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750753
  • 博文数量: 261
  • 博客积分: 10019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68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7-04 15:1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61)

文章存档

2010年(32)

2009年(77)

2008年(152)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21 11:44:28

苦夏五味浮生(一)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酸入肝,五行属木-
    苦夏一季,很多人会食之无味,如说五味之中最能打开味蕾的当属酸味,不仅让人感觉清凉,还能养护我们的肝脏,也只有肝血充足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有力量去面对炎热的酷暑。
    爱上酸梅汤算算也有些年头了,记得那年刚刚毕业,也是刚开始做销售,从阴凉清爽的象牙塔一下子进入如火如荼的解决温饱的革命中,又累又热却又没有胃口,于是酸梅汤成了那年夏天的最爱。爱之切的结果就是大大的为酸梅汤做了一次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酸梅汤”。后来其果然红极一时,你也来试试?

[自制酸梅汤]
原料:乌梅,甘草,山楂干,丁香,冰糖或是桂花糖
做法:
1.先将乌梅洗净然后泡水,等果肉软化之后去核
2.然后冲洗5、6遍,怕药味的可以多冲洗几遍,再把山楂、甘草、丁香也都冲洗干净
3.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到锅里加水,放适量冰糖或是桂花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1个半小时,起锅
4.用纱布过滤掉原料,等酸梅汤冷却下来就可以放在冰箱里冰镇了


苦夏五味浮生(二)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

    中医认为:自然界春生夏长,秋储冬藏。人也需顺应四时的变化而有重点的营养保护我们的五脏。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养肾也就是这个观点。夏天适合润补些利脾的食物。

    昨晚去药房买乌梅,被大伯强烈推荐买了这个叫做石斛的螺旋状的草,回来百度之,还真不错。今天在办公室冲之,味平回甘。。
                                                      
-甘入脾,五行属土-

[石斛茶]
原料:石斛
做法:
将石斛洗净,热水冲烫
取洗净的石斛两颗至于碗中,热水冲泡,可食一天。

石斛功效:
《》: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
《》: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

苦夏五味浮生(三)

-苦入心,五行属金-

    阴阳四时变化论是利用天时地利,自然之力来服务于人的养生,四时也就是春夏秋冬,利用四季循环来维持人的本源,阴阳的平衡。阴阳四时消长变化与人体的五脏相互关联,夏天主火,内应于心,所以夏季便成了养心最好的季节。

    从自然界来说夏天是非常热的,对应人体来说,它外阳亢盛,内阳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止这个心阳过分的耗散,所以中医有一个理论叫做汗为心液,如果汗液过分的消耗,过分的发散,不仅损害心阴,更重要的还能够耗散心养,所以在这个时候要特别强调养心。"心动而五脏六腑皆动摇",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那么心神受损必会影响到身体其他,所以心态上要随时提醒自己保持平静让心神安宁,减少过激之外,饮食的调养也十分重要。

[苦瓜酿鲜虾]
食材:苦瓜,鲜虾,盐,糖
做法:
1.苦瓜洗净去头尾,切4cm段,挖空中间的籽瓤
2.虾仁洗净挑去虾线,拍成虾泥,放盐和糖少许调味,如有蒜粉和白胡椒粉,也可少放调味
3.将虾泥填入苦瓜段,上锅蒸7-8分钟,将蒸苦瓜的汤汁倒入一个小碗内备用
4.炒锅倒入少量色拉油,加入蒸苦瓜酿肉的汤汁,混合均匀后搅入湿淀粉勾芡,熄火将汁浇在苦瓜酿上即可

[凉拌苦瓜]
食材:苦瓜,蒜泥
做法:
1.苦瓜洗净去头尾,切断并剖成两半,去瓜瓤后切片
2.在沸水中烫焯,捞出用冷水过凉,沥干水分,放入盘中待用(如是放入冰箱镇凉后,效果
  更佳)。
3.简单的做法就是放入盐和糖少许,加蒜泥拌匀后即可
4.复杂一点的做法,在3的基础上可再放少许辣椒油,微许酱油,点滴香油

    夏季养心苦味食物推荐:苦瓜、苦菜、莴笋、丝瓜、芹菜、苔菜、生菜、香菜、芥兰、荞麦、薏米、荸荠、胡柚、柠檬、薄荷叶、莲子心

苦夏五味浮生(四)

    咸为百味之本,李时珍在《》中写道:"味之中,惟此不可缺。"正是因为太平常,反而存在的时候往往让人忽略,但若是哪一天没有了咸味,估计所有的人都会疯掉。酷暑之夏,出汗增多,更要为身体补充一些盐分。

    咸味在五行中属水,水又克火,火对应心,若是咸味过头,则会损伤到心脏,于是咸多伤心便是从这里而来。所以调整饮食盐度与合理适用盐分,不单是口味的问题,进而上升到保健意识。

    科学的饮食原则是:饭吃八分饱,油肉要减少,盐越淡越好。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目前,我国国民的食盐量普遍超标,起码应减少2/3的量。改变"咸则鲜"的不良饮食习惯,逐渐养成饮食淡些,淡些,再淡些的良好饮食习惯。在烹调时也要注意方法,不要在炒菜过程中放盐,以防盐分渗入菜内太多,应在出锅前放盐,这既可减少盐量,也能满足食欲。

    盐的使用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它既可调和百味,也可独领风韵,只要控制好度,一切皆可掌握。

-咸入肾,五行属水-

[椒盐大虾]
食材:海虾、粗盐、花椒
做法:
1.将虾洗净后剪去须;锅内倒油烧至7成热,倒入虾快炸2分钟。
2.把粗盐倒入锅内,加热至盐粒发烫,不断用铲子搅拌,盐粒变烫后加入花椒继续翻炒,
   使之混合均匀。
3.加热到盐粒开始变成浅浅的黄褐色,花椒散发出香味。
4.将虾倒入花椒盐中,使每只虾均匀裹上椒盐粒。
5.关火加盖,用椒盐的温度焖焗虾5-8分钟。

除了调味,盐还可以:
盐水刷牙漱口,除口中残渣和细菌,保持口腔卫生
天气热出汗较多,不妨喝一杯淡盐水,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亦可防止降暑
用盐洗脸,盐是天然的去角质的良品,效果比任何去角质素都好

苦夏五味浮生(五)

-辛入肺,五行属金-

    五味入于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
                                                              --《》
   辛是肺的本味,具有养肺功效。二者同气相求,均隶属于燥金。所以肺虚有寒者,因为肺气不宣的风寒感冒等表症以及气血阻滞等情况的人适合用辛味药物辛散温通而宣肺,如:生姜、胡椒、辣椒、葱、蒜、韭菜、花椒等,但患有肝脏病的人应忌食。
 
     辣味属辛,但辛味包容更广,具有发散、行气作用的一般都是辛味。常见的姜、葱、花椒、辣椒属于辛味,薄荷、荆芥、川芎之类也属于辛味。古人所谓的辛味是指姜、葱、花椒一类刺激性气味。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

    五味之中,甚爱辛味,每食中少辛则觉无味。对生食葱蒜的喜爱随着口气的不便,则不得不让二位退居二线,只能在周末或是休假过过瘾,于是辣椒开始担当主角,各种辣酱成了冰箱的必备。

    本篇是五味浮生的最后一篇,如同经历了五味对五脏的一次洗礼,五味虽充养五脏,但是必须在五味均衡的基础上,五脏才会调和,五味太重反而会损伤五脏。咸味过多伤心、辛味过多伤肝,五味互相牵制,某一味过强过弱都会有损身体。现代人的口味已经比古代人重了很多,只有浓食厚味才能享受到口腔的快感。其实饮食清淡并非只忌咸味一种,而是说五味皆淡,这样脏腑才会得到滋养。


①《》: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②《》: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肩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


①《本草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涂制犬伤,制蚯蚓毒。"


①《》: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
②《》: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

胡椒
①《》:胡椒,去胃中寒痰吐水,食已即吐,甚验.过剂则走气。大肠寒滑亦用,须各以他药。
②《》:胡椒,能宣能散,开豁胸中寒痰冷气,虽辛热燥散之品,而又极能下气,故食之即觉胸膈开爽。又能治上焦浮热,口齿诸病。白胡椒温肺化痰和温补脾胃;黑胡椒温补脾肾。

[子姜牛肉丝]
食材:牛霖肉250g,子姜250g
辅料:油,糖,生抽,生粉,胡椒粉
做法:
1.子姜洗净,切成火柴梗般粗细待用。
2.牛肉切丝,用油、生粉、酱油、胡椒粉搅均后腌制几分钟。
3.炒锅放油,待锅中油开后,放入牛肉丝滑炒,七层熟倒出。
4.锅内继续放油,油热放入子姜,随后倒入七层熟的牛肉丝,翻炒均匀,放少许盐调味,少许酱油调色。
5.撒切碎的红椒配色,即可出锅。


阅读(123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