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474774
  • 博文数量: 867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8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7-27 14:4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67)

文章存档

2007年(6)

2006年(861)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06-07-31 10:49:50

一、工程概况

  深圳商报编审综合大楼是由深圳商报社投资兴建的甲级智能化写字楼。大楼东西长达116.8m,地面以上高度为99.8m,总建筑面积75600平方米,由二层地下室(设备用房和地下停车库)、四层裙楼(广告营业厅、国际会议厅、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用房)和东西两栋塔楼(办公用房)以平、竖、点、板的造型变换形式组成,新颖独特、雍容华贵、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东塔楼深圳商报大厦为21层板式楼,供深圳商报社编审办公用;西塔楼奥林匹克大厦为27层点式楼,对外租售,第十二层为中国奥委会(深圳)新闻中心所在地。为适应深圳市信息化城市的发展和深圳商报报业集团信息业务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大楼的高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该大楼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并在大楼内设置先进的楼宇监控、安保监控、背景音乐、闭路电视系统等。

二、结构化综合布线要实现的目标要求

  本大楼的结构化综合布线,旨在建立一个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实用性、扩充性、经济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质的集语音通信、数据通信于一体的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Internet)、图象传输系统要求,并可达到下列目标:

1、系统实用性:进行综合布线后,能实现大楼内各部门之间语音、数据信号的快速传输。
2
、系统兼容性: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厂家产品的支持能力。
3
、系统扩充性:配合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可实施的布线方案,并兼容现阶段的技术需求及未来的发展,具有足够的扩充能力。
4
、资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相互连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外部网络的连接。
5
、高速的传输速率:建立起100Mbps的计算机网络,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6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等。
7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插接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使用和维护。

三、综合布线设计要求

  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应符合最新国际标准ISO∕IEC IS118011995ANSI∕TIA∕EIA 568A标准,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和图象传递;能够支持100MHz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

  根据深圳商报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基建办和技术处的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商讨,拟定整栋大楼安排语音点和数据点各1200个。综合布线工程设计采用星形的物理结构,这种物理结构是当今世界上最灵活的一种拓朴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构成不同的逻辑拓朴结构,既适应于语音系统的需要,也适合于各种计算机网络及其智能系统的要求。所以综合布线语音部分和数据部分均为二级星形结构。

  语音的星形中心分设在东塔楼六层的电话公司光端机房和东塔楼六层的综合布线总配线间,数据中心设在东塔楼六层综合布线总配线间。共设管理间(IDF15个,MDF到各楼层(IDF)的语音主干为大对数三类非屏数双绞线(UTP)。数据主干选用多膜光纤。电话公司光端机房和电话公司进大楼的商业网设备设在东塔楼六层综合布线机房附近,为大楼的电话分配、调整和控制提供方便灵活的通路。

  东塔楼深圳商报大厦高二十一层,为深圳商报社各编采行政部门办公用,要求信息点根据各楼层办公室的布置设计施工至办公桌上。主机房和网络控制中心设置在六层,配线间的位置可设在弱电竖井内或设在附近的房间内,配线间用于安装电缆导线架、模块化跳线盘等连接设备。东塔楼可分成7IDF管理,干线配置为每个IDF配置112芯多膜光纤和16芯多膜光纤作为数据主干,另分别于47IDF施布125对大对数五类骨干电缆作为备份。为充分考虑发展及扩容,实际水平布点约为2200点,干线配置为4000个语音和数据点。

  西塔楼奥林匹克大厦除十二层为中国奥委会(深圳)新闻中心外,其余各层对外租售,平面布局尚未定,因此,仅十二层设计施工至工作区,其余各层的水平配线和工作区都不设计。可设九个楼层子配线间,主计算机房共用东塔楼六层主机房,除第十二层及地下部分外只铺设语音干线,每个IDF铺设925对大对数三类骨干电缆,第十二层及地下部分所在IDF另各配112芯多膜光纤作为数据传输,实际水平布点为150点,干线配置为2000语音点,360数据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配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设备之间子系统等五个系统构成。其中:

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办公区域的信息插座及与终端连接电缆构成,所有信息点均统一设计为标准的第五级(Cat.5)信息接口,插针和线对的组群分配符合RJ45 ISO8877标准,连线方式为TIA568B,可支持100MHz的信息传输,不同型号的微机及电脑内模块相应的颜色标记,将线缆压接在模块上,应注意插座内上端模块对应于左侧信息口,下端模块对应于右侧信息口。

2、水平配线子系统:

  水平配线子系统由各配线间至各个工作区之间的配线电缆构成。

  可采用ALCATEL 五类(Cat.5)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支持100MHz的传输速率。水平电缆从配线间沿电缆桥架分别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点,水平布线距离应不超过90m,信息孔到终端设备连线不超过10m,可采用走吊顶的轻型槽形电缆桥架的方式为水平配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从弱电竖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配线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做成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得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方便。工作区端电缆布放到位后方可在设备间端将电缆剪断,工作区端电缆应预留20-50cm,设备间端电缆预留2m,以便安装信息插座和跳线盘。

3、垂直干线子系统

  大楼布线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由主机房内的主配线架至建筑物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室内十二芯多膜光纤和Cat.3大对数语音骨干电缆组成。采用十二芯多膜光纤,传输速率可达1Gbps以上,可为高速数据传输提供高品质的数据传输通道。垂直主干电缆布放在大楼弱电竖井内进行,两端电缆均应预留2m,以便安装跳线盘。光缆布放过程中,最大拉力应小于50 daN,转弯半径应大于30mm,垂直主干电缆应牢固绑扎在金属桥架上,绑扎间距小于1m

4、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各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由楼层分设的配线间构成,提供主干电缆及水平配线电缆的连接设备。每个配线间均设19"工业标准机柜。机柜上安装若干连接水平配线电缆的RJ45接口跳线盘和连接主干光缆的光纤跳线盘,并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安装用户网络集线器设备。管理子系统(配线间)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旁(弱电竖井应尽量设在大楼的中间),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如数据布线采用屏蔽方案时,配线室里应备有合适的接地线。

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由商报大厦六层计算机房的主配线架等组成,提供连接网络交换机、数据中继线、大楼垂直主干线电缆的系统连接设备。

四、综合布线施工要求

  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负责此项目,并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进场时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应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对工程的工期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予以明确。施工中应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制度,一道工序必须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方可通知监理公司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认真及时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和相应的资料,保证资料的鉴定收集、整理、审核与工程同步。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努力创建优质样板工程,本工程的质量等级必须达到优良以上。

  本工程建筑面积大,作业面广,应统筹安排、交叉作业、协调施工。各施工负责人要熟悉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给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技术要领,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按照管槽施工机柜、配线架安装-模块面板安装-测试检验的顺序施工。管槽的衔接要做到规范,没有裂缝,吊架安装要牢固、平稳,在转弯处要安装吊架支挡槽架使得线槽平稳牢固。线缆敷设应线管、桥架安装符合要求后进行。对于光缆和铜缆干线部分的敷设,从各个分配线架开始顺本水平线槽、竖井线槽至主配线间,施工中全部用人工放线,不得硬拉,避免因机械操作损害电缆,各条电缆还要进行规范的标识,在施工图上也要进行编号标识。放线时特别要注意电缆和光纤的转弯位置的处理(保持一定的转弯半径),避免造成铜缆受损和光纤中断。在电缆两侧要预留足够的线供端接和制作使用,对于铜缆在配线间要求预留3m-6m可供端接,对光纤在分配线间(IDF)要预留6m-8m可供端接,在主配线间(MDF)要预留8m-10m可供端接。

  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工艺要求进行配线架的安装,对于主配线架,原则上采用落地式大型机柜安装,对于分配线架,则可采用开放式机架安装;对于配线架的连接,要求槽架一次到位,所以在线槽开始施工前,要完成各个分配线架和主配线架的安装图,并符合机房的整体规划。所有信息口制作均应严格按照产品安装规格要求进行,对于线缆的开皮、双绞分开程度、打线顺序等都要求完全合乎要求,符合模块上的色标和顺序,安装面板时一定要把模块卡接牢固,以免今后使用时松动,制作工作应采用专用打线工具进行安装,打线顺序严格按照设计编码顺序进行,以便今后的管理和使用。

五、系统测试与验收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是综合布线系统实施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需对系统的水平铜缆和垂直干线光缆进行端对端测试,必须在系统测试完毕,确保性能优良后,才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1、铜缆系统测试。

  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确保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

  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TIA∕EIA568-A规定的CAT.3及超CAT.5标准对三类主干系统、五类水平系统的铜缆线路进行测试。

  系统采用专用电子测试仪器,按ISD∕IEC11801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
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3)、信号近端串音衰耗测试,
4)结构回转衰耗SRL
5)特性阻抗,
6ACR测试。

2、光纤系统测试

  采用专用光纤测试仪,按ISO∕IEC11801测试标准,逐条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连通性、全程衰减及ST∕SC连接头衰减等,测试出来的结果应符合以下标准:

光纤传输性能参数

   波长(um)  最大衰减Db∕km   最小模态带宽MHz∕km
 
        0.85      3.5          200
 
        1.3      1.0          500

  对测试不合乎要求的要查清原因,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测试,直至全部合乎要求,并提供系统的验收资料,包括系统测试报告、竣工图、管线槽走线图、信息点分布图、系统维护手册、竣工书等,然后通知甲方和监理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实地抽测,切实确保整个系统的性能优良。

阅读(208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