设插卡、电源、风扇的热插拔,目前PC服务器中值得骄 傲的技术是PCI的热插拔。康柏公司的PC服务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不需任何工具,方便了在线修复,模块化设计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3)集群系统(Cluster System)
服务器集群指通过特殊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将两台或多台服务器组成服务器集合,它的目的是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有两种服务器集群方法:
一种是将备份服务器连接在主服务器上,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份服务器才投入运行,把主服务器上所有任务接管过来。
另一种方法是将多台服务器连接,这些服务器一起分担同样的应用和数据库计算任务,改善关键大型应用的响应时间。同时,每台服务器还承担一些容错任务,一旦 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将这台服务器与系统隔离,并通过各服务器的负载转嫁机制完成新的负载分配。
PC服务器中较为常见的是两台服务器的集群,UNIX系统可支持8台服务器的集群系统,康柏的专用系统OpenVMS可支持多达96台服务器的集群系统。
3?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包括服务器的扩展槽数量、内存和硬盘的容量等指标。
4?其他技术
(1) 智能输入输出(Intelligent I/O,I2O)技术,
(2) 对称多处理系统(SMP),
(3)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接口,
(4) 光纤通道技术 ( Fiber Channel ) :
多年以来,SCSI是最常见的连接外部存储设备的接口技术,但是SCSI连接设备有物理距离和设备数目的限制,因此,各厂商自1999年起均看好并力推光 纤通道技术,康柏公司在这场推广活动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光纤通道的传输速率为100Mb/s,系统组件之间的距离可长达500米,支持 Microsoft Cluster Server,可以集群更多的服务器设备。
(5) 纠错码(ECC)和服务器自动重启动(ASR)等技术。 
二、衡量服务器性能的基准测试
衡量服务器的优劣可采用工业标准基准测试,如TmpCW、SPEC、Linpack、SPECweb等,或是采用领先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等商业应用测试,如PeopleSoft、SAP R/3等,或是使用领先的数据库工具测试,如Oracle等。
1?SPECweb96测试
SPEC96是由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提供的、专供检测服务器Web特性的测试软件,SPEC是由著名计算机厂商、系统集成商、大学、研究所、出版商等组成的非赢利性组织。目前, SPEC得到了包括IBM、HP、Intel、Compaq等主要服务器厂商的认可。
SPEC通过一台或多台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HTTP Get请求,这种请求完全模拟Internet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请求调用服务器硬盘上HTML语言编写的各种网页文件,这些文件从几k到几M不等,在 相同的时间里,服务器回答的请求越多,就表明服务器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越强,它的内存与CPU、PCI通道之间的传输带宽越宽,服务器的硬盘子系统和网络子 系统传输速度越快,服务器的Web性能就越好。
由于SPEC是一个非赢利的标准化组织,通过SPEC得到的测试值是一种严格标准化的测试结果,因此只要按照SPEC提供的测试原则和测试流程对系统进行操作,其最终结果将能够得到业界主要服务器厂商和用户的认可。
2?TPCC基准测试
TPCC值被广泛用于衡量C/S环境下,由服务器和客户端构筑的整体系统的性能,它由事物处理性能委员会(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rp)制定,TPC为非赢利性国际组织。
TPCC值可以反映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TPCC测试系统每分钟处理的任务数,单位为tpm,(transactions per minute)。系统的总体价格(单位为美元)除以TPCC值,就可以衡量出系统的性价比(单位为$/tpm),系统的性价比值越小,系统的性价比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TPCC值描述的是C/S整体系统的性能,它与系统的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性能都有关系,也就是说,同样的服务器配置不同的客户端将会影响TPCC值,任何厂商和测试者都可以根据TPC提供的测试规范构造出自己最优的系统,当然测试的结果要经过TPC审核。
3 其他基准测试还有Linpack,它测试CPU密集浮点运算性能。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TPCC值测试的是整车的性能,Linpack就是测试发动机的性能。

阅读(3496) | 评论(3) | 转发(0) |
0

上一篇:对CPU认识

下一篇:全方位了解服务器 CPU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