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74358
  • 博文数量: 282
  • 博客积分: 10843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4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7-01 15:2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2)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18)

2011年(14)

2010年(30)

2009年(48)

2008年(55)

2007年(55)

2006年(61)

分类: 云计算

2012-01-07 20:02:45

  云计算是当前任何一个企业CIO都不会陌生的一个词汇,随着技术的进步,其也愈发的体现出诱人的优势,它在很多方面都在更新着人们对IT的认识,尤其是对IT资源交付模式的认识。不可否认,云计算的理念在很早以前就已有雏形,但限于周边配套环境的不成熟,而长时间的徘徊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过现在的确不同了。产品、技术与理念的完善,已经让用户逐步体会到了云计算的核心价值,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进入到了云计算的初步阶段,那么在未来迈向企业内部私有云的道路上,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显然,云计算的基础平台将是第一步,它的选择将会决定你的私有云未来的走向与最终的效率。  云计算的理念本身其实很简单,就是将IT资源完全的集中化,然后再有序的,按需的供给出来。从表面上看,它更多的关注于是逻辑管理层面,毕竟资源的整合与供给,都是与管理密切相关的,不过我们绝不能忽视的一点在于,好的管理层离不开好的平台支撑。因此,当我们有意迈向云计算的时候,有必要把眼光先放到最底层,看看如何为云计算的管理提供更高的平台保障,这其中显然最关键的就是负责处理资源供给并承载企业应用的服务器平台。  首先,就是服务器平台的标准化,这个标准意味着架构上的统一、接口与底层指令的协调,以及应用的普及度,这对于未来的统一管理是非常有好处的。放眼看去,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最为普及的服务器标准就是x86架构,它承载了最多的企业应用,因此也适用于最大数量的企业。在云计算的部署中,基础平台的同构性非常重要,它将大大简化管理层的难度,你可以想像一下一个云计算平台如果是x86RISC系统(俗称小型机)混搭的环境,那么在管理上的难度将显然大于单一的x86环境,而且在资源共享方面也将遇到很大的问题,x86上的虚拟机或工作负载很难迁移到RISC系统上,反之亦然,这其实是与云计算的全资源池化共享的理念是相悖的。有人可能会说,RISC系统在企业关键业务承载方面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现有的服务器市场,x86服务器已经在RAS(可靠性、可用性与可服务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由此也带来了明确的性价比的优势,比如英特尔最新的至强7500平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可替换传统RISC系统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高RAS特性的高端x86服务器与中低端的x86服务器,可以组成一个共享的资源池,可以根据需求,在特殊的情况下来迁移相应的虚拟机与负载(这个负载不见得就是关键业务,也可以是数量庞大的前端应用,比如虚拟桌面),来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这一点是RISC系统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整体的云计算架构搭建中,我们绝对有必要认真考查自身的应用水平,着眼于未来的资源最大化共享与灵活供给来挑选平台,而不能孤立的将应用拆分。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一些企业级关键业务承载目前还离不开那些高度可扩展的小型机(目前能配到16插槽及以上的x86服务器还少见,但小型机基本都能到64插槽),这种需要则另当别论,不能因为云计算而降低相关应用的服务等级。但我们一定要清楚一点,那就是云计算的理念在于,将企业的IT化身为一台大的"服务器",相较于异构平台,同构的标准化平台将会在日后的应用中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因此尽量选择标准化平台,是我们应该把握的原则之一。  其次,就是服务器平台的虚拟化,注意,我们这说的是服务器平台,而不是处理器。虚拟化可以说云计算理念得以最终实现并顺利发展的根基性关键技术,它可以将多个分立的物理资源虚拟为一个整体的资源池,不同的应用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从池中索取相应的处理资源。从这点可以看中,虚拟化性能的好化,虚拟化技术的丰富与完善性以及虚拟化技术的业界支持度,都将对平台最终的虚拟化效率与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我们选择好标准化的x86平台,就要考虑相应的虚拟化架构的区别了。从目前来看,英特尔为x86服务器平台,提供了最为完善的虚拟化技术支持,并借助于其至强处理器本身强大的裸性能,提供了x86服务器平台最高的虚拟化水平。这其中,英特尔提供了三大类别的虚拟化技术,分别是处理器虚拟化辅助技术VT-x,服务器平台虚拟化技术VT-d以及服务器网络互联虚拟化技术VT-cVT-x保证了处理器在虚拟化环境中的效率,通过多项硬件辅助技术,将虚拟化的CPU占用降到最低的水平,比如虚拟机的迁移、内存地址列表的寻址、针对多台虚拟机的CPU队列排序等等。而VT-d则打通了虚拟机与服务器外设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往每个虚拟机都要通过虚拟机管理器(VMM)来调配对外设的访问,而VT-d的出现可以让虚拟机各自拥有直接与外设沟通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平台虚拟化的整体性能,最大限度保证了在虚拟环境下的整体性能。VT-c则将物理网卡进行虚拟复用,使得每个虚拟机虽然共享一块网卡,但各自都有自己独立的"直通虚拟网卡",这在大规模虚拟机并发访问网络时,效果立竿见影,并且可以更有效率帮助虚拟机并发迁移,为云计算提供了更灵活的基础资源调配能力。  VT-x,与VT-dVT-c的结合,为英特尔的至强服务器平台提供了加强的虚拟化支撑能力,这也是目前在x86领域唯一只有英特尔能做到,也因此让至强平台获得了业界最大限度的支持,包括VMware、微软、思杰、红帽在内的主流x86虚拟化提供商,都对英特尔的虚拟化技术提供了全面的支持,这也直接带来了更高一级的虚拟化资源管理层对至强平台完善支持的保证。另一方面,英特尔为至强平台也提供了强大的电力资源的管理技术支撑,结合英特尔自身的能耗管理技术与标准化控制软件开发接口,用户可以方便的将英特尔平台物理能耗的管理纳入到自己的综合管理体系中来,与强大的虚拟化技术支撑相配合,这对于云计算整体的管理的好处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接下来,实现云计算的关键一步就是自动化了,这包括自动化的资源整合、自动化的虚拟应用环境的生成与生命周期控制,自动化的全局资源与成本计价管理等等。不过,这已经不再是基础平台的范畴,不过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选择一个标准化的,且具备强大而完善的虚拟化技术支撑与物理能耗管理方案的平台,将对于日后的自动化进程会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样一套高效的平台,也将让未来的自动化进程更快,自动化管理的效果,以及最终的TCO表现更加亮丽。  因此,选择好的基础平台,尤其是服务器平台将让我们的登云之路事半功倍,那么现在的你心中有谱了吗?最后祝愿每个即将开始登云之旅的朋友们,能切实的根据自身的应用环境、应用需求、成本预算、TCO预期、云计算目标等多方位角度,来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基础平台!

阅读(48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2012-01-07

下一篇:2012-01-07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