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类是所有类的超类,也就是说,Java中的每一个类都是由Object扩展而来的。因而每当你创建一个对象,它都将拥有Object类中的全部方法。让我们先来看看java.lang.Object的中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public class Object{ //公共构造函数 public Object(); //公共实例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public final native Class getClass(); public String toString();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All(); public final void 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p ublic final native void wait(long timeou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public final void wait( long timeout, 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保护实例方法 protected native Object clon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
方法equals测试的是两个对象是否相等,方法clone进行对象拷贝,方法getClass返回和当前对象相关的Class对象,方法notify,notifyall,wait都是用来对给定对象进行线程同步的。 然而Object类所提供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方法,我们在编写自己的类时经常需要覆盖这些方法,一方面是加强功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当前的情况。这就引出了本文的主题——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Object类中的equals方法是怎样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源代码: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 this == obj); } |
不难看出,它仅仅判断了两个对象的引用是否相等,这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比如,我们需要一个比较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在String类中就覆盖了这个方法。标准的java类库中有超过150个equals方法的实现。然而java语言规范要求equals方法具有以下性质: - 自反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x, x.equals(x)返回true。
- 对称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x和y, 当且仅当y.equals(x)返回true时,x.equals(y)返回true。
- 传递性:对于任何引用x,y和z,如果x.equals(y)返回true并且y.equals(z)也返回true,那么x.equals(z)应该返回true。
- 一致性:如果x和y引用的对象没有改变,那么x.equals(y)的重复调用应该返回同一结果。
- 对于任何非空引用x, x.equals(null)应该返回false。
这5条规则显示良好的逻辑性,想要写好自己的equals方法,必须满足它们。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规则呢? 假设当前equals方法传进来的参数名为otherObject, - 测试this是否与otherObject相等。
- 测试otherObject是否为null,如果是,一定要返回false。
- 测试this通otherObject是否同属于一个类。这是为了满足规则2。
- 把otherObject强制转换为另一个变量(这里称为other):Classname other = (Classname) otherObject。然后比较所有的字段。使用 == 比较基本类型字段,使用equals方法比较对象字段。如果所有的字段都匹配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class TestEqual{ int number; String s;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Object){ //首先看看这两个对象引用是否相等 if ( this == otherObject) return true ; //这是为了满足规则5 if (otherObject == null) return false; //如果两个对象所属类型不同,它们不可能相等 if (getClass() != otherObject.getClass()) return false ; TestEqual other = (TestEqual)otherObject; //比较所有字段 return s.equals(otherObject.s) && number == otherObject.number; } } |
这个例子虽然很简单,但却清晰地反映出了以上所说的要点。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子类中,首先要调用超类的equals方法,如果这项测试无法通过,那么两个对象不可能相等。也就是: if(!super.equals(otherObject)) return false; |
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编写自己的equals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只要在平时写程序的时候多注意一下,写好它并不难。 再来看看本文的第二大主题: 类似equals方法,我们先来讨论一下Object的clone方法效果是怎样的。不过在此之前,有个问题要提一下,所有使用clone方法的类,不论是继承Object.clone()还是覆盖它,都必须实现一个名为cloneable的接口。如果你打开java类库查一下,会发现这个接口里什么也没有,它仅仅是表明某个类具有被clone的能力。 用一个例子来研究一下Object.clone()的复制效果: public class TestClone1 implements Cloneable{ int count; TestClone1 next;
public TestClone1(int count) { this .count=count; if (count>0) next=new TestClone1(count-1); }
void add(){ count++; if (next!=null) next.count++;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String s=String.valueOf(count)+" "; if (next!=null) s+=next.toString(); return s; }
public Object clone(){ Object o=null; //如果没有实现cloneable,将会抛出CloneNotSupported异常 try { o=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System.err.println("cannot clone"); } return 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Clone1 t=new TestClone1(1); System.out.println("t="+t); TestClone1 t1=(TestClone1)t.clone(); System.out.println("t1="+t1); t.add(); System.out.println("after added t t="+t+" t1="+t1) } }
| 在这个例子中创建t相当于两个相连的TestClone1实例,而在调用了t的add方法之后,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 t=1 0 t1=1 0 after added t t=2 1 t1=1 1 t1也发生了改变,这点也许有些出乎你的意料。实际上Object.clone()进行的复制有着"bitwise"原则,也就是逐位复制。对于一个对象中定义的对象,它只是简单的复制这个对象的引用。这也就是常说的浅层拷贝(shallow copy),明白了这一点,想要执行深层拷贝(deep copy)也就不难了。 只需要在TestClone1 t1=(TestClone1)t.clone();后面加上t1.next=(TestClone1)t.next.clone();就能得到: t=1 0 t1=1 0 after added t t=2 1 t1=1 0 这个正确的结果。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如何控制clone能力。从前面可以知道,clone()是protected的,你必须覆盖并实现cloneable接口并处理必要的异常才能使用它。这样,你在设计自己的类时,有以下几种风格来控制clone能力: - 不理会clone(),也就是在你的类中不涉及任何有关clone()的内容,如果有人想实现clone功能,必须写一个子类并完成刚才所说的要求。这适合于Object.clone()可以胜任复制你的类中全部字段的情况。
- 支持clone()。你在你的类中实现cloneable接口并且覆盖clone方法以及捕获相应的异常。
- 有条件的支持clone()。这种情况有些特殊,也就是你的类中保存着一些可能不能被复制的对象的引用(这里是指它们没有实现cloneable)。这时候你只是在clone()中复制所有这些对象,如果遇到异常,抛出所有这些异常给使用你的类的人。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写一个类似于ArrayList的类,你不知道别人会在把什么样的对象保存在你的ArrayList里,所以你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被复制。
- 不实现cloneable接口但覆盖clone方法为protected。这样你虽然让你的类不能被复制,但却提供了正确的clone方法,这样如果有人想复制你的类,写一个子类实现cloneable接口就行了。
- 不实现cloneable接口并覆盖clone方法直接抛出异常来防止你的类被复制。不过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只能对付那些直接调用你的clone方法或是在子类中调用super.clone()的人。
- 使用final修饰你的类来防止你的类被复制。如果你的超类中有覆盖clone方法的,再重新覆盖clone方法并直接抛出异常。这也是最彻底的办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使大家对Object类有个大概的了解,编写好自己的equals和clone方法,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