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7396
  • 博文数量: 238
  • 博客积分: 7000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31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13 10:0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38)

文章存档

2010年(2)

2009年(184)

2008年(52)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LINUX

2009-02-12 16:16:30

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不懂得放弃就没有真正的战略营销  所谓战略,就是精确打击。比如日本能够把质量做到世界一流,很大程度是因为日本公司接受了质量大师戴明的一个观点: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质量要从源头抓起。如果质量问题是在设计阶段,纠正失误的损失可能只是一。但到了制造过程,纠正失误的损失就是一百。而到了客户那儿,纠正失误的损失就会是一千甚至一万。  产品的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质量的80%,这就叫战略质量──通过战略性的措施提高质量。就此而论,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质量其实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在技术上加大投入,不强化专业设计部门的能力,企图通过严格检验来达到质量的提高,永远不可能有世界级的质量。  同样,中国企业要提高自己的营销水平,也要从源头抓起。真正优秀的营销不是靠制造阶段的“策划”获得的,甚至不是执行出来的,尽管营销的策划与执行都很重要。  真正的营销要从源头出发:你能够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就是战略:你懂得哪些价值对客户和对你都重要,你同时更要懂得哪些价值对客户很重要,但对你却不重要。战略首先是放弃,没有放弃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重点。  所以,不仅那些满足所有客户的营销行为是没有战略的,就是满足目标客户的所有需求,也是一种没有战略的表现。  因而,从战略的层面上讲,营销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你决定放弃什么,然后才是你集中力量准备做什么。问题是凭什么放弃?又凭什么要集中?回答是,我们假定客户的需求是不同且易变的,所以,每家企业只能在某一个方面集中精力才能做到极致,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力。  如果真是这样,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市场会出现由若干“特色公司”组成的竞争格局。比如,世界汽车市场有丰田、福特、通用这批做中档车的优秀公司,也有专注不过就是通过组装计算机或代理IBM、HP、康柏等跨国巨头的计算机,从中获利。  那是一个真正“赚钱”的年代。与联想生长在同一年的,除了长城外还有四通、科海、京海等公司。可是为什么在同样条件和同样水平下,经过十几年发展后,一些公司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另一些却逐渐衰落呢?在我看来这之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联想不甘于与那些中关村的“倒爷”为伍,不甘于仅仅做IBM、HP等跨国公司的附庸。联想对自己说:我想做一家有战略的公司!  当一家公司的发展落脚点归于“客户价值”而不是“机会(赚钱)”的时候,这家公司就是我所说的有战略的公司。因为企业的竞争无非就是针对客户价值的竞争。凭什么你能够持续?结论是你能够把握客户价值及其趋势,这样才能凝聚起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基于此,联想将营略战略定位于“渠道增值”。当计算机行业的老大们,还在那里拼命出货,为了眼前利益热衷于维护“核心技术”,如方正、四通;为了利润拼命让代理商相互争斗,如IBM、HP.这时联想选择了渠道整合,通过分销渠道的管理将生产商、大经销商与零售店、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三赢”,实现分销增值。  反观长城,我们发现这些年来,长城一直在围绕产品优势上徘徊,力图通过产品优势来获得它在行业中的地位突破。没有在客户价值上的专注,而希望在产品或技术上获得突破,结果是长城最近6年换帅5次也无济于事。  同样,中关村的另一些公司,如四通、方正等的衰退也是同样道理。张瑞敏讲过一句话,叫做经营企业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觉得这句话应当用到消费者价值上:对消费者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对中国企业的营销会更有价值。这样说的原因是,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得财富,是因为我们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如果我们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价值,那么无论是技术或是规模或是其他的什么,都是靠不住的。从本质上讲,消费者是不可知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对消费者的把握。所以,要想真正把握消费者,就得“随需应变”。没有对消费者未来变化趋势的把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战略。  非常可乐成功了吗?  重新定义围绕产品的竞争  事实上,企业的竞争是围绕产品丰富的内涵进行的:经济属性提供了产品的功能价值,社会属性提供了消费者的价值,而组织属性则提供了企业形象本身!围绕产品的经济属性是所谓的价格战,围绕社会属性是品牌战,而围绕组织属性则是全球行业领导权的归属──此时的企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它同时是我们这个时代潮流的领跑者!  市场竞争法则也清楚地说明了这三种属性不同的价值:我们只愿意给产品的经济属性付很少的钱,而我们愿意给社会属性与组织属性付更多的钱。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溢价,即由于我们对这些品牌抱有好感(社会属性),由于我们对这些公司肃然起敬(组织属性),我们愿意为它们的产品多花钱!  到目前为止,中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在产品的经济属性之间展开的。为什么娃哈哈等一批消费品公司,要不断地推新产品冲击市场?答案很简单,我们没有能力去创造产品在社会属性与组织属性方面更多的“溢价”。此时的新产品与创新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没有新产品,这些公司就基本上只有价格战一条路了。相反的是,可口可乐几十年来就是那么几种产品,宝洁的海飞丝也已经卖了30多年,麦当劳更是将汉堡包卖向全世界。但你会觉得它们过时,会担心它们打价格战吗?  非常可乐是国内一个经典的挑战案例,娃哈哈宣布非常可乐的销售量已经占到了可乐类的五分之一,并进而宣布娃哈哈将与两乐一争高下。我们非常敬重娃哈哈在非常可乐上取得的成绩,但非常可乐真的成功了吗?  如果从产品的社会属性看,非常可乐如何定义它的属性?我们知道在产品中导入文化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费价值观、生活形态与未来趋势”的调查或研究上的,如果不是建立在这种系统性的消费知识管理上,单纯的一两个“好点子”只会伤害公司的长期竞争能力。  而从产品的组织属性看,娃哈哈是一家什么公司?宗庆后认为,娃哈哈选择的“先通路后品牌、先农村后城市”,这一策略在和国际大品牌的竞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无疑,娃哈哈在农村市场是成功的。可是,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将它的能力集中在城市用户的时候,娃哈哈在农村的胜利不仅不能推广到城市,反而会构成它进入城市的阻碍。道理很简单,城里人总得用什么东西来说明他是个城市人吧,而凭你娃哈哈就能消灭城乡差别?!  与此对应的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塑造品牌时,背后是对不同国家消费者生活形态与消费观念的把握能力,当可口可乐强调从买得到(Available)转为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实际上是在强调渠道要更加广泛和接近顾客;从乐得买(Acceptable)转为心中首选(Preference),实际上是在更加强调产品的文化内涵;买得起(Affordable)转为物有所值(Pricetovalue),实际上是在强调产品的增值价值以及对消费者的尊重,而这一切改变很大程度又与非碳酸饮料在近年来的崛起有关。  因此,可口可乐核心竞争能力真正的体现,显然潜藏于它对消费趋势的把握能力与行业结构的塑造能力之中,这才有永远的可口可乐。  从可口可乐能够持续百年的原因上面,我们也许可以懂得一个基本的道理:消费品的竞争完全不在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之外的消费者价值,在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打造,一个单纯的品牌知名度并不能说明什么,所谓的渠道也不是决胜的关键,消费品行业中的竞争对消费者的强调并不是外在的“广告”,而是内在的对产品背后消费文化内涵的把握,以及与竞争对手一起对行业结构的塑造能力。  出处:《新营销》 
阅读(19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