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473868
  • 博文数量: 867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8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7-27 14:4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67)

文章存档

2007年(6)

2006年(861)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6-08-18 22:59:02

上个世纪未,Linux挟自由和开放的雄风狠狠火了一把,如今,经过几年光景的历练,Linux并没有像许多曾经红火一时的新玩意儿那样成为昙花一现的泡沫,而是变得更为务实和奋进,更值得我们用激赏的眼光去关注,用更大的热忱去拥抱。

Linux的诞生

说起Linux的诞生,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最初,年轻的芬兰大学生Linux Torvalds只是想编写一个免费的终端系统,用来查看电子邮件和下载上上传文件什么的。而Linux的得名,也即源于“Linus’s Minix (Linus的迷你Unix)”当他于1991年在comp.os.minix这个新闻群组POST出那份后来被视为Linux的诞生宣言时,一定没有人想到这个操作系统会在全世界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Linux在发行之初,即选用开放自由的GPL版权协议,一方面,吸引了无数电脑高手投入开发、改善Linux的核心程序,使得Linux的功能日渐强大;另一方面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Linux源程序,使得我们能够从网上免费下载或者只花很少的费用就可取得Linux的系统和软件。

Linux的特点

Linux是一套类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其服务器应用相当专业,很多服务器软件都集成在了各个发行版本中。系统安装完成后,只需经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使用包括Web、FTP、E-Mail、NNTP、Telnet、Samba等服务。近几年,Linux在桌面应用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以Red Hat 9.0为例,系统已经支持包括简繁体中文,英文在内的数十种语言文字,并且包含有丰富的字处理,图形、多媒体、网络等方面的桌面应用软件。

Linux开放自由的版权令众多电脑玩家为之雀跃、它提供的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环境,以及对硬件配置的低廉要求,使人个架构工作站已不是梦想。时至今日,Dell、Compaq、SGI和HP等公司更争相宣布在其高端服务器上开始支持Linux,成为Mirocoft大力宣传的Window9X系列以及Window NT系列操作系统强有力的竟争对手。

Linux在中国的发展

现在,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Linux作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平台,为Linux提供软硬件支持的生产人员也越来越多,这当中即有热爱Linux的程序员和他们的忠实拥护,也包括有金山、用友等消费类的行业软件厂商。此外还有很多行业如能源、保险、电子政务等也在开始使用Linux操作系统。中国信息产业部官员日前更是表示,Linux对于我们在软件研发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一个良机,中国政府计划注资基于Linux的计算机系统,中国将发展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国内软件行业。

Linux你用 你可以

面对在性能和稳定性上不会逊于任何操作系统的Linux,我们做出选择时,已经没有太多的障碍。对于我从总体上这些已经习惯了在Windows下驰骋的用户来说,对Linux或或许有些望而生畏,轻易不敢登入Linux的殿堂。但Linux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的终端界面及使用和Unix 具有相当的兼容性,和微软的DOS亦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它的桌面,已经可以和微软的视察相提并论,Linux系统中风格各异的多种应用软件,也足以让Windows汗颜,Linux的学习和使用,决不会比你当初学DOS和Windows更困难,这一点,从Linux用户的增长率上就可以看出来。

诚然,对于普通用户,目前要求我们马上从微软阵营彻底“投”到Linux的怀抱中,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正如要我们对于这么一个在业界影响巨大的另类操作系统视而不见一样,有些儿匪夷所思。依笔者的愚见,我们大可以像对待一个新颖有趣的软件、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游戏、一个可能会令你得心应手的工具那样,来迎接这个迄今为止对我们依旧神秘的操作系统。Linux你用,你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1楼 旧帖 06-07-17 23:11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必学的重要命令

tar

1. 作用

tar命令是Unix/Linux系统中备份文件的可靠方法,几乎可以工作于任何环境中,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 格式

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目录

3.主要参数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做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

辅助选项:

-b 该选项是为磁带机设定的,其后跟一数字,用来说明区块的大小,系统预设值为20(20×512 bytes)。

-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这个选项通常是必选的。

-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

-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

-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不报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3. 应用说明

tar是Tape Archive(磁带归档)的缩写,最初设计用于将文件打包到磁带上。如果下载过Linux的源代码,或许已经碰到过tar文件。tar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命令,它本质上是连续地、首尾相连地堆放文件。使用tar可以打包整个目录树,这使得它特别适合用于备份。归档文件可以全部还原,或者从中展开单独的文件和目录。备份可以保存到基于文件的设备或磁带设备上。文件可以在还原时重定向,以便将它们重新放到一个与最初保存它们的目录(或系统)不同的目录(或系统)。tar与文件系统无关,可以使用在ext2、ext3、JFS、Reiser和其它文件系统上。它支持各种备份介质,包括软盘、光盘写入器、可重写的光盘、JazZip、磁带、高端磁带等。Linux中以.tar结尾的文件都是用tar创建的。它的使用超出了单纯的备份,可用来把许多不同文件放到一起组成一个易于分开的文件。如果使用Linux源代码安装程序,一定使用过tar文件。这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命令,它本质上是连续地、首尾相连地堆放文件。tar官方网址是 org/software/tar/tar.html。

请注意,不要忘了Linux是区分大小写的。例如,tar命令应该总是以小写的形式执行。命令行开关可以是大写、小写或大小写的混合。例如,-t和-T执行不同的功能。文件或目录名称可以混合使用大小写,而且就像命令和命令行开关一样是区分大小写的。

4.应用实例

tar是一个命令行的工具,没有图形界面。使用Konsole打开一个终端窗口,接下来是一个简单的备份命令(在/temp目录中创建一个back.tar的文件,/usr目录中所有内容都包含在其中。):

$tar cvf - /usr > /temp/back.tar

另外,tar命令支持前面第三讲中讲过的crontab命令,可以用crontab工具设置成基于时间的有规律地运行。例如,每晚6点把/usr目录备份到hda?第一个IDE接口的主驱动器 (总是位于第一个硬盘)中,只要将下面语句添加到root的crontab中即可:

$00 06 * * * tar cvf /dev/hda1/usrfiles.tar - /usr

一般情况下,以下这些目录是需要备份的:

◆ /etc 包含所有核心配置文件,其中包括网络配置、系统名称、防火墙规则、用户、组,以及其它全局系统项。

◆ /var 包含系统守护进程(服务)所使用的信息,包括DNS配置、DHCP租期、邮件缓冲文件、HTTP服务器文件、dB2实例配置等。

◆ /home 包含所有默认用户的主目录,包括个人设置、已下载的文件和用户不希望失去的其它信息。

◆ /root 根(root)用户的主目录。

◆ /opt 是安装许多非系统文件的地方。IBM软件就安装在这里。OpenOffice、JDK和其它软件在默认情况下也安装在这里。

有些目录是可以不备份的:

◆ /proc 应该永远不要备份这个目录。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文件系统,而是运行内核和环境的虚拟化视图,包括诸如/proc/kcore这样的文件,这个文件是整个运行内存的虚拟视图。备份这些文件只是在浪费资源。

◆ /dev 包含硬件设备的文件表示。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空白的系统,就可以备份/dev。然而,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已安装的Linux 系统,那么备份/dev是没有必要的。

unzip

1. 作用

unzip命令位于/usr/bin目录中,它们和MS DOS下的pkzip、pkunzip及MS Windows中的Winzip软件功能一样,将文件压缩成.zip文件,以节省硬盘空间,当需要的时候再将压缩文件用unzip命令解开。该命令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 格式

unzip [-cflptuvz][-agCjLMnoqsVX][-P <密码>][.zip文件][文件][-d <目录>][-x <文件>]

3. 主要参数

-c: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并对字符做适当的转换。

-f:更新现有的文件。

-l: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p:与-c参数类似,会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但不会执行任何的转换。

-t: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

-u:与-f参数类似,但是除了更新现有的文件外,也会将压缩文件中的其它文件解压缩到目录中。

-v:执行是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z:仅显示压缩文件的备注文字。

-a:对文本文件进行必要的字符转换。

b:不要对文本文件进行字符转换。

-C:压缩文件中的文件名称区分大小写。

-j:不处理压缩文件中原有的目录路径。

-L:将压缩文件中的全部文件名改为小写。

-M:将输出结果送到more程序处理。

-n:解压缩时不要覆盖原有的文件。

-o:不必先询问用户,unzip执行后覆盖原有文件。

-P <密码>:使用zip的密码选项。

-q: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s:将文件名中的空白字符转换为底线字符。

-V:保留VMS的文件版本信息。

-X:解压缩时同时回存文件原来的UID/GID。

[.zip文件]:指定.zip压缩文件。

[文件]:指定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d <目录>:指定文件解压缩后所要存储的目录。

-x <文件>:指定不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Z unzip:-Z等于执行zipinfo指令。在Linux中,还提供了一个叫zipinfo的工具,能够察看zip压缩文件的详细信息。unzip最新版本是5.50。

gunzip

1.作用

gunzip命令作用是解压文件,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gunzip [-acfhlLnNqrtvV][-s <压缩字尾字符串>][文件...]

或者gunzip [-acfhlLnNqrtvV][-s <压缩字尾字符串>][目录]

3.主要参数

-a或--ascii:使用ASCII文字模式。

-c或--stdout或--to-stdout:把解压后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

-f或-force:强行解开压缩文件,不理会文件名称或硬连接是否存在,以及该文件是否为符号连接。

-h或--help:在线帮助。

-l或--list:列出压缩文件的相关信息。

-L或--license:显示版本与版权信息。

-n或--no-name:解压缩时,若压缩文件内含有原来的文件名称及时间戳记,则将其忽略不予处理。

-N或--name:解压缩时,若压缩文件内含有原来的文件名称及时间戳记,则将其回存到解开的文件上。

-q或--quiet:不显示警告信息。

-r或--recursive: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S <压缩字尾字符串>或--suffix <压缩字尾字符串>:更改压缩字尾字符串。

-t或--test:测试压缩文件是否正确无误。

-v或--verbose: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V或--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4.说明

gunzip是个使用广泛的解压缩程序,它用于解开被gzip压缩过的文件,这些压缩文件预设最后的扩展名为“.gz”。事实上,gunzip就是gzip的硬连接,因此不论是压缩或解压缩,都可通过gzip指令单独完成。gunzip最新版本是1.3.3 。

unarj

1.作用

unarj解压缩格式为.arj格式的文件,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unarj [eltx][.arj压缩文件]

3.主要参数

e:解压缩.arj文件。

l: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t: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

x:解压缩时保留原有的路径。

4.说明

带有.arj扩展名的文件是由用于MS DOS和Windows的ARJ实用程序创建的。因为ARJ是一种不能免费获得源代码的共享件程序,所以在Linux平台上几乎不存在与其功能匹配的工具,要解压缩.arj文件,就要使用unarj实用程序。unarj比ARJ慢,能力也不如ARJ,但至少能够顺利地抽取大多数.arj文件。unarj只能将文件抽取到当前的工作目录、列出档案内容,或者测试档案。从ARJ Software的站点或携带所需Linux发行版的FTP服务器上可以下载unarj源码。另外,unarj通常是基本Linux发行版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在主要发行版本的CD-ROM上找到它。如果需要可到所有Linux发行版链接的列表下载,ARJ软件网址为,ARJ的下载页...j选项不是以减号(-)开头的。

mtools

1.作用

mtools实际上是一个命令集合,是DOS文件系统的工具程序,它可以模拟许多DOS命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Linux系统提供了一组称为mtools的可移植工具,可以让用户轻松地从标准的DOS软盘上读、写文件和目录。它们对DOS和Linux环境之间交换文件非常有用。mtools的使用非常简单,如果想把软盘里所有的文件都拷贝到硬盘上,那么就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mcopy a:*.*

也就是说,只需要在相应的DOS命令之前加上一个字母“m”,就可以完成对应的功能了。一般Linux发行版本中都有这个软件,可以使用下面命令检查一下。

rpm -qa|grep mtools

如果没有安装,也没有关系,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个最新版本来安装。目前可供下载的最新mtools版本是3.9.9,下载链接为mtools-3.9.9...蟀沧耙幌录纯伞?

2.包括的命令

mcd 目录名:改变MS DOS下的目录。

mcopy 源文件 目标文件:在MS DOS和Unix之间复制文件。

mdel 文件名:删除MS DOS下的文件。

mdir 目录名:显示MS DOS下的目录。

mformat 驱动器号:在低级格式化的软盘上创建MS DOS文件系统。

rnlabel 驱动器号:产生MS DOS下的卷标

mmd 目录名:建立MS DOS下的目录。

mrd 目录名:删除MS DOS下的目录。

mren 源文件 目标文件:重新命名已存在的MS DOS文件。

mtype 文件名:显示MS DOS文件的内容。

请注意,这些命令和对应的MS DOS命令非常相似。在mtools命令中,“/”和“\”是可以混用的。因为文件列表的是DOS系统下的文档,对大小写并不敏感,所以“CDE”和“cde”在这里是一样的。

3.应用实例

(1)如果把软盘进行快速格式化,可以使用命令mformat:

mformat A:

mtools当初发展的目的是用来处理DOS文件系统的,所以只能用在FAT文件格式的分区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mount命令来挂载了FAT16/32分区,那么就不能使用mtools的指令来处理这些分区上的文件。这是因为一旦FAT16/32分区挂到了Linux文件目录下,Linux就会将其视为文件系统本身的一部分,这时如果要对其操作就必须使用Linux本身所附带的指令集。

(2)将DOS盘上的文件htca.c复制到当前目录下,并用ls命令进行验证。

$ mcopy a:\htca.c

$ ls -l htca.c

-rw-r- -r- - 1 xxq xxq 27136 Jan 1 01:80 htca.c

man

1.作用

man命令用来提供在线帮助,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在Linux系统中存储着一部联机使用的手册,以供用户在终端上查找。使用man命令可以调阅其中的帮助信息,非常方便和实用。

2.格式

man 命令名称

man [-acdfhkKtwW] [-m system] [-p string] [-C config_file] [-M path] [-P pager] [-S section_list] [section] name ...

1. 参数

-C config_file:指定设定文件man.conf,缺省值是/etc/man.conf。

-M path:指定了联机手册的搜寻路径, 如果没有指定则使用环境变数MANPATH的设定;如果没有使用MANPATH, 则会使用/usr/lib/man.conf内的设定;如果MANPATH是空字串,则表示使用缺省值。

-P pager:指定使用何种pager.man会优先使用此选项设定,然后是依环境变数MANPAGER设定,然后是环境变数PAGER;man缺省使用/usr/bin/less -is。

-S section_list man:所搜寻的章节列表(以冒号分隔),此选项会覆盖环境变数MANSECT的设定。

-a man:缺省情况是在显示第一个找到的手册之后,就会停止搜寻,使用此选项会强迫man继续显示所有符合name的联机手册。

-c:即使有最新的cat page,也继续对联机手册重新作排版,本选项在屏幕的行列数改变时或已排版的联机手册损坏时特别有意义。

-d:不要真的显示联机手册,只显示除错讯息。

-D:同时显示联机手册与除错讯息。

-h:显示求助讯息然后结束程式 。

-K:对所有的联机手册搜寻所指定的字串。请注意,本功能回应速度可能很慢,如果指定section(区域)会对速度有帮助。

-m system:依所指定的system名称而指定另一组的联机手册。

man:是manual(手册)的缩写。在输入命令有困难时,可以立刻得到这个文档。例如, 如果使用ps命令时遇到困难,可以输入man ps得到帮助信息,此时会显示出ps的手册页(man page)。

由于手册页man page是用less程序来看的(可以方便地使屏幕上翻和下翻), 所以在man page里可以使用less的所有选项。

less中比较重要的功能键有:

[q] 退出;

[Enter] 一行行地下翻;

[Space] 一页页地下翻;

上翻一页;

[/] 后跟一个字符串和[Enter]来查找字符串;

[n] 发现上一次查找的下一个匹配。

unencode

1.作用

unencode命令可以把一个二进制文件表编码为一个文本文件,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uuencode [-hv] [源文件] 目标文件

3.主要参数

-h:列出指令使用格式(help) 。

-v:列出版本信息。

4.应用说明

uuencode指令可以将二进制文件转化成可使用电子邮件发送的ASCII编码形式。uuencode编码后的资料都以 begin开始,以end作为结束,且通常其中的每一行的开始均为“M”,中间部分是编码过的文件,编码后的文件比源文件要大一些。

uudecode

1.作用

uudecode命令用来将uuencode编码后的档案还原,uudecode只会将begin与end标记之间的编码资料还原,程序会跳过标记以外的资料。它的使用权限为所有用户。

2.格式

uuencode [-hv] [file1 ...]

3.主要参数

-h:列出指令使用格式(help)。

-v:列出版本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2楼 旧帖 06-07-17 23:11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不完全攻略

1.1 条件

1.1.1 思想准备

安装目的。

这不是玩具,尽管它具备一些玩具的功能,但是不要对这方面报多少希望,不要问某某游戏是否能在Linux下运行。

心理承受。

安装可能会由于可知或未知的原因失败。实际上,安装Window$也不会100%成功,不是吗?

你的某些硬件无法被驱动,因为厂家可能没有提供Linux下的驱动程序。

你可能无法上网,由于你所在区域的ISP不支持,或者网络设备无法驱动。

1.1.2 硬件要求

一台配件不是太特殊的PC,不要最新配件,也别老得掉渣,这样的PC一般都能安装。

SCSI硬盘和SATA硬盘上的安装没有实践过,暂不讨论。

需要至少3G的硬盘剩余空间,因为红旗Linux桌面4.0不提供自定义安装。

CPU最好在500MHz以上,RAM最好在250MB以上,因为作为桌面系统图形界面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鼠标、键盘和一个不是太次的显示器,毕竟不是做机房的服务器。

鼠标、键盘最好不是USB的,不过现在的安装程序似乎不太在意这些了。

如果你有可引导系统启动的软驱,也请准备两到三张好的软盘,金田的不错,只是别用水货。

网络设备可以是内置电话调制解调器,推荐用网卡或外置串口电话调制解调器。不推荐内置或USB接口的ADSL调制解调器。

1.1.3 其他环境要求

已经实践过的安装环境:

裸机,光驱可用;

C盘装有DOS/Window$非NT系统,光驱可用;

C盘非ntfs格式,装有NT系统,而且软驱可用,光驱可用;

C盘为ntfs格式,装有NT系统,并且NT引导头同时负责了另外一个系统的引导,而且软驱可用,光驱可用。

1.2 版本选择

红旗Linux桌面4.0Bate

不要笑,相比垃圾般的2.4和要序列号(尽管能绕过去)的3.x,4.0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也没选4.1EA,因为没有多少吸引人的新特性。硬件兼容性和很棒的中文支持,对于初学者,这是最佳选择。

我对比使用过一段时间,细节已经忘了,但是总体来说Bate版比正式版用着方便。

较好的软件支持性,也是一般水平用户不错的选择,至少编辑这篇文章的系统能同时运行ADSL拨号软件、QQ客户端、Web浏览器、mp3播放器、虚拟机、Window$模拟器、J2SDK、JSP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同时运行有点慢,但还不至于无法忍受。

1.3 安装前的准备(建议先把这部分内容看完再动手)

1.3.1 获取安装介质

红旗Linux桌面4.0,似乎不象以前的版本那样拿到大街上软件店卖,连盗版地摊上都见不着,不过可以从网上下到。估计Bate版是找不到了,正式版也可以,区别不大。

你可以把下载后的iso文件刻到光盘上,注意原样刻录,不要改动。

1.3.2 为Linux创建文件系统

1.3.2.1 必要性

Linux 是一个与Window$/DOS几乎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必然要有自己的文件系统。硬盘上的文件系统一般就是分区。在一定情况下Linux可以与 Windows共分区,但是步骤麻烦而且影响性能。Linux下没有和"盘符"等价的概念,所以关于硬盘分区,有必要在此花费一些口舌。

硬盘受早期设计者眼光的限制,只能有4个“分区”。后来,人们需要更多的分区,不得不把刚才所说的“分区”作为超级目录,在里面划分更多的分区。原来的“分区”有了新的名称:主分区。作为“目录”的分区通常不再被叫做主分区,而叫扩展分区,它本身不存放一般数据。里面存放数据的子分区叫逻辑分区。在比第一个分区更靠前的那个磁道上,有一部分容量被保留为操作系统引导专用,叫“Main Boot Record”,中文叫“主引导区”。

一般情况下主板第一IDE口主盘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编号从“hda1”到“hda4”,逻辑分区从“hda5”开始,从盘把“hda*”变成“hdb*”;第二一IDE口主盘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编号从“hdc1”到“hdc4”,逻辑分区从“hdc5”开始,从盘“hdd*”。如果你的硬盘上已经安装了 DOS/Window$,请按这个规则对着看看DOS/Window$的分区分别对应什么编号。

SCSI硬盘和SATA硬盘的编号另有规定。

删除或缩小一些分区,腾出约3G的空间,准备迎接小企鹅吧。这个空间最好是连续的,并且其开始位置在40G以前。不要太大,你目前还不需要。3G足够了。

1.3.2.1 建议的分区方案

为了便于维护,建议依次给Linux分配500MB、>2GB两个ext3格式的数据分区和一个swap格式的交换分区。交换分区将被系统用作虚拟内存,作为桌面系,其大小一般为256MB。当然,如果你内存已经达到25xMB,作为桌面系统,也不必用这么多空间做交换分区,可以只划分128MB。据说非32MB整倍数大小的交换分区容易导致空间浪费,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以上3个分区中的任何一个、两个或全部,可以是主分区,也可以是逻辑分区,这个随你。如果没有顺手的分区工具,也可以把空间留出来,等到安装的时候再划分。

1.3.3 熟悉一下虚拟机

如果你手头已经有红旗Linux桌面4.0安装光盘并能直接引导这台PC,你可以跳过本节,否则最好还是看完。

如果你手里没有安装光盘,你可以参照网上的资料试图硬盘安装,但是比较麻烦,我没有试验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推荐使用虚拟机软件VMware。

如果你的PC上有能正常运行的M$-WinNT类系统,你需要弄到一个叫VMware-Workstation的虚拟机软件。注意,要Window$版的。

如果你的PC上已经有能正常运行的Linux-2.4.x系统(2.4.x指内核版本号),X-Window版本高于3.6,你需要VMware-Workstation的Linux版。

安装VMware,推荐用4.x的。想办法弄一个序列号。如果你不打算让红旗Linux桌面4.0终生运行在虚拟机里,那么这个序列号只要能管一天就行。

运行VMware,在其窗口顶部“Help”那栏找到输入序列号的地方,输入序列号。不管正误都会出提示的,错了就再找一个序列号,直到正确为止。

虚拟机软件,就是创建和运行虚拟机用的(废话)。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

第一步:“File”->“New Virtual Machine”->“Custom”->“Next”->操作系统那栏选Linux->“Next”。

第二步:设置虚拟机名以及配置文件,按你的喜好设置->“Next”。

第三步: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大小,推荐设置为当前系统的1/3->“Next”。

第四步:网络连接,使用默认设置->“Next”。

第五步:磁盘设定,如果你不是想让红旗Linux桌面4.0终生运行在虚拟机里,请选“Use a physical disk”,让虚拟机与当前系统共用同一硬盘,而不是虚拟出一个硬盘。有一定风险,但是只要不胡乱操作,风险不大->“Next”。

第六步:指定要使用的硬盘->“Next”->设置配置文件的位置->“Finish”。既然已经打算走这步,请忽略那个风险提示。

如果你在第五步选了“Create a new virtualdisk”,需要设置虚拟磁盘大小;如果你选了“Use an existing virtual disk”,需要指定那个虚拟磁盘配置文件。

恩,没出岔子的话,新的虚拟机创建出来了,有自己的CPU、RAM(都是用软件模拟的)和屏幕(桌面上的窗口),鼠标、键盘都是和当前系统共用的。

光驱软驱默认情况下也是和当前系统共用的,所以如果你想用iso文件引导虚拟机,请“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在左侧列表中选“DVD/CD-ROM”那项,再在右侧选“Use ISO image:”,指定安装红旗Linux桌面4.0的iso文件。

虚拟机默认不是从光盘引导的,要在它的BIOS里改,得先“Start this virtual machine”。如果出现“Do not forget to ...”的提示框,直接点“OK”。待VMware窗口中一大块变黑的时候,赶快用鼠标点那块黑,那块黑是虚拟机的屏幕。现在你的鼠标和键盘就转为控制虚拟机了。注意虚拟机屏幕下方的进度条,在它走完之前,你有几秒钟的时间按“F2”键进其BIOS。

VMware的虚拟机用的 PhoenixBios和平常用的AwardBios操作不一样。请用键盘的左右箭头键选中“Boot”标签,用上下箭头键选中“CD-ROM”。同时用 “Shift”键和“+”键,把“CD-ROM”拎到顶上。用键盘的左右箭头键选中“Exit”标签,用上下箭头键选中“Exit Saving Changes”,回车->“YES”,等待虚拟机重新启动。同时按“Ctrl”和“Alt”键,鼠标和键盘就从虚拟机中解脱出来了。看到进度条的时候按VMware窗口左上方的红方块,停掉虚拟机。

到此为止,这个虚拟机已经设置妥当了。

1.4 安装

1.4.1 开始安装

其他发行版的Linux安装时可以参考本文档,差别不会太大。

现在,把红旗Linux桌面4.0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你的计算机目前不是从光盘引导,请进BIOS修改。

如果你没有安装光盘,或者计算机无法从光驱引导,请把你下载的iso文件放进虚拟机的光驱并启动虚拟机;用如果出现“Do not forget to ...”的提示框,直接点“OK”;当虚拟机屏幕出现时,鼠标和键盘去控制虚拟机。

看屏幕上字符滚动,等待。

看屏幕变成灰色并出现一个随鼠标移动的小黑叉,再等待。

然后看到蓝色的图形化安装界面。

看看那个用户协议。是不是比Micro$oft的看着舒服点?这个协议仍然不自由,但是目前已经够了,不管你是不是真同意它,请“同意”->“下一步”。

3G的空间够用,为了尽量避免以后出麻烦,如果你安装的是Bate版,请选“开发系统”,如果是正式版,请选“完全安装”。再点“下一步”。

这个画面,选~什么?你选“Fdisk”?!OK,高人,有胆识,佩服,居然沉住气看到了这里,好了,您老去忙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您的时间了:-P

如果你前面只是把空间留出来而没有划分分区,现在就在留出的空间上划分吧。然后选中那个500MB的分区,“编辑”,把它的挂载点设置为“/”,格式化成 “ext3”;再编辑那个>2GB的分区,挂载点设置为“/usr”,也格式化成“ext3”;最后编辑交换分区,格式化为“swap”。注意:两个Linux可以使用同一个交换分区,但不是同时!如果你在Linux下使用VMware安装另一个Linux,并打算让两个Linux使用同一个交换分区,请先以“root”身份执行“/sbin/swap off /dev/你的交换分区编号”,关掉交换分区。“下一步”。

安装启动引导器。红旗Linux桌面版4.0默认用GRUB。这东东我不熟悉,系统安装好没多久就被我替换成LILO了。这两者都能胜任多系统引导任务。如果你当前的安装环境是裸机,者hda1分区不是ntfs格式,请把这东东安置在“MBR”,即“主引导区”。如果你确信有别的办法引导正在安装的Linux系统,这个启动引导器也可以安置在那个500MB分区里。

请在上方的框里输一次口令。这是你作为系统管理员登录用的。在下面的框里再输一次,输完看提示。两次输入一致的话,“下一步”。但请记住这个口令。

如果还有设置不当,或者突然对原本要新安装Linux的空间上的数据心存怜悯,这是修改或退出安装的最后机会。到目前为止,Linux安装程序还没有对你的硬盘动任何手脚,现在退出,你还有90%以上的机会用工具软件恢复那些空间上的数据。点“下一步”后,如果在那些分区上还有有用的数据没转移,请节哀。

1.4.2 一些概念

首先是分区编号不同了,接着冒出来一个什么挂载点,头大吗?分区编号前面说了,现在来解决“挂载点”。

Linux的目录树只有一个根“/”,包括它在内,所有的目录,空的、非空的都可以充当挂载点,只是非空目录充当挂载点时,其原有内容将被屏蔽。

每个文件系统里通常都有目录树,所以可以把文件系统想成一些倒挂的树杈,在最顶上只有一个枝,往下走根有了分杈,越往下杈越多,这些杈就是文件系统里的目录和文件,这点和DOS/Window$是相同的。一般文件不可做挂载点,忽略掉。

Linux 系统的根目录也是在一个文件系统里的,这个文件系统通常称为根文件系统。可以想:代表根文件系统的树杈倒挂在屋顶上。独立的树杈之间毫无联系,但是随时可以把一个树杈倒挂于挂在屋顶的树杈末梢或分枝的地方,形成一个更大的树杈,而这个大树杈又能在任何末梢或分枝的位置挂上一个新的树杈,组成更大的目录树。除了挂在屋顶的树杈外,其他已经挂上的树杈也可以卸下还原。

恩,关上显示器,然后去吃饭吧,或者小睡一刻。如果你是用的虚拟机安装,而且你的机器够强劲,你也不在乎拖慢安装速度,那么上上网、聊聊天、听听歌、玩玩小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1.4.3 完成

如果还没看到制作启动引导盘的画面,而且你的计算机没死机,请继续等待。然后把你准备好的软盘拿来,插进软驱。照中文提示操作。再然后,在计算机重新启动的那一刻把光盘取出。

如果你用的是虚拟机安装,请在看到BIOS进度条时停掉虚拟机。如果你打算在虚拟机里运行Linux,请把虚拟机设置为硬盘引导。如果你只是借助虚拟机完成安装,那么它的使命基本上结束了,卸不卸随你。

1.4 初步设置

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你打算让新系统在虚拟机里跑,冲亲启动虚拟机。

如果你已经把启动引导器安装在“MBR”,应该能看到操作系统选择画面了。如果起引导器安装在Linux的根分区,想必你已经对别的启动引导器比较熟悉了,你要做的只是让别的启动引导器能引导到那个分区。你也可以用刚才制作的软盘引导系统。

1.4.1 显示设置

桌面系统只有字符界面是不可接受的。

第一次启动红旗Linux桌面4.0时会自动进入运行级别4,即红旗的“安全模式”。不是太倒霉的话,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调节显示设置的窗口。如果你在 Window$下调节过显示设置,这对你没什么难度。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按“确定”按钮,新的设置请先“测试”。如果设置不妥当,一定不要“确定”。这个版本的红旗Linux没有提供命令行下进行显示设置的工具,一旦砸锅补救过程将非常麻烦。

你的鼠标能用么?不能的话,请用键盘操作,鼠标问题到下一节才能解决。“Tab”键能够切换焦点(或者叫操作位置)。把焦点移动到你需要的地方。如果移动到按钮上,用空格键可“按”这个按钮;下拉菜单上,空格键能把菜单拉出来,用上下箭头键选择,再用空格键确认;左右方向的滑动条,用左右箭头键调整。

显示设置完成后会自动转到运行级别5,即从登录到注销都带图形界面的状态。登录系统时帐号/用户名用“root”,口令/密码用你在安装时设置的那个。如果鼠标不能用,按刚才的办法把焦点切换到输入框,输入,再切换到对应的按钮。“root”是系统管理员帐号,拥有系统最高权限,能管理系统,更擅长毁坏系统,务必小心使用。

1.4.2 命令行和鼠标

试试“Alt”键加“F2”键。在桌面上出现的小窗口里输入“rxvt”->运行。别输引号。还要注意,Linux系统严格区分大小写。

对,出来一个命令行,你可以用命令“exit”退出,也可以用窗口的叉叉关掉。用Linux就离不开命令行。你也可以从“开始”菜单->“应用程序”里找到它,它在那里叫“终端”。

别发抖,命令行不可怕,多用几次,它能把许多事情变得简单。你会发现Window$原装的命令行是多么的弱智。

如果你的鼠标不能用或不好用,请先检查你的鼠标是什么接口,插好没有。再次开“终端”,执行命令“setup”,用上下箭头键选“Mouse configuration”,按照你的实际情况配置鼠标。“Tab”键仍然是切换焦点,空格键仍然是确认。如果你的鼠标只有两个键,请把这个选上:“[ ] 模拟三键吗?”

1.4.3 添加用户

如前所述,“root”是个危险的帐号,即使它落入你上铺的兄弟手里都是不应该的。不但登录输入口令的时候要小心,口令也不应该容易破解。如果你认为安装时设定的口令不安全或者让你不舒服,改吧。试试,就用“终端”。

设置口令的命令为“passwd”,不带任何参数的话,就是修改当前你现在所用帐号的口令。

先输入旧口令,回车。忘了?“大侠请重新来过”。

旧口令正确输入后,输入新口令,再回车。如果有什么问题,会提示的。

再次输入新口令作为确认,还回车,如果两次新口令相符,就OK了。

注意,出于安全考虑,在“passwd”命令中,你的输入都不会显示出来,输对输错,只有你和Linux知道。

除了做必要的系统管理外,即使是你,也不应当总是使用这个帐号。请重新创建一个或一些帐号,包括你平时用的。

还用“终端”。命令为“useradd 你要加的帐号”。一个帐号就添加完毕了。命令“passwd 帐号”是修改这个帐号的口令,执行时时输两次新口令。OK,这个帐号能用了。请注销,试试用新帐号登录。

用新帐号登录后,再打开“终端”。用用键盘的上下箭头。找不到刚才的命令?正常。它只记录这个帐号的命令。

至此,Linux的安装和最基本设置已经完成。注意,Linux下,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硬关机。

2 基本调校

版本:2004-06-18-02

你现在能在Linux下听歌、上网吗?用起来顺手吗?哪里不顺手?请继续看。

2.2 网络

资料查不了软件下不了,没有网络,计算机是不完整的。

2.2.1 设备

内置调制解调器和网卡在“控制面板”里设置。如果桌面上的“控制面板”打不开,请“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网卡一般都能驱动,内置调制解调器就得碰运气了,因为现在许多调制解调器都是专门给Window$用的。如果你一定要在Linux下用电话拨号上网,而你的内置调制解调器无法在Linux下使用,请用外置串口调制解调器,它是标准设备,无须专门驱动。

USB接口的网络设备,请找该设备在Linux下的使用说明。

2.2.2 设备OK,准备上网

2.2.2.1 路由方式

如果你通过局域网中的路由器或充当路由器的计算机上网,请把网关设置为那台路由器的IP地址。重新启动网络部分,或者下次开机,你已经在网上。

2.2.2.2 拨号

如果你用电话拨号、ISDN、xDSL或以太网虚拟拨号方式上网,请用“开始”菜单->“网络”->“拨号程序”创建连接。这个拨号程序是“中关村百校信息园”出的,各步骤都有中文提示。

2.2.2.3 开机直接拨号

如果你用LAN虚拟拨号/xDSL方式上网,用月租方式而不以分钟、小时计时,你可以将拨号程序设置为开机期间一直在线。

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打开“终端”,执行“adsl-setup”。过程中屏幕显示、注释和用户输入如下,其中带“[]”的项由你输入,由“#”开头的行为我添加的注释。

#里面的英文都不难。因为我的连接已经配置好,下面的显示可能与第一次配置有所不同。但也不会相差多少。

Welcome to the ADSL client setup. First, I will run some checks on

your system to make sure the PPPoE client is installed properly...

The following DSL config was found on your system:

Device: Name:

ppp0 DSLppp0

Please enter the device if you want to configure the present DSL config

(default ppp0) or enter ´n´ if you want to create a new one: [ppp0]

#欢迎使用ADSL客户端设置程序……

#……

#请输入你想创建的拨号设备名(默认是ppp0)或输入“n”新创建一个设备:

LOGIN NAME

Enter your Login Name: [你从电信申请的用户名]

#帐号/登录名

#在这里输入你的帐号/登录名:

INTERFACE

Enter the Ethernet interface connected to the ADSL modem

For Solaris, this is likely to be something like /dev/hme0.

For Linux, it will be ethX, where ´X´ is a number.

(default eth0): [eth0]

#界面

#输入连接到ADSL调制解调器的以太网界面。用以太网虚拟拨号的同样适用。

#对于Soliris,可能是类似/dev/hme0的东西。

#对于Linux,是ethX,X是一个整数。

#(默认是eth0):

#eth0一般纸Linux下第一以太网卡。第二块网卡eth1……第N+1块网卡ethN。

Do you want the link to come up on demand, or stay up continuously?

If you want it to come up on demand, enter the idle time in seconds

after which the link should be dropped. If you want the link to

stay up permanently, enter ´no´ (two letters, lower-case.)

NOTE: Demand-activated links do not interact well with dynamic IP

addresses. You may have some problems with demand-activated links.

Enter the demand value (default no): [no]

#是否要启动一个动态连接守护进程?(默认不启动)

DNS

Please enter the IP address of your ISP´s primary DNS server.

If your ISP claims that ´the server will provide dynamic DNS addresses´,

enter ´server´ (all lower-case) here.

If you just press enter, I will assume you know what you are

doing and not modify your DNS setup.

Enter the DNS information here: []

#域名服务器

#请输入域名服务器的IP。

#什么都不输表示使用电信公司默认的域名服务器。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你上网的拨号密码]

Please re-enter your Password: [你上网的拨号密码]

#口令

#请输入你的口令:

#请再次输入你的口令:

USERCTRL

Please enter ´yes´ (two letters, lower-case.) if you want to allow

normal user to start or stop DSL connection (default yes): [no]

#决定非“root”帐号能否启动和停止连接。

FIREWALLING

Please choose the firewall rules to use. Note that these rules are

very basic. You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use a more sophisticated

firewall setup; however, these will provide basic security. If you

are running any servers on your machine, you must choose ´NONE´ and

set up firewalling yourself. Otherwise, the firewall rules will deny

access to all standard servers like Web, e-mail, ftp, etc. If you

are using SSH, the rules will block outgoing SSH connections which

allocate a privileged source port.

#防火墙相关事宜。

The firewall choices are:

0 - NONE: This script will not set any firewall rules.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machine. You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use some kind of firewall rules.

1 - STANDALONE: Appropriate for a basic stand-alone web-surfing workstation

2 - MASQUERADE: Appropriate for a machine acting as an Internet gateway

for a LAN

Choose a type of firewall (0-2): [0]

#防火墙选项:

#0 - 什么也没有。

#1 - ?

#2 - IP伪装?

Start this connection at boot time

Do you want to start this connection at boot time?

Please enter no or yes (default no):[yes]

#希望在启动时建立连接吗?

#(默认不)

Ethernet Interface: eth0

User name: typhoon

Activate-on-demand: No

DNS: Do not adjust

Firewalling: NONE

User Control: no

#刚才设置的连接信息,还没生效,依次为:

#以太网界面:

#用户名:

#使用连接守护进程:

#域名服务器:

#防火墙:

#用户控制权:

Accept these settings and adjust configuration files (y/n)? [y]

#是否使用这个配置(是/否)?

================================================================================

2.3 声音

音乐听不成电影看字幕,没有声音让人很不爽。

把你计算机的耳机、喇叭或音箱声音声音调大。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执行命令“xsndconf”进行设置。启动图形界面程序的命令可以在“终端”里执行,也可以在用“Alt”键加“F2”键开的小命令行里执行。

一般推荐用Alsa而不是内核直接支持。注意声卡自动检查时间可能超过半分钟。一切正常的话,会出声音。

2.4 访问其他文件系统

网上去了,喇叭出声了。看看桌面,恩,有个“MP3播放器”的图标。要听歌,可是歌都在Window$/DOS分区,怎么办?

2.4.1 准备工作

打开“我的电脑”,看到“C”、“D”之类的盘符了吗?当然,你可以如此访问这些分区,但是仅限于你直接访问。

类似Window$下那个著名的MP3播放器,你桌面上的“MP3播放器”也可以用“打开”一类对话框来添加播放列表。然而你会发现,“打开”对话框中的那些盘符统统无效!

这不是程序错误。红旗4.0擅自变动了Linux的分区访问规则,本意是方便使用者,实际上却造成了麻烦。那几个分区其实不在那里,盘符的图标可以看作是打开那个分区文件夹用的小程序。

尽管修正这个毛病会暂时麻烦你动动手,但你是否为这个毛病感到郁闷?来吧,动手修正这个毛病,修正完后一切都清净!尝试一下Linux的规则,以后你就不需要关心分区了,除非哪天那个分区真的空间紧张。

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找到这个文件:“/etc/rc.d/init.d/ls-disk”,正是这个自作聪明的脚本在作崇。把它改名吧,否则下次启动时它还会做些手脚让你不自在。

再开“我的电脑”,把里面象征硬盘的盘符全部删掉。谢谢红旗公司的好意,可是它们确实带来了麻烦。刚才的那个脚本在启动时会检查这些盘符,如果不让它失效,下次启动盘符这里又在这里了。

那么,那些分区究竟在哪里?请开“终端”,执行“mount”。前面讲过Linux的分区编号规则,你对着看看。

“咦?这个文件夹被保护了!”没关系,右键点,找“文件保护”,消掉吧。这种把戏,谁也哄不了,以后见到,统统取消,最多改成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3楼 旧帖 06-07-17 23:12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2.3 声音

音乐听不成电影看字幕,没有声音让人很不爽。

把你计算机的耳机、喇叭或音箱声音声音调大。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执行命令“xsndconf”进行设置。启动图形界面程序的命令可以在“终端”里执行,也可以在用“Alt”键加“F2”键开的小命令行里执行。

一般推荐用Alsa而不是内核直接支持。注意声卡自动检查时间可能超过半分钟。一切正常的话,会出声音。

2.4 访问其他文件系统

网上去了,喇叭出声了。看看桌面,恩,有个“MP3播放器”的图标。要听歌,可是歌都在Window$/DOS分区,怎么办?

2.4.1 准备工作

打开“我的电脑”,看到“C”、“D”之类的盘符了吗?当然,你可以如此访问这些分区,但是仅限于你直接访问。

类似Window$下那个著名的MP3播放器,你桌面上的“MP3播放器”也可以用“打开”一类对话框来添加播放列表。然而你会发现,“打开”对话框中的那些盘符统统无效!

这不是程序错误。红旗4.0擅自变动了Linux的分区访问规则,本意是方便使用者,实际上却造成了麻烦。那几个分区其实不在那里,盘符的图标可以看作是打开那个分区文件夹用的小程序。

尽管修正这个毛病会暂时麻烦你动动手,但你是否为这个毛病感到郁闷?来吧,动手修正这个毛病,修正完后一切都清净!尝试一下Linux的规则,以后你就不需要关心分区了,除非哪天那个分区真的空间紧张。

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找到这个文件:“/etc/rc.d/init.d/ls-disk”,正是这个自作聪明的脚本在作崇。把它改名吧,否则下次启动时它还会做些手脚让你不自在。

再开“我的电脑”,把里面象征硬盘的盘符全部删掉。谢谢红旗公司的好意,可是它们确实带来了麻烦。刚才的那个脚本在启动时会检查这些盘符,如果不让它失效,下次启动盘符这里又在这里了。

那么,那些分区究竟在哪里?请开“终端”,执行“mount”。前面讲过Linux的分区编号规则,你对着看看。

“咦?这个文件夹被保护了!”没关系,右键点,找“文件保护”,消掉吧。这种把戏,谁也哄不了,以后见到,统统取消,最多改成提示!

2.4.2 启动自动加载分区

没有了“ls-disk”的干扰,自主权回到你的手中,你想把那些分区挂在个目录,就能挂在那里。“ls-disk”能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这些分区,但是离开它同样能办到,这个文件掌管这摊事物:“/etc/fstab”。

去“/etc”,找到“fstab”。右键点->“打开方式”->“其他”。在询问对话框上部输入“kwrite”,把底下的“记住该文件类型的应用程序关联”,再“确定”。从此以后,绝大多数文本文件都会用“kwrite”打开。这是个比Window$记事本强很多的程序。

“哇,我不喜欢这样,字体太小,又不整齐!”好,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编辑器顶上的菜单条->“设置”->“配置编辑器”->“字体”。经过仔细观察,字体选“MonoSpace”,大小“12”为好,这样一个汉字或中文标点的宽度正好等于两个数字、字母或其他字符的宽度,很标准。

好,回到“fstab”文件上。根据你对分区编号的了解,添内容吧。你可以把分区挂在任何空目录下面。有内容的目录,如果你把分区挂在那里,在你把该分区卸掉前,那个目录里的内容将一直被该分区里的内容屏蔽。

以下是我的“fstab”:

/dev/hda9 / ext3 defaults 1 1

/dev/hda10 /usr ext3 defaults 1 1

/dev/hda6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hda17 /opt/backup ext3 defaults,ro 1 1

/dev/hda11 /opt/home ext3 defaults 1 1

/dev/hda16 /opt/prog ext3 defaults 1 1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owner,ro 0 0

/dev/fd0 /mnt/floppy ext3 noauto,owner 0 0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none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dev/hda1 /opt/zzz/msw98se vfat default,ro,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dev/hda12 /opt/zzz/msw2kpr vfat default,ro,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dev/hda13 /opt/zzz/msw_app01 vfat default,ro,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dev/hda14 /opt/zzz/msw_app02 vfat default,ro,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dev/hda15 /opt/zzz/public vfat default,ro,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说明一下,“default”表示启动自动加载;“ro”表示该文件系统挂装为只读;“vfat”是Window$/DOS分区格式,但如果你的 Window$分区是“ntfs”就别用“vfat”;“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给非红旗系统用,以图避免浏览 Window$/DOS分区中文乱码,但是似乎对 RedHat Linux 9.0 无效。对于“ext2”、“ext3”和“vfat”,不指定分区格式,系统一般也能自动识别。

按照你自己的意志修改吧。

2.4.3 手动装卸

分区挂装配置文件都改了,要重新吗?那是Window$的专利。

记住两个命令“mount”和“umount”:

“umount -a”会卸下所有能卸掉的文件系统,光盘、软盘、U盘和硬盘分区。

“mount -a”会按照“fstab”挂装一切可以挂装的文件系统。

不过手动操作一般不这样,而是针对特定文件系统的,比如今天想玩游戏,突然发现Win98坏掉了,得做恢复。要把hda1变成可读写挂装,才能做恢复, “umount /dev/hda1”或者“umount /opt/zzz/msw98se”都是正确的卸载命令。用“mount /dev/hda1 /opt/zzz/msw98se”能把hda1以可读写方式挂装到“/opt/zzz/msw98se”目录。恢复完毕,再次卸载后重新挂装为只读时用 “mount /dev/hda1 /opt/zzz/msw98se”。

2.4.4 更多

查看已挂装文件系统的情况的命令为“mount”。

通用的文件系统挂装命令是“mount 设备路径/设备名 -t 该设备上的文件系统种类 -o 其他各种选项 要挂装的地方”。参数“-t 该设备上的文件系统种类”只有Linux不能自动识别或识别错误时才需要。

挂装时尽量不要把两个设备挂在同一个地方,以免出乱子。

通用的文件系统卸载命令是“umount 设备路径/设备名”,也可以是“umount 要卸载的设备挂装的地方”。

卸载时可能会碰到“device is busy”的提示。请先看看是否有哪个“终端”当前目录位于那个文件系统,如果有,请切换到其他目录,最保险的是“cd /”。如果仍旧有这个提示,请找出并关掉使用这个分区的程序。

列举一些常用设备:

IDE 接口的CD-ROM,“/dev/cdrom”。这是链接,叫快捷方式也无妨。实际设备名得看你的光驱接在哪个IDE口和主从设置,判别方法与IDE硬盘相同。如果哪天你把这些改了,或者“/dev/cdrom”本来就链接错了,你可以删除老的“/dev/cdrom”,新建立一个链接。光盘上的文件系统多为“iso9660”。取出光盘时如果用命令“eject”,则卸载和弹出光盘自动完成。如果不想按光驱面板的按钮,可用命令“eject -t”收回光驱托盘。

普通软驱,“/dev/fd0”;如果你有第二软驱(古董啊),那是“/dev/fd1”。文件系统么,得看你的软盘,如果是FAT8等M$系统常用格式,就是“vfat”。取出时请注意先卸载。

USB 设备一般被虚拟成SCSI的。如果你的机器上没有SCSI设备,插上USB接口的闪盘或移动硬盘一般被识别为“/dev/sda”。如果盘上也分区,分区编号与硬盘判别方式相同。如果USB设备标准,红旗Linux桌面4.0会自动把它们挂装在“/mnt/USB”。取出时请注意先卸载。

到此,你应该知道把你装歌的分区以什么方式挂在哪个目录下面和如何操作了。把装歌的那个分区挂好,开“MP3播放器”。听歌去吧。

2.5 与Window$-NT相处

2.5.1 共存

Window$-NT(包括瘟二剀和瘟插屁),算不上友好的系统,难以与非M$的系统共存。安装完Linux,你可能会遇到NT类西启动、运行狂慢的问题。

WinNT启动时要扫描所有的文件系统,并做记录。这本来是由分区表做的事情,它却要来插一杠子。更不可理喻的是,如果你删除了一个分区并在那里新建了一个它不认识的分区,和它的记忆对不上,它也要扫描!结果它扫描了半天,还是没认出来,还浪费了你的时间。

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重新安装WinNT。在此Linux没有任何错误。不要生气,因为用WinNT的失误惩罚你自己是不值得的。

2.5.2 引导

Linux 的启动引导器,不管是DRUB还是LILO,都能够胜任多系统引导,但很难引导处于ntfs分区中的系统。原因仍然出在M$身上:ntfs是一种封闭格式,除了M$以外,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分区真正的读写方式。直到现在,任何M$平台以外对ntfs文件系统进行的读写操作都还处于尝试之中。这种情况下, WinNT只能用它自己的引导器ntldr来启动。

Linux不排斥ntldr,只要ntldr能找到装有Linux启动引导器的扇区, Linux即可启动。然而M$不会为它的系统添加对Linux分区的支持,ntldr无法读取Linux分区的内容,还得自己动手给这个扇区做个镜象,放到ntldr能够读到的地方,修改ntldr的配置文件,让它去读这个镜象。

仍然开“终端”。执行命令“dd if=/dev/你安装启动引导器的分区 of=/某某文件名 bs=512 count=1”,Linux引导扇区的镜象就写到“/某某文件名”里了。把这个镜象复制到Window$/DOS分区。

我碰到过的情况是,M$的系统不止一个,这时“C盘”顶层会有一个文件“boot.ini”。在此文件最底部添加如下一行:

C:\你放置镜象的目录\镜象的文件名 = "红旗Linux桌面4.0Bate/正式版"

重新启动计算机的时候,Window$-NT的启动引导菜单里就会出现“红旗Linux桌面4.0Bate/正式版”,这项能够引导Linux启动。

2.5 界面、操作、桌面、背景

哎?这桌面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PP啊,桌面墙纸那么俗,窗口也是仿插屁的……

别抱怨这个,Linux的图形界面没有整齐划一的规定,只要你工夫到家,想让它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工夫不到也无妨。

界面不爽?“我的电脑”->“控制面板”->“观感配置”。

双击想改单击?“我的电脑”->“控制面板”->“鼠标”。

窗口开多了,乱不乱?右键点桌面->“配置桌面”,你尽可以设置多个桌面。

墙纸默认安置在“/usr/share/wallpalers”。你可以把“wallpapers”目录移动到Window$/DOS分区,再把它链接回 “/usr/share”,这个墙纸目录仍然有效。把你所有的墙纸,不管Linux自带的还是你自己收集的,都放进去,这样你的一套墙纸能工多个系统使用!

爽乎?

到此为止,系统的基本调校就差不多了。

3 更多了解

版本:2004-06-23-01

以下一些东西有必要了解。如果觉得枯燥,你可以暂时跳过。以后如果碰到问题,在你大费干戈之前,可以先来这里看看。

3.1 基本概念补充

3.1.1 自由软件

大多数商业软件都是私有软件(少许,比如GNU Ada是自由软件,但也是商业软件,我不把话说死)。请先回忆一下你所安装的大多数Window$软件,想想它们的版权协议:不允许修改,不允许私自传播,甚至要按连接到这个软件的客户端数目付费,更别指望得到它的源代码进行研究学习了。一款私有软件让你的系统出了毛病,你损失惨重,却不能得到任何实际的担保,也不能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而自己或找人修正Bug。你可以4块钱到地摊上买,尽管我有时也这么做,但是这却是违法的。

自由软件是指允许任何人使用、拷贝、修改、分发(免费/少许收费)的软件。最重要的是,这种软件的源代码必须是可得到的。自由软件帮助我们颠覆了“盗版”的概念,使得所有的软件用户摆脱少数公司强加给我们的原罪;自由软件使我们拥有了与垄断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它还给了我们拷贝的自由,分享的自由,学习的自由。

3.1.2 GNU

GNU,自由软件基金下的一个项目,全称为 GNU´s Not UNIX ,旨在创建一套自由的类UNIX系统。GNU项目开发出了许多自由软件,能在许多UNIX系统上跑得非常好。除了系统核心以外,这些软件几乎能够构成一套完整的类UNIX系统。GNU系统的官方核心是Hurd,一种技术很先进的核心,但也因为其先进性,也因为其试图不断整合新技术,至今尚未推出可广泛应用的版本。正在GNU系统为无“心”而苦恼时,Linux出现了。Linux的作者将其纳入了GNU版权协议中。虽然不是官方核心,但是也是自由软件,因此在Hurd完成前,GNU项目就有了广泛适用的核心。

GNU最著名的版权协议是GPL和LGPL,这些在网上很容易查到。

3.1.3 Linux

确切地说,Linux不是一个完备的操作系统,只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基本上只是负责进程调度和硬件管理。只有应用程序接口,没有用户界面。Linux的发布使用GPL协议。目前最新系列为Linux-2.6.x。

Linux和周围的一些共同软件组成了一个对于用户可以操作的系统,而平常说的Linux一般就是指这个核心与周围软件的集合。本文档中,除特别说明外,所有提到Linux的地方均指这种集合。

3.1.4 发行版

Linux 提供了一些机制,使得使用者能够自由地获取其源代码并建立系统,然而这是非常麻烦的。一些软件厂商或个人把Linux核心与某些常用软件做成集合、进行界面美化,并添加上比较容易操作的安装程序,就成为“发行版”。软件厂商可以出售发行版,因为把软件集成也需要人付出劳动。

注意,发行版的版本号与Linux核心版本号几乎没有关系。当然,如果同为一家厂商出品,采用2.4内核的发行版版本号一般高于2.2内核的。

3.1.5 X-Window

图形界面支持软件。图形界面最初不是Micro$oft搞出来的。

X- Window-System是一套为UNIX或是类UNIX的作业系统提供形操作界面的软件。X-Window?System具备的网络透明性使它成为 UNIX类平台上的工业标准,现在UNIX的工作站或大型主机几乎都能运行X-Window?System,而且只要根据X标准所发展的应用程式,均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执行。

早在1970年代,众家电脑厂商对于更友好的人机界面都还在摸索时候,Xerox下属的研究中心开始对图形化用户界面做一系列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后来的X-Window、苹果-Macintosh系统、甚至Micro$oft-Window$造成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迪吉多电脑公司合作,在UNIX系统上发展一个分散式的视窗环境,这便是X-Window。1986年,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发行X-Window,随后X-Window很快就成为UNIX系统的标准视窗环境。同时X协会成立,以订定业界标准,并继续发展X-Window。

X- Window-System本身是一个非常杂的图形化作业环境。当然,要让用户方便,就只有自己复杂了。X-Window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X 服务器、X客户端、X协议。X服务器主要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讯息,X客户端是执行大部份应用程式的运算功能,而X协议则是建立X服务器和X客户端的沟通管道。

大多数Linux发行版都附带了X-Window的某个分支版本。

注意,X-Window只是一套外围软件,并不是一个完整操作系统所必须的。正因为如此,一般情况下,X-Window以及其中运行的程序出问题不会导致系统崩溃。反观Window$,所有程序所调用的图形界面都与操作系统核心紧密纠缠,也导致了操作系统的不稳定。

3.1.6 XFree86

随着自由软件开始流行,一些爱好者成立了XFree86。XFree86是一个非营利的组织,起初专注在Intel?x86兼容系统上的仿UNIX环境中开发X-Window,但是这套免费、功能完整的X-Window很快便侵入了商用UNIX系统之中,并且被移植到许多种不同的硬件平台。XFree86组织的产品也叫XFree86。

大多数Linux发行版附带的X-Window都是XFree86。

单独启动XFree86的命令是“xinit”。如果希望桌面环境也同时启动,用“startx”。

3.1.7 桌面环境

X-Window提供了创建图形界面的基础。但是它只管在屏幕画点、画线、画框和着色,至于在哪里画点、画什么样的线、画什么样的框

以及着什么色,这些要求都是由客户端程序提交的。一套桌面环境一般会包括窗口管理器、面板、菜单、桌面背景设置和一些常用的小程序,负责为使用者创建一个友好的图形化操作界面。

大多数Linux发行版都会附带常用的桌面环境有KDE或GNOME,这是两套功能齐全的重量级产品。但也有人偏爱资源消耗更少、运行速度更快的其他桌面环境,FVWM是其中很出众的一种。

3.1.8 窗口管理器

窗口管理器一般只是桌面环境的一个组件,但是极端情况下可能也会充当整个桌面环境。一个桌面环境通过设置也可以使用非自身的窗口管理器。

3.1.9 控制台、终端

如同其他UNIX类系统,Linux本身也是基于命令行的。请同时按下“Ctrl”、“Alt”和“F1”键。这是控制台,算是Linux的本来面目。至于使用方法,除了多出登录注销外,和前面章节所提到的“终端”差不多。在X-Window出问题或不运行X-Window的时候,一切操作在这里完成。

Linux在控制台下提供了不止一个终端,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包括在本机同时登录。在控制台下同时按“Alt”和“Fx”键,就能够切换到第x个终端。如果需要从X-Window里跳到第x个终端,需要同时按下“Ctrl”、“Alt”和“Fx”键。

一般地,Linux发行版提供7个虚拟屏幕,1~6号是控制台终端,第7个上面跑X-Window。红旗Linux桌面4.0只提供了2个控制台终端,第3 个跑X-Window,如果需要更多控制台终端,可以修改“/etc/inittab”,找“# Run gettys in standard runlevels”一行,下面以数字和“#”开头的6行都是控制台终端说明。以“#”开头的行在大多数配置文件里表示注释,即该行不生效。把那几个 “#”去掉,重新启动后即可获得全部6个控制台终端。

前面提到的“rxvt”,运行时会在图形界面中虚拟一个终端窗口,由于实际功效几乎完全相同,从这里起,本文档中不论是图形界面下开启的“终端”,还是控制台下登录后的终端,如没有特别说明,均以不带引号的“终端”指代。必要时则以“虚拟终端”和“控制台终端”区分。

注意,在控制台终端下登录时,“login: ”处输入帐号,“password: ”处输入口令。同样为安全起见,输入的口令不显示。控制台终端注销用命令“logout”。

在控制台终端启动的后台程序不会因为注销而终止。

3.1.10 shell

前面说过,控制台终端“算是Linux的本来面目”。也只能“算是”,因为各终端里运行的命令行程序并不是终端本身,更不是Linux本身。像X-Window一样,那个命令行程序实质上也是个外围程序,叫“shell”。

从名字看,也许你已经猜到一些东西。不错,它包含了用户界面功能,负责接收使用者输入的东西,翻译后发送给Linux内核处理。如果有输出信息,它也会把输出信息显示出来。相对DOS而言,shell就相当于“command.com”。

shell同样能进行由几个命令串成的“批处理”。与“command.com”不同,shell的功能要强大许多。一个功能稍强的shell脚本,已经具备高级语言的语法结构,因此编写shell脚本在很多情况下也被看作是编程。

一般情况下,在控制台终端登录或在图形界面下开启“终端”,默认都会启动一个shell来接待使用者。

可以在shell的命令行里启动另外一个shell。退出当前shell的通用命令是“exit”。如果当前使用的shell正是控制台登录后启动的,则“exit”等效于“logout”。

shell中启动的后台程序不会因正常退出而终止。所谓非正常退出,指强行杀掉这个shell;在图形界面下用“打叉”方式关闭终端也所强行终止一个shell。

shell有很多种,各有特色。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shell是“bash”,主要的Linux发行版均以其作为默认的shell。

3.1.11 运行级别

如同其他的UNIX类系统,Linux也分运行级别,不同级别有不同的功能。切换到某个运行级别的命令为“init 某”。

一般来说,Linux有7个运行级别:

6.无论何时切换到这个级别,重新启动。

5.最常用的,从登录到注销都在图形界面下操作。

4.一般的发行版没定义这个级别。红旗Linux桌面4.0把它定义为“安全模式”,切换到这里会自动启动显示设置程序。

3.除了需要在登录后手动启动图形界面外,与级别5相同。

2.与级别3相比,网络部分不启动。但是红旗Linux桌面4.0似乎没遵循这个常规。

1.单用户模式,真正的“安全模式”。只有一个控制台终端,供“root”帐号做系统维护。但是作为新手,如果你的系统坏到你必须用这个,那建议你重装。

0.无论何时切换到这个级别,关机。

3.1.12 系统服务

每个运行级别都有不同功能,主要是所运行的系统服务不同。查看某运行级别系统服务的一个方法是切换到该运行级别,在终端里运行“setup”,找“System services”一项。在终端直接执行“ntsysv”亦可。

一般情况下,运行级别3和5中,“network”(网络)、“smb”(Window$网上邻居)和“smbupdate”是要开的。

3.1.13 重新启动

前面的许多地方都提到“重新启动后”怎么怎么样。其实,很多时候重新启动只是Window$的专利。Linux下往往只需要把对应的部分重新启动即可。

UNIX类系统中许多东西并不与系统核心捆绑,比如X-Window,如果需要,随时可以重新启动。

Linux 下许多相关的东西已经被写进脚本,这些脚本主要位于“/etc/rc.d/init.d”,而且支持如此的命令格式:“脚本 start”、“脚本 restart”和“脚本 stop”,分别是启动、重起和停止。有的还支持“脚本 reload”,这是在此项功能不停止的前提下应用新的设置。

以网络部分为例,如果修改了网络设置,比如改了IP、DNS或者设置了ADSL自动拨号,这个命令用来重起网络:“/etc/rc.d/init.d/network restart”。当然前提是系统服务里开了“network”。

3.1.14 所有者、组、权限

UNIX 类系统都是公私分明的系统,什么资源谁能访问都一清二楚毫不含糊。仔细看看Linux的文件属性,它把机器上所有用户分成3类:文件所有者、与文件所有者同组的用户和其他用户,每类有分别有“可读”、“可写入”和“可执行”3个标签。对于目录而言,“可执行”就是可以访问。Linux下可执行文件不用后缀名来特别标记,只要文件的属性为该用户可执行,那么Linux就认为它可执行,不管它是二进制编码还是一个文本文件。至于执行效果,就看这个文件自己了。

3.1.15 系统目录结构

UNIX类系统是“把一切都安置到位”的系统,各类文件一般都有自己的归宿。Linux也不例外。介绍一下“/”里的目录和“/usr”里的主要目录。

/:根目录,没什么好说。

/bin:常用的系统级软件可执行文件一般都在这里。

/boot:Linux引导时所需的文件一般在这里。有人专门为它创建一个分区。

/dev:所有设备文件。UNIX类系统把所有设备都当作文件来读写,好处你可以问问专门编写驱动的人。

/etc:主要配置文件和一些功能脚本所在,地位类似Window$的注册表。

/home:所有非“root”用户的主目录都在这里。很多时候他都有自己的分区。

/initrd:尚不了解。

/lib:系统级软件的共享库,软件的主体部分放在这里,主要是动态链接文件。

/lost+found:几乎每个被格式化过的Linux分区都会有,意外后找回的文件一般在这里面。

/misc:尚不了解。

/mycomputer:红旗Linux的“专利”。

/mnt:里面的目录一般充当临时的文件系统挂载点。

/mnt/floppy:软盘一般挂在这里。

/mnt/cdrom:光盘一般挂在这里。

/opt:杂七杂八的东西塞到这里。如果你确实这么做,也给它一个分区。

/proc:内存。

/root:“root”的主目录。

/sbin:系统级软件可执行文件,多为比较猛的命令,非“root”用户很少用。

/tftpboot:可能是远程引导用的。

/tmp:系统存放套接字等临时文件的地方,缓冲的flash、图片也在这里。不算太重要,清空不会对操作系统造成影响,但是可能影响运行的程序。

/usr:一般发行版中最大的目录,绝大多数随系统安装的软件都在这里。给它一个3G的分区没坏处。

/usr/bin:一般软件的可执行文件主要放在这里。

/usr/include:GCC主要的头文件放在这里。

/usr/lib:一般软件的共享库,软件的主体部分放在这里,主要是动态链接文件。

/usr/share:也是一个公用目录,墙纸、图标都在这里,帮助页一般也在这里。

/usr/X11R6:XFree86第11版的第6个子版本。

/var:主要是变化的东西,多为日志。如果日后这个目录变得很大,也给它一个分区。

3.2 一些常见的小程序

3.2.1 只在shell命令行里跑的

“df”,查看已经挂装的文件系统空间的占用情况。“df -k”,以KB为单位显示;“df -m”,以MB为单位显示。

“fdisk”,一个功能强大的分区工具,对分区的调整能精确到扇区级别,但是不好用。只记住“fdisk -l”即可,查看分区一目了然。

“gzip”,一个高压缩比的压缩、解压工具,常与“tar”结合进行打包和备份工作。

“ls”,对目录列表。

“man”,UNIX类系统的帮助手册,使用方法为“man 你想了解的命令”。

“tar”,UNIX类系统中最常用的归档和反归档工具,原本是为磁带备份用的,把一个目录及其内部的文件拼合成一个文件。

“vi”,终端里最常用的编辑器,不难用,但是与一般习惯不相符。

3.2.2 带图形界面的

图形界面下启动程序的4种方法。“茴”字的4种写法?当然,谁也没强求,哪种方便你就用哪种:

1.桌面上有图标的,比如“MP3播放器”,操作方法“地球银都知道”。

2.桌面上没有的,比如前面讲的“rxvt”到菜单里去摸,也不难。它在菜单里的名字叫“终端”。

3.在虚拟终端的命令行里输入程序文件名,回车。当然,这时虚拟终端就被占用了,无法再做别的事情。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回车前加上“&”。

4.用小命令行。“开始”->“运行命令”或者,“Alt”+“F2”键,都可以启动小命令行。在小命令行里输入程序文件名,回车。

“konqueror”,一个出色的浏览器,不论是上网冲浪,还是管理本机文件。用桌面上“我的电脑”即可启动。

“ksnapshot”,屏幕抓图软件,可以只抓某个窗口。在菜单里叫做“屏幕截图程序”。

“kwrite”,比较强的文本编辑器,在编写程序或脚本时支持彩色显示。

“rxvt”,红旗Linux桌面4.0最常用的虚拟终端。在菜单里叫做“终端”。

4 安装软件

版本:2004-06-23-01

在Linux下滚打摸爬一阵子,有发现缺点什么吗?软件!

系统装好,也附带了一些软件,而且比Window$安装附带的还多。但是安装光盘毕竟容量有限,不能把所有需要的软件都包下来,更多的软件和更新的驱动程序都得另外安装。安装一个软件前最好多找找它的相关文档,也许有些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了。

4.1 Linux下常见软件包格式

Linux下的软件很多,出自不同作者之手,打包的格式也挺多。*.rpm、*.tar、*.gz、*.bz2、*.Z、*.tgz和*.tbz都是常见打包格式。

4.2 分类说明

4.2.1 *.rpm

RPM 是 Red Hat Package Manager 的缩写。由 Red Hat Linux 首先引入,现在已经被一些主要的 Linux 发行商采用。“Package”就是归档后的软件包,其中包含了属于该应用程序或程序库的文件,这有点类似于压缩文件。

除了压缩功能,这个包里还有一些控制脚本,这些脚本可以被本地的安装程序读出,执行,并存储。可以进行安装、卸载、状态检查、依赖检查等。

在以上格式的软件包中,装卸操作最简便的就是*.rpm包。一般情况下,这种格式的包用鼠标点点即可安装,没有太多需要考虑的。

桌面环境一般会提供RPM软件包管理器。红旗Linux4.0桌面的软件包管理器在“控制面板”里。可以从那里卸载软件包。

终端命令行中安装命令为“rpm -ivh 安装文件名.rpm”。安装文件名一般包括软件包名和版本号两部分。查询软件包版本为“rpm -q 软件包名”。卸载命令为“rpm -e 软件包名”。

“rpm xxxxxxxxx nodeps”,表示强行安装或卸载,一般不推荐这么做。

4.2.2 其他主要格式

4.2.2.1 初步处理

*.gz:

常见的压缩格式。“gunzip xxxxxxxxx.gz”。桌面环境往往带有图形化解压工具,用鼠标点点,不成再用命令。

*.tgz:

常见tar归档加gzip压缩格式。只解成tar归档文件用“gunzip xxxxxxxxx.tgz”,完全解开用“tar zxvf xxxxxxxxx.tgz”。桌面环境往往带有图形化解压工具,用鼠标点点,不成再用命令。

*.tbz:

常见tar归档加gzip压缩格式。完全解开用“tar jxvf xxxxxxxxx.tbz”。桌面环境往往带有图形化解压工具,用鼠标点点,不成再用命令。

*.tar:

tar归档文件,解压命令为“tar xvf xxxxxxxxx.tar”。桌面环境往往带有图形化解压工具,用鼠标点点,不成再用命令。

*.bin:

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执行吧。

4.2.2.2 安装二进制软件包

下载的软件包,解压缩和反归档后,看看里面的说明文档,主要是那个“readme”,里面一般会安装说明。照着做。如果只是一个“xxxxxxxxx.bin”,就直接执行吧,只是注意一下,你可能需要自己把权限改为可执行。

4.2.2.3 安装源代码包

本机编译出来的软件在本机具有最好的执行效率,也能尽量减少软件冲突,源代码包的体积也比二进制包小许多,所以更多的软件都以源代码形式发布。

解压缩和反归档后,浏览一下软件包的目录,找找说明文档。如果没有特殊注意事项,就看看哪个目录里有“configure”这个文件。

从终端命令行进入有“configure”的目录,准备安装。

先做配置。执行“./configure”,这是个编译预处理脚本,它会自动检查操作系统、编译器、库等东西,生成正式的编译脚本。“configure” 有许多选项,可以用来指定编译器、所需的库等,其中一个是“ prefix=”,用来指定软件的安装位置,用法为“./configure 选项1 选项2 …… prefix=安装路径 …… 选项n”。没有特殊需要的话,只用“ prefix=”选项即可。

再编译。当然不需要你一个一个文件自己去手动编译。UNIX类系统早就有处理这些“不是人做的事情”的办法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维护工具“make”会按照“configure”生成的脚本自动处理。只需要执行“make”即可。

最后安装。命令“make install”,把软件安装到你先前指定的地方。仅仅比安装Window$软件多出编译一步。

我一般会自己写一个小的脚本,内容如下:

./configure prefix=xxxxxxxxx>../conf_log.txt 2>conf_err.txt

make>../make_log.txt 2>../make_err.txt

make install>../install_log.txt 2>../install_err.txt

init 0

第一行,配置,把配置过程中该显示的东西打到上级目录中的文件“conf_log.txt” ,错误提示进“conf_err.txt”。

第二行,编译,同样把屏幕正常显示和错误提示写入记录文件。

第三行,安装,还把屏幕正常显示和错误提示写入记录文件。

第四行,搞定就给我关机。软件大一点,或者机子旧一点,编译时间都比较长,一般晚上临睡觉做,脚本一运行我就关显示器,睡觉去,第二天看装好没有,没好就开记录文件。当然,如果不是临睡,你也可以不要关机这行,尽可以做别的事情,总之不必干等。

4.3 运行软件

4.3.1 我的软件在哪里?

估计你主要是想知道你装的软件如何启动,启动用的可执行文件在哪里。

对于RPM包,它们的可执行文件一般可以去“/bin”、“/sbin”、“/usr/bin”和“/usr/sbin”找。当然,RPM也有源代码包,文件名里往往有“src”字样,或者以“.srpm”为后缀,那个可执行文件就不在常规位置了。去“/usr/src”找吧,然后按源代码包的方式处理。命令“rpm -qpl xxxxxxxx.rpm”或“rpm -qpl xxxxxxxxx.srpm”能查看这个软件包里的各种文件会安放到系统的什么地方。在桌面环境里也可以用RPM软件包管理器查看。

其他的二进制软件包,安装在哪里就去哪里找,其可执行文件一般在软件目录下的“bin”目录里。用源代码包安装的软件也差不多。如果配置时没加“ prefix=”选项,一般“/usr/local”会被当作安装目录,可执行文件请到“/usr/local/bin”里找。

4.3.2 软件跑起来

如果可执行文件在“/bin”、“/s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等标准位置,在终端命令行输入该软件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名和参数(如果需要参数),回车即可。

如果不在标准位置,文件名前面需要加上完整的路径。不过每次都这样跑就太麻烦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是把这个路径加入环境变量。命令“PATH=$ PATH:路径”可以把这个路径加入环境变量,但是退出这个命令行就失效了。要想永久生效,需要把这行添加到环境变量文件里。有两个文件可选: “/etc/profile”和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_profile”,“/etc/profile”对系统里所有用户都有效,用户主目录下的 “.bash_profile”只对这个用户有效。

“PATH=$PATH:路径1:路径2:……:路径n”,意思是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包括原先设定的路径,也包括从“路径1”到“路径n”的所有路径。当用户输入一个一串字符并按回车后,shell会依次在这些路径里找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并交给系统核心执行。那个“$PATH”表示原先设定的路径仍然有效,注意不要漏掉。某些软件可能还有“PATH”以外类型的环境变量需要添加,但方法与此相同,并且也需要注意“$”。

注意,与DOS/Window$不同,UNIX类系统环境变量中路径名用冒号分隔,不是分号。另外,软件越装越多,环境变量越添越多,为了避免造成混乱,建议所有语句都添加在文件结尾,按软件的安装顺序添加,格式如下():

########################################

# 软件名-版本号

PATH=$PATH:路径1:路径2:……:路径n

其他环境变量=$其他环境变量:……

########################################

在“profile”和“.bash_profile”中,“#”是注释符号,写在这里除了视觉分隔外没有任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4楼 旧帖 06-07-17 23:12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初学者:入门时的五个问题

很多计算机用户虽然对Linux早有耳闻,但因为对其知之甚少,以至于虽然想进一步了解,但苦于无从下手。下面是Linux初学者最容易问到的五个问题和答案,也许它可以帮你步入Linux之门。

1:哪些Linux发行版支持中文?

  这是想要尝试使用Linux的用户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事实上,Linux本身就支持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语种,中文当然也支持了。一般而言,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在安装开始时都会要求选择所要使用的语言,只要在此选择了中文,那么安装的Linux就是中文版了。

2:在Windows下可以运行任意一个Linux程序吗?在Linux下能运行Windows程序吗?

  因为这是两个独立的问题,所以我要分开回答。

  有一些程序最初产生于Linux之下,后来才被导入到Windows之中的,比如Apache。Windows并不能直接运行Linux环境下的可执行程序,需要有一个移植的过程。也就是说,Linux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运行于Windows之下。

    那么Linux能否运行Windows下的程序呢?在一些辅助程序的帮助下,Windows下的程序可以在Linux下运行。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可以让Linux运行Windows程序的工具。

  1.Wine()

  Wine不是一个模拟器,是一个已经创建有9年之久的项目。其创建的初衷是为了实现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和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Wine 可以在Linux上运行Windows程序,并且使之看起来像真正的Linux本地程序一样。Wine是免费的,它由Linux社区和 CodeWeavers来负责开发和维护工作。用户在使用Wine时,并不需要有Windows许可。有关Wine的具体用法,请参见《开放系统世界》 2002年第8期上的相关文章。

  2.CodeWeavers CrossOver Office()

  CodeWeavers主要是对Wine进行了改进。经过3年的努力,现在它已经可以很好地运行很多Windows下的常用程序,其中包括微软的 Office套件和Lotus Notes。CrossOver Office的售价是55美元。它与Wine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大大降低了安装和配置的难度。当然,在决定购买之前,还应该先查看一下 CodeWeavers的兼容列表页面,看一看你所需的关键应用程序是否可以成功地运行于Linux之下。需要提请注意的是,有的应用程序虽然可以通过 CodeWeavers在Linux下运行起来,但应用程序的一些功能无法实现。有的应用程序需要在安装的过程中进行一些特殊的配置才能被支持。

  3.NeTraverse Win4Lin 4.0()

  Win4Lin 4.0是一个模拟器,它实际上是为机器上现有的Windows 95/98/Me操作系统创建一个“容器”。和Wine不同的是,Win4Lin需要系统上有一个完整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在安装完 Win4Lin之后,还要在Linux机器上安装一个Windows 9x操作系统。

  听起来似乎很复杂,实际上Win4Lin把整个安装过程设计得非常简单。Win4Lin的缺点之一就是因为要安装一个Windows副本,所以占用的磁盘空间比较大。当然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运行的Windows下的运用程序数量非常多。不过,在其Windows屏幕中,Win4Lin只允许运行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因此,我建议把Win4Lin运行于一个虚拟桌面上,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Win4Lin允许从Windows应用程序中进行剪切、粘贴操作。

    4.VMware()

  VMware看起来似乎和 Win4Lin相似,但实际上无论从支持的程序数量上还是价格上来看,它们都有所不同(该软件也可以免费下载)。它的设计目的是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创建一个多“客户”的操作系统环境。也就是说,它可以在一台机器上运行一个或者多个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9x/2000/XP/NT等。对于那些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测试自己程序的开发人员而言,VMware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关VMware的具体用法,请参见《开放系统世界》2002年第9期的相关文章。

3:从何处可以获得Linux入门指南?

  几乎所有大的书店都有Linux书籍的专柜,其中有很多书就是专门针对初学者的。如果所在地没有卖这样的书也没有关系,可以从网上书店购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如果你是从零售商(连邦、卓越等)处购买的发行版,一般都会有一本非常不错的入门教材。从最新的几个发行版来看,国内的发行版(比如红旗、中软)提供的资料要更好一些。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网上下载,有关Linux方面的资料(无论深浅)在网上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4:如何将Linux安装在系统上?

  要把一个Linux发行版安装在系统上有很多种途径,我这里只介绍最简单的两种:

  1.从零售商或者朋友处得到Linux的安装盘,将其放入光驱中,重新启动系统。如果系统从光盘启动,那么只需按照屏幕提示完成安装即可。如果没有从光驱启动,就要设置BIOS,重新设定启动设备的顺序,把光驱置于最前。如果你的BIOS不支持从光驱启动,就不能使用这种方法。

  2.从局域网的机器上安装Linux。因为各发行版安装有所不同,所以具体方法可到网上查看。

  当然,实际上安装Linux还有其它几种方法,不过都不太适合初学者。我个人认为方法1是最简单的,并且一般来说,现在机器都支持从BIOS启动,所以建议初学者采用第一种方法。

5:从何处可以获得Linux应用程序?

  和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可以从网上发现Linux应用程序。不过,由于 Linux在国内流行的时间不长,很多专业提供下载的网站(比如华军软件园)提供的Linux程序还是比较有限。你可以从很多专业的Linux网站(比如 linuxeden.com等)下载到相应的Linux程序。Freshmeat.net是一个专门提供Linux下应用程序的网站,不过其说明和介绍都是英文的。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从Linux发行版光盘上寻找需要的程序。所有商业Linux发行版(包括红旗等)其发行版中都附有数百个应用程序,涉及领域更是相当的广,其中包括办公、图像处理、Internet应用、游戏等,几乎所有日常所需的内容都有。

  这五个问题回答完了,希望能对初学者步入Linux之门有所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5楼 旧帖 06-07-17 23:12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的基本操作

1、用户的登录、注销与关机

摁下电源开关,屏幕上刷刷闪过一串串启动内容的文字提示,是不是感觉有点兴奋?如果这是你的linux第一次启动,那么在服务启动的一串绿色的"[OK]",突然出现一个红色的false,仔细一看好象是一个叫httpd的服务。不要害怕,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得到解决。最后,系统显示:

linux login:

作为系统管理员,第一次进入系统当然要以超级用户的身份进入,和NT中Administrators身份对应的linux帐号是root(这也是一般类UNIX系统中常见的系统管理员身份)。在login:后面输入“root”,然后回车,系统提示:

Password:

输入当初在安装的时候选择的系统管理员密码。你也许会奇怪,系统为什么不显示“*”号来提示你已经输入,好象什么也没有输入,光标还在原处闪烁。其实,你已经输入了你的密码,之所以采用这种不回显的技术,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减少周围的人知道您密码位数的概率,而降低您密码被很快破解的可能性。按照你心里想的输入密码,然后直接回车,OK,成功登录,系统提示:

[root@linux /root]#

符号“@”前面的自然是你的帐号身份,之后的是主机名,可能根据你的主机的名称不同而不同。/root是你的主目录,它既是你的个人配置文件所在的地方,也是你每次登录后所在的目录,是你受到系统保护的私人领地??当然,前提是只有你自己拥有root权限:)。

和NT不同的是,作为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linux在同一台主机的本地就提供了6个虚拟控制台,分别为tty1至tty6。虚拟控制提供了linux在字符模式下同时运行几个程序的方法,实现了多任务处理。这六个虚拟控制台可以通过组合键Alt+F1,Alt+F2,……,Alt+F6来进行切换。每一个控制台都可以看作一个完全和独立的工作站。系统启动的缺省控制台为tty1。从一个控制台切换到新的虚拟控制台以后,linux也会先显示登录提示符,就象第一次登录一样。在装入另一个命令解释器之前,也会询问用户名和口令。所以,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控制台以不同的用户身份登录,更方便了用特定的身份执行特定的操作。当用户从一个虚拟控制台切换到一个新的虚拟控制台以后,在原来那个控制台运行的程序将继续运行。

我们可以来做个小小的实验,在第一个登录的控制台(tty1)输入命令ping 127.0.0.1,这时可以看见类似windows下ping本地的输出,紧接着Alt+F2切换到第二个虚拟控制台,登录以后,使用命令ps aux|grep ping(关于这个命令,将在第五个专题的进程管理中详细说明,它的功能是显示运行中的程序中包含ping串的部分),我们可以看见两行输出,一行表示ping在运行中,一行表示你的这个查询在查询的时候也在运行:)。然后我们再用Alt+F1切换到第一个虚拟控制台,可以看见ping命令还在不停的输出??在你离开这一会,它都已经刷了好几屏了,用Ctrl+D来结束它吧。非常清楚,ping命令在我们离开控制台一的时候也并没有被挂起,而一直在执行中。

在同一个控制台中,我们不用先注销也是可以改变我们的系统身份的,这可以用命令su实现。使用方法是:

[root@linux /root]#su username

命令行中的username是你给su的参数,例如你想改变自己的身份为bluewind(前提是您已经添加了这个系统用户,操作方法可以参考《搞清linux的用户和组-基础篇》),那么你可以使用su bluewind命令。如果你是从root身份su的话,不用输入password。而从其它身份则系统会提示输入密码的。简单的敲入su不带任何参数的话,缺省的认为你想成为root用户身份。

用户退出登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exit命令??这个命令一般的系统都会提供,一种是logout??有些系统如果提供了exit就不再提供这个命令了,例如redhat 7.0。执行的结果是回到上次转换身份前的用户状态。例如,你先用root登录,再su为bluewind,然后你执行exit,就回到了root身份,再执行exit,连root也退出了,回到登录提示符的状态。

通过telnet登录系统和通过本地虚拟控制台登录很相似,只是出于安全性考虑,系统不允许直接用root身份通过telnet登录,你可以先用一个普通身份登录以后再su成root??如果有必要的话。

linux提供了三种关掉系统的方式:shutdown、halt和reboot。这三个命令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系统的超级用户(一般都是指root,但不全是)才可以执行。输入没有参数的shutdown命令,2分钟之后即可关闭系统。在这段时间,linux将提示所有已经登录系统的用户。如果需要设定等待的时间,可以使用如下的选项:

○now:立即。

○+mins:在指定的分钟之后

○hh:ss:在指定的时间。

在关掉系统之前,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etc/nologin文件,用于说明系统即将关闭,用户不能登录进入。在这段时间中,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进入。如果你需要获得有关shutdown命令的更详细的帮助,可以使用man shutdown命令。

halt命令相当于shutdown -h now ,表示立刻关机。

reboot命令相当于shutown -r now ,表示立刻重起。

2、Shell的使用

如果你熟悉DOS的话,你可以用dos中的command.com程序来帮助理解shell。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简化的shell。shell是用户和linux之间的接口,用户输入的每个命令都是由shell先解释,然后再传给linux内核的。有些命令是shell内建的,就好象dos的内部命令,例如显示当前工作路径命令pwd就是bash内部的;其它命令如同dos的外部命令是自己单独的程序。

shell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自身就是一个解释型程序设计语言。shell程序设计支持在高级语言里能够见到的绝大多数程序控制结构,关于这个,能够单独写一本书^_^。我们还是回到正题,不过我们可以知道,shell命令完全可以完成在dos中象bat程序一样的功能,而且更强、更方便、更随和??随便写一个命令列表的文本文件,指定一个shell执行它或者把它的属性改为可执行后直接运行就可以了。

shell在用户成功的登录系统后启动,并始终作为与系统内核交互的手段,直至退出系统。

◆常用的shell

在linux系统里,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shell。一般来说,在/etc目录下会有个shells文件,该文件是目前系统中可用的shell类型列表。一般包括如下几行:

/bin/bash

/bin/sh

/bin/ash

/bin/bsh

/bin/tcsh

/bin/csh

而最常用的主要是Bourne shell(sh),C shell(csh)和Bourne Again Shell(bash)三种。

sh是UNIX最初使用的shell,并且在每一种UNIX上都可以使用。它在编程方面非常优秀,但和用户的交互却比较逊。

csh更多的考虑了界面的友好性,但普遍的认为C Shell的编程接口不如sh。由于它的编程语法和c比较相近,所以它还是被许多C程序员所使用。

bash是sh的扩展,并与sh完全兼容,并在吸取c和kon shell的优点的基础上对sh增加了和增强了很多特性。它是大多数linux系统中默认的shell。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bash的简单使用。

bash的环境变量的设置主要是在/etc/profile文件里,每个用户还可以在自己的主目录(刚登录系统后的当前路径)中的.bash_profile文件中定义自己的个人环境变量。注意,以点“.”开头的文件在linux中是隐藏文件,使用ls的-a参数才能看见它们的存在。

我们比较关心的可能是这样的一行

PATH="$PATH:/usr/X11R6/bin:/usr/sbin/:./"

通过下边的export语句,这一句就象dos中设置path路径一样,所不同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a、形式上用冒号分隔各个路径单元,不象dos是用分号分隔;

b、内容上可以使用$PATH代替这个赋值等式前的路径设置(注意,linux是区分大小写的);

c、效果上这个路径决定了bash查找的绝对范围,不要认为bash会象dos自动先查找当前路径,除非你在PATH中进行了设置。

你可以使用echo $PATH来显示自己的当前PATH设置。

关于bash更详细的帮助可以通过man bash命令获得。

3、文件系统与目录树

在dos-windows体系中,每个磁盘或硬盘分区有独立的根目录,并且用唯一的驱动器标识符表示,如A:,C:等。

而linux的文件系统则不一样,它采用了一种虚拟文件系统技术,使不同的磁盘和分区组合成一个整体。单个磁盘或硬盘分区构成单独的文件系统(可以是fat、NTFS等等格式的),有其各自的目录树结构。但是,在操作系统能够使用这些文件系统之前,必须通过称为“挂装”的操作将单独的文件系统附加到虚拟文件系统的某一个子目录上??也就是说这个子目录就是实际文件系统的根,通过访问这个子目录来访问该分区或磁盘。如此操作,最终可使所有的文件系统结合成一个无缝的统一整体,组织到一个大的树型目录结构中。该目录树的顶部是一个单独的根目录,名为root,用/表示。根目录下是一些标准的子目录和文件。

在文件系统模型中,仍然体现了linux的设计哲学,即将不同的文件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为用户提供一致的文件系统结构。

对大多数Linux发行版本而言,文件系统的目录树布局遵循FSSTND标准,这有利于编写或移植软件,同时也有利于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

完整的目录树可划分为小的部分,这些小部分又可以单独的存放在自己的磁盘或者分区上。这样相对稳定的部分和经常变化的部分可以单独放在不同的分区里,从而方便了备份和系统管理。目录树的主要部分有root(/)、/usr、/var、/home等等。下面是一个典型的linux目录结构如下:

/ 根目录

/bin 存放必要的命令

/boot 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等

/dev 存放设备文件

/etc 存放系统的配置文件

/home 用户文件的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

/lib 存放必要的运行库

/mnt 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我们常把软驱和光驱挂装在这里的floppy和cdrom子目录下。

/proc 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

/root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sbin 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tmp 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

/usr 包含了一般不需要修改的应用程序,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它文档。

/var 包含系统产生的经常变化的文件,例如打印机、邮件、新闻等假脱机目录、日志文件、格式化后的手册页以及一些应用程序的数据文件等等。建议单独的放在一个分区。

典型的/usr目录如下:

/X11R6 存放X window系统

/bin 存放增加的用户程序

/dict 存放字典

/doc 存放追加的文档

/etc 存放设置文件

/games 存放游戏和教学文件

/include 存放C开发工具的头文件

/info 存放GNU信息文件

/lib 存放库文件

/local 存放本地产生的增加的应用程序

/man 存放在线帮助文件

/sbin 存放增加的管理程序

/share 存放结构独立的数据

/src 存放程序的源代码

由于/usr中的文件不和特定的计算机相关,也不会在通常使用中修改,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这个目录(文件系统),这样,当管理员安装了新的软件之后,所有共享这一文件系统的计算机均可以使用新的软件。

 

4、目录操作和文件操作

在介绍文件的操作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文件的类型。目录树包括以下文件类型:

a、普通文件:包括文档文件、数据文件、程序、shell脚本等我们常接触到的文件。

b、目录文件:目录文件包含着一个该目录下的文件和本身以及上一级的链表。这是由操作系统维护的文件。它至少包括两个记录,一个是它自身(“.”),一个是它的上一级目录(“..”)。注意,根目录的上一级目录还是它自身。

c、设备文件:和所有UNIX一样,linux把所有设备都作为一个文件来处理,包括IO设备。

d、进程通信文件:即所谓的先进先出文件,主要是为进程间通信用的。

我们一般登入系统后,当前的工作目录都是自己的主目录,想看看主目录里有什么东东?你可以使用ls命令试试。输出就如同dir /w一样^_^。要查看隐含文件使用命令行:

ls -a

可以看见多了不少以点(“.”)开头的隐藏文件。如果还想进一步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那就查看长格式的输出吧,使用

ls -l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组合使用多参数,有两种方法:

ls -a -l 或者 ls -al

都可以得到该目录下所有文件的详细列表,比dos下dir的输出还详细??只不过文件的名却在右边。如果文件太多,一屏显示不下怎么办呢?ls命令并没有提供dir的/p开关的功能,不过按照UNIX系统设计的积木原则,我们可以用命令的组合获得我们需要的任何功能。象这次我们可以使用输出重定向,使用通道,对于下面这个命令,你应该不会觉得别扭吧?

la -l | more

这和dos下的管道一模一样嘛:),还不只这个,连改变当前目录的cd命令,也是和dos中的用法一样,看来dos还是没有完全抛弃UNIX的影响。

cd命令的用法和dos中相似,不同的是cd和后边的目录(包括代表上一级目录的..)之间必须有空格隔开。多出几次错误信息你就会记得这一点了,呵呵。记住:

cd.. wrong

cd .. or cd / right

查看当前的路径的命令是pwd,如前所说的,它是bash的内部命令,cd也是。它存在价值在于你不用时刻面对着一个可能非常长的路径,当然你觉得有必要,也可以通过对bash的适当配置使得它的提示符类似于dos模式。

建立和删除的目录命令也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建立目录使用mkdir,删除空目录用rmdir。注意,你建立目录、删除目录的操作,都需要相应的权限。

要想做到dos下的deltree的功能,需要使用文件的删除命令rm的递归删除参数-r或-R。这个命令的基本格式是

rm [-option] 2003106105931.htm

例如要删除/tmp/newtemp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rm -r /tmp/newtemp

这样的话,系统会一个一个文件问你是否需要删除,如果你可以确信这个目录下的所有东西都没有保留的价值的话,你可以加上一个-f的参数,表示强制删除,不再询问,如:

rm -rf /tmp/newtemp (还记得我们使用多个参数的两种方法么?)

注意,在linux中没有类似undelete的命令,不要随意使用带-f、-r、-R参数的rm命令哦:)

文件的拷贝使用cp命令,使用的格式如下:

cp [-option] soursefile targetfile

注意,和dos中的copy不同的是:

? soursefile和targetfile不能相同;

? cp需要使用递归选项-r来完成带文件的目录的拷贝;

? cp可以使用-u开关来保留文档的最新版本。当使用-u选项时,如果目标文件存在且最后修改时间比源文件晚,则不覆盖。

我们常用的还有重命名操作命令,或者说移动文件命令,mv,格式如下:

mv [-option] source target

mv有个非常有用的选项 -b,表示给被覆盖的文件产生一个备份。

cat命令用于把所给的文件以所给顺序在标准输出上输出。格式如下:

cat [-ption] [file]

如果没有设置参数file,则把从标准输入中读入的文件从标准输出上输出。如果file以一个减号来代替,则cat仍然从标准输入上读入数据。例如:

cat - file1 - >file2

这个命令表示先从标准输入读入数据,直到输入结束字符Ctrl+d,接下来从文件file1中输入,接着又从键盘输入直到输入结束字符,把这些结构都输出到file2文件中。实际上做了个在file1前后均加了一段文字然后存成了file2文件的操作。

用这个命令还可以把多个文件连接在一起。例如:

cat *.txt > outall.txt

表示把所有的txt后缀的文件按照字母顺序连接起来,然后再写到outall.txt文件里。

如果[file]选项是二进制文件,而又不是把它输出到一个文件而是标准输出的话,由于终端可能要对不可打印字符进行处理,可能会出现乱码。可以使用-v选项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选项把不可打印字符(从ASCII码的000到037的字符)用^和ASCII码从100到137的字符组合来表示。

还有三个用来显示文件的命令,它们分别是head、tail、more。

head [-option] [file] 是用来显示文件的前面一部分的。可以使用-num选项来显示前num行,也可以使用选项-c num使head输出前num个字节。其它的使用和cat相似。

tail [-option] [file] 是和head对应的显示文件后一部分的命令。选项和head命令一样。

more命令就是前面我们曾经借助它进行分页显示的命令,它也可以直接用来分页显示文本文档。命令格式和前面几个命令一样。在显示完一页后,more会提示用户输入:如果输入空格键或是f,则显示下一页;如果输出n加空格键,则用来显示后面的n 行;回车键用来显示下一行。

这几个命令都是网络管理比较常用的查看日志文件的工具,可以用man命令获得它们更详细的帮助。

还有几个显示二进制文件的命令,例如od、mn和strings,你也可以通过man获得帮助。

在linux中还可以为文件增加链接。例如目录的两个链接“.”和“..”。在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与索引节点号称为一个链接(link)。同一个索引节点可以和多个文件名创建链接。实际上这种硬链接是直接创建了与文件(在这是目录文件)的索引节点(i-node)号相联系的链接。我们也可以为文件创造多个链接,这使用命令:

ln [-option] sourse [target]

如果不使用target参数的话,则在当前目录中是创建一个同名的链接文件;如果用ln产生几个文件的连接,则target必须为一个目录。只有超级用户才能产生目录间的硬链接。

这一个功能非常有用。除了我们可以在主目录方便访问我们经常访问的文件,而且我们可以为重要的文件或目录建立多个链接,提供“防删除”的功能,避免以为删除造成严重后果。这样做的原理是,如果一个文件(或目录)的索引节点有一个以上的链接,删除操作只能破坏其一,索引节点本身的其他链接仍然不受影响。当然,如果对只有一个链接的文件发出删除命令,索引节点、文件数据块与目录的连接都会被释放,文件也真正删除。

上面的链接说的都是硬链接,和索引节点号直接相关的链接。我们知道,每一个文件系统(如一个硬盘分区)都有自己的索引节点数组,因此索引节点号只有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中才是唯一的,这意味着,固定链接只能用在一个文件系统的内部。

而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又常被称为软链接)则没有这个限制,它和windows系统中的快捷方式非常相似,它可以用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之中。因此,在两个文件之间建立链接,如果要求保证可移植性,应尽量使用符号链接。可以使用 ln -s 来产生符号链接。

? 文件、目录的属性

涉及到文件的属性,就不可避免的关联到用户管理,关于这个内容,请先参考专题五中的用户管理部分,再来阅读这一部分。linux下,每一个文件、每一个目录都必须有一个属主,并针对拥有文件的用户自己、用户所在组、其它所有帐号(组)分别设定读、写、执行三种权限。例如,我(假定是usergroup组的username帐户的拥有者)使用如下命令建立一个新的文件

touch mytestfile

然后我们使用ls -l mytestfile这一命令来查看这个文件的权限状态(关于ls命令,可以前面已有错误,可以查阅本站的命令查询),可以得到如下的屏幕输出显示:

-rw-rw-r 1 username usergroup 0 Feb 6 21:37 mytestfile

输出分为7个部分,分别表示文件权限属性、硬连接个数、文件所有者帐户、文件所属组、文件大小、文件创建时间、文件名称。

? 使用chown命令修改文件的主人

当你新建立一个文件的时候,文件的所有者当然就是你了。这一事实只有超级用户(比如说root)才可以通过chown命令改变(例如 chown otheruser mytestfile,把mytestfile文件的属主改为otheruser)。普通用户不能把自己的文件“送”给别人,不然你把有特殊目的的程序给了root怎么办?:)

chown命令的用法比较简单。这里我先假设你现在拥有超级用户权限,那么你就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将一个文件“送给”username用户了:

chown username /home/username/thefileisrootcreate.txt (假定该文件是由root创建的)

修改一个目录的所有者也是类似的:

chown username /home/newboat

当然,如果这个目录还有子目录及文件需要同时送给username,chown也是支持-R参数的:

chown -R username /home/newboat

如果你同时想修改文件/目录所属的组的话,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方便的达到目的:

chown -R username.othergroup /home/newboat

这样,不但文件主人得到了修改,文件所属的组也变成了othergroup

? 修改文件的组属性

文件所属组你倒是可以改变,前提是:

1、你的超级用户。

2、你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两个条件你至少具备一个,你才能够把文件所属旧组变为新组。使用如下的命令将当前目录下所有html文件所属的组改为httpd:

chgrp httpd *.html

和chown命令一样,chgrp也可以使用-R参数对一个目录内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进行递归的修改组属性。

<提示>:你可以使用不带参数的groups命令查看自己属于哪个组。

文件权限的设定是我们这一小节讨论的核心,我们主要介绍chmod命令的两种用法。

? 使用访问字符串设置文件目录权限

每一个文件、目录都针对用户自己、用户所在组、其它所有帐号(组)分别有读、写、执行三种权限及其组合。ls -l查看文件属性的第一个字段所示。总共十位字符“-rw-rw-r”,第一位是目录区分标志,如果是d的话,表示这是一个目录。第二到四位分别表示文件所有者的读(r:read)、写(w:write)、执行(x:execute)属性,第五到七位是文件所属组的读、写、执行权限,第八到第十位则是其它用户的读、写、执行权限。如果对应的位是相应的字母,就是有这相应权限,否则为“-”,表示没有获得这个许可。象刚才例子中的文件就是自己可读写,本组可读写,其它用户可读,所有的用户(包括自己)都不能执行它。

我们的用u、g、o分别来指代用户(user)、组(group)、其它帐户(other),就可以方便的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了。当然,我们也可以用a来表示所有的这三项。

例如,我们要对所有perl的脚本文件设定权限,对所有用户都可以读和执行,文件所有者还允许写许可,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chmod a+rx,u+w *.pl

注意:如果要使用多个访问字符串,它们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各个许可字符串之间不允许有空格。正如上例所示。

如果要修改目录中所有文件和子目录的权限属性,可以使用chmod提供的-R参数来递归修改。例如,下列命令将/www/site1目录及其下面的子目录的权限属性设定为所有者和组可读、写、执行,其它用户不可访问:

chmod -R a+rwx,o-rwd /www/site1

注意,不要轻易使用-R选项,这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使用字符串方便了理解,单输入那么多字母还是有点累,如果你对8进制有些概念的话,可以使用下面介绍的方法来做权限设置。

? 使用八进制数设置文件目录权限

我们知道,在ls -l的输出中,文件权限表示为“-rw-rw-r”,前一位只和是否为目录或连接有关,其它九位正好可以分成三段,每段三位,“rw-”、“rw-”和“r”,“-”代表无效“0”,其它字符代表有效“1”,那么这个文件的权限就是“110”、“110”、“100”,把这个2进制串转换成对应的8进制数就是6、6、4,也就是说该文件的权限为664(三位八进制数)。我们也可以使用类似这种三位八进制数来设定文件授权,如上边两个例子,就也可以写为:

chmod 755 *.pl

chmod -R 770 /www/site1

是不是很简洁?关键在于你能根据你需要设定的权限正确的选择八进制数(利用八进制数的二进制表示可以非常轻易的做到这一点)。

? 读、写、执行的权限说明

1、所谓写的权限,也就是对文件修改和删除的权限。如果目录的写权限也对你开放了,则可以创建、删除或修改该目录下的任何文件或自目录??即使该文件和子目录并不属于你。

2、对目录有只读许可的用户,不能用cd命令进入该目录;还必须同时有执行许可才可以进入该目录。

3、必须同时拥有读和执行权限才可以使用ls这样的程序列出目录内容清单。

4、只对目录有执行权限的用户,想访问该目录下的文件有读权限的文件,必须知道该文件名才可以访问。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6楼 旧帖 06-07-17 23:12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的良好特性

1 开放性:是指系统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凡遵循国际标准所开发的硬件和软件,都能彼此兼容,可方便地实现互连。

2 多用户:是指系统资源可以被不同用户使用,每个用户对自己的资源(例如:文件、设备)有特定的权限,互不影响。Linux和Unix都具有多用户的特性

3 多任务:是现代计算机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它是指计算机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且各个程序的运行互相独立。Linux系统调度每一个进程平等地访问微处理器。由于CPU的处理速度非常快,其结果是,启动的应用程序看起来好像在并行运行。事实上,从处理器执行一个应用程序中的一组指令到Linux调度微处理器再次运行这个程序之间只有很短的时间延迟,用户是感觉不出来的。

4 良好的用户界面

   Linux向用户提供了两种界面:用户界面和系统调用。Linux的传统用户界面是基于文本的命令行界面,即shell,它既可以联机使用,又可存在文件上脱机使用。shell有很强的程序设计能力,用户可方便地用它编制程序,从而为用户扩充系统功能提供了更高级的手段。可编程Shell是指将多条命令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Shell程序,这个程序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与其他程序同时运行。

   系统调用给用户提供编程时使用的界面。用户可以在编程时直接使用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命令。系统通过这个界面为用户程序提供低级、高效率的服务。

   Linux还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它利用鼠标、菜单、窗口、滚动条等设施,给用户呈现一个直观、易操作、交互性强的友好的图形化界面。

5 设备独立性

   设备独立性是指操作系统把所有外部设备统一当作成文件来看待,只要安装它们的驱动程序,任何用户都可以象使用文件一样,操纵、使用这些设备,而不必知道它们的具体存在形式。

   具有设备独立性的操作系统,通过把每一个外围设备看作一个独立文件来简化增加新设备的工作。当需要增加新设备时、系统管理员就在内核中增加必要的连接。这种连接(也称作设备驱动程序)保证每次调用设备提供服务时,内核以相同的方式来处理它们。当新的及更好的外设被开发并交付给用户时,操作允许在这些设备连接到内核后,就能不受限制地立即访问它们。设备独立性的关键在于内核的适应能力。其他操作系统只允许一定数量或一定种类的外部设备连接。而设备独立性的操作系统能够容纳任意种类及任意数量的设备,因为每一个设备都是通过其与内核的专用连接独立进行访问。

   Linux是具有设备独立性的操作系统,它的内核具有高度适应能力,随着更多的程序员加入Linux编程,会有更多硬件设备加入到各种Linux内核和发行版本中。另外,由于用户可以免费得到Linux的内核源代码,因此,用户可以修改内核源代码,以便适应新增加的外部设备。

6 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

   完善的内置网络是Linux一大特点。 Linux在通信和网络功能方面优于其他操作系统。Linux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强大的网络功能。

   支持Internet是其网络功能之一。Linux免费提供了大量支持Internet的软件,Internet是在Unix领域中建立并繁荣起来的,在这方面使用Linux是相当方便的,用户能用Linux与世界上的其他人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通信。

   文件传输是其网络功能之二。用户能通过一些Linux命令完成内部信息或文件的传输。

   远程访问是其网络功能之三。Linux不仅允许进行文件和程序的传输,它还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了访问其他系统的窗口。通过这种远程访问的功能,一位技术人员能够有效地为多个系统服务,即使那些系统位于相距很远的地方。

7 可靠的系统安全

   Linux采取了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对读、写控制、带保护的子系统、审计跟踪、核心授权等,这为网络多用户环境中的用户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8 良好的可移植性

   Linux可移植性是指将操作系统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使它仍然能按其自身的方式运行的能力。

   Linux是一种可移植的操作系统,能够在从微型计算机到大型计算机的任何环境中和任何平台上运行。可移植性为运行Linux的不同计算机平台与其他任何机器进行准确而有效的通信提供了手段,不需要另外增加特殊的和昂贵的通信接口。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7楼 旧帖 06-07-17 23:13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的启动顺序

LINUN启动顺序:

poweron --BIOS自检--LILO/GRUB调用---KERNEL 调用--INIT***---MIGGETTY--LOGIN

init调用其配置文件/etc/inttab;inittab从上到下按顺序启动,调用rc.sysinit ---rc?.d(rc?.d下的文件都是init.d下的符号链接)---其中有一个xinetd的超级进程---调用/etc/xinetd.conf配置文件---从配置文件中知道读/etc/xinetd.d文件----结束后调用Miggetty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8楼 旧帖 06-07-17 23:13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认知存在十大误区

从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任何Linux或者其他开源竞争产品能马上威胁到微软的桌面产品市场份额。

  在本周由Gartner主办的一个名为“客户端OS和Office”的研讨会上,Gartner的一名分析员Michael Silver表示,仅仅因为Linux是免费的就认定“Linux成本低廉”是错的;而阻止开源办公软件在商业世界使用的主要障碍是兼容性和准确性问题。

  “你不能马上将所有用户转移到StarOffice/OpenOffice.org,你不得不保留些Microsoft Office,你还要顾及企业内部一些少数‘与世隔绝’的人,”Silver说。

  当有人问及Macintosh在目前是否是比Linux桌面系统更好的选择时, Silver认为有可能,因为已经有Mac版的Office以及它拥有更直观的用户界面。但Silver还表示,现在也是时候商业、企业客户更密切地关注桌面Linux和StarOffice/OpenOffice.org了,“因为我们现在更了解Longhorn会带来些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厉害了”,他说。

  在Longhorn中会见到最低用户权限(LUA)的概念,普通用户将不再获得管理权,应用程序不会因此造成系统崩溃。Longhorn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搜索功能、更好的分类和搜索文档的方法。

  Silver表示,“Linux担当主流商业用户桌面平台”的宣称已经过了其高峰期,真正配置使用的企业慢慢多了起来,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反省一下当中的实际问题”。

  Silver向与会观众指出,必须谨慎对待所听到的任何有关Linux桌面系统的论调,因为这里存在十大误区,它们是:

  .Linux比Windows成本低廉得多,因为StarOffice/OpenOffice.org可以取代微软Office;

  .Linux是免费的;

  .Linux世界没有强制升级的问题;

  .Linux可以大大减少管理人手;

  .Linux有现成的管理工具,所以其总体拥有成本(TCO)比Windows低;

  .应用程序都是免费或者很便宜的;

  .技能可以互相转移;

  .使用Linux的话,硬件的生命周期更长,或者说旧硬件也可以使用;

  .Linux应该在微软的企业协议到期时马上配置使用;

  .Linux用于桌面是一个“或者全部拥有,或者全部没有”的选择;

  在谈到微软Office时,Silver表示由于许多客户都签有Office的企业协议,如果微软新版的Office 12在Office XP发布后超过三年才推出的话,部分这些客户可能得不到升级,这会造成大量的苦恼和不满。而之后的Office 13可能在WinFS推出的同时发布,因为它可能要用到其中的一些功能和特性。

  “最大的问题是微软是否愿意在推出Longhorn的同时推出新版Office,大部分的用户都希望在更新Windows的同时升级新版的Office,”Silver说。

  “所以,Office 12是什么?我不知道,”他说。“微软目前对此没有过多谈及,因为他们希望你们继续购买现在的版本。但我预计在Office 12中,Outlook的改变会较大、搜索能力会有所提高、更好的XML支持等更多关于用户商业应用的东西。”

  至于Windows操作系统,Silver表示虽然微软承诺支持每个版本的Windows十年,但这不表示用户需要使用它那么长时间。在2004年秋进行的一个客户端操作系统调查中,Gartner发现在美国,60%的用户仍在使用Windows 2000作为桌面系统。不过由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升级仍在继续,所以XP的前景依然看好。

  微软还会继续支持Windows XP到2013年,而Windows 2000的支持会持续到2010年。由于大部分人都会使用其台式机至少四年,笔记本电脑至少三年,所以Gartner预计客户会从2008年开始购买 Longhorn机器,但Silver认为这不一定意味着他们会在一段时期内同时支持几个版本的Windows。

  “我们有许多客户都想直接跳过Windows XP,这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制药行业,因为他们需要时间验证应用程序对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以及符合法律等要求,”Silver说。

  Silver列举了四个那些没有还升级到Windows XP的客户可能考虑升级的理由:

  .他们可以减少对Windows 2000支持的依赖;

  .他们可以减少对Longhorn发布日期的依赖;

  .他们可以开始从容不迫地升级到Longhorn;

  .Windows XP SP2提高了安全性;

  不过,那些计划跳过Windows XP直接购买新系统、新机器的客户还有些工作要做:

  确保那些独立软件供应商(ISV)能支持Windows 2000到2011年;

  有应急计划处理关键程序需要Windows XP的情况;

  在Longhorn发布beta版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认真的测试工作,尤其是beta2版时;

  确保他们的ISV能在Longhorn发布后12个月内提供支持;

  “此外,你还需要做好在2010年中前完成全部Windows 2000用户升级工作的预算,”Silver说。

  最后,Gartner也不鼓励用户跳过Longhorn的第一版去等待可能支持新文件系统WinFS的新版本。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

http://tzhsuccess.itpub.net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查看tzhsuccess 的IP地址

29楼 旧帖 06-07-17 23:13

[ 大 中 小 ] 给予该贴好评 编辑/删除 引用/回复

tzhsucces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2004 Apr

来自: 太?系-?子座

技术贴数:7934

论坛积分:31670

论坛排名:67

论坛徽章:23

会员2006贡献徽章 玉兔 授权会员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数据库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BLOG每日发帖之星

Linux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您开始安装Linux之前,您必须做以下的准备工作:

  1. 备份您硬盘上的所有重要数据! 首先建议您将您硬盘上的重要数据备份到软盘/光盘/磁带上,以免发生意外时,给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如果采用硬盘,网络安装,或者bios不支持光盘启动,则要准备一,两张安装软盘。

  所需的img文件可在linux安装光盘的/images/目录下找到,所需的img文件(/images/boot.img,bootnet.img)

  制作方法一,在dos下:

把光碟上的/dosutils/rawrite.exe 拷贝到dos系统下,准备一张刚dos格式化的软盘。

  "C:

  awrite ***.img"

  制作方法二,在unix(linux)下:

  准备一张刚dos格式化的软盘,不要mount上系统。

  "dd if=***.img of=/dev/fd0"

  3. 准备Linux分区

  Linux拥有自己的文件系统 (Linuxext3),所以,你在安装linux时它应该拥有自己特别的分区类型。这意味着你不能将Linux安装到一个已经存在的 DOS或Windows98分区上。所以您必须将硬盘上的分区进行调整,同时要在硬盘上留有足够的而且未被分配的磁盘空间来安装Linux,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您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来做:

  A,备份硬盘上的数据,通过dos下的fdisk对硬盘进行分区(这个办法一般不推荐使用,除非你使用的事一个崭新的硬盘。或者对硬盘上的所有数据进行北方,不然所有的数据都将会丢失)

  B,先在widows下将最后的一个分区的数据往前几个分区移动使其空出来(对于重要的数据请备份,以防不测)。如果你对linux下的分区软件Disk Druid了解的话,你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要你是一个新手的话,我建议你去找dos版的Patition magic,这是一个非常专业而且功能强大 的分区编辑软件,您可以使用该工具对您的硬盘分区进行重新划分。不过现在你只要在dos下将刚才整理出来的空间的格式转换为linux et3的格式,那样你在等下安装linux的时候在分区的那项的时候你就可以按照默认进行。

  4.收集你的机器的所有硬件的信息,这些硬件大概包括如下几种 主板(主板上的芯片主型号) 声卡 显卡 鼠标 键盘 网卡等,这些信息一般你都可以在windows中找到。当然还有你的机器的说明书,这个可不要忘了。

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能和你相互交流,愿意和您分享学习、进步中的每分喜悦与快乐


阅读(26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