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18348
  • 博文数量: 145
  • 博客积分: 250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5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3-19 11:1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5)

文章存档

2007年(75)

2006年(70)

我的朋友

分类:

2007-06-07 16:22:42

这份文档是在一些网友经验和自己使用习惯上总结的,旨在指南Fedora用户,特别是新用户用最快的方式来把Fedora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在Linux的自由气息里。

关于安装方法
个人推荐最快的安装方法还是刻盘,DVD ISO通过比较快!
安装方法的详细介绍参见;


有一点我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失败还是其他原因,我用WinGrub和其他的grub(在一个已有的Linux系统下)通过硬盘CD ISO安装FedoraCore 4都告失败,所以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问题,请还是不要过多尝试,另谋他法!我的经验是NFS ISO Image都没有问题。

关于本文的额外说明本文所以涉及到的内容在个人使用过程中同步更新中……,有些内容针对Fedora Core 4,最新部分内容都针对Fedora Core 5,大部分内容未经说明,可以在FC4/5通用;


*关于安装选项
对于桌面系统,我的经验是分区如下:
/boot 100MB;
swap 512MB;
/ root分区不少于10GB;
/home 看自己需要,相当于windows下的数据分区,我几乎不重新格式化这个分区,上面的数据有多年没动过了:-);
一般的swap分区为内存大小的两倍,有人说内存大的时候和内存一样大就可以了,个人以为除非内存>=1GB,否则还是坚持2倍的原则;

*定制Fedora的安装
对于桌面系统,有些组件是不必要的,有些是必要的,一般我选择Custom安装方式,一般用去根分区3-5个G左右!要知道现在一个EveryThing Install的Fedora要10G以上,太大了!!
Fedora Core 5有望实现按需要分盘的发布结构,不过在FC5Test1中未见有实现!
FC5最终releae似乎没有实现核心盘和功能盘的划分!
桌面系统一般不要去打开SELinux,最好就是安装时就disable掉,还是有好处的;

*对于内核的优化:

默认任何对于桌面系统,或者对于每个人的电脑不可能优化的面面俱到,对于内核定制的优化还是会带来不错的效果的。
首先安装Fedora官方内核源码包,最新的FC4的内核源码包可以从下载。
下面用root用户执行,
rpm -ivh kernel-xxxx.src.rpm
rpmbuild -bp /usr/src/redhat/SPECS/kernelxxxx.spec

这样会在/usr/src/redhat/BUILD/kernel-x-x-xx/生成内核源代码。
把/usr/src/redhat/BUILD/kernel-x-x-xx下的linux-x-x-xx目录移至/usr/src,并建立ln -s /usr/src/linux-x-x-xx /usr/src/linux,

这样就可以进入/usr/src/linux定制编译内核了!

*从FC4已有安装直接升级至FC5;
从Fedora网站下载必要的软件包,一般是fedora-release包和yum包,然后执行
yumupdate,会有很多的关联性检查,通常这步之前请关闭除了Fedora和FedoraExtra之外的YUM仓库,遇到关联性检查失败的可以先暂时移除相关程序包(使用rpm -e或yumremove)。直到怎么升级过程可以自动完成为止!开始下载软件包后,过程会持续时间比较长,通常看系统原来安装软件的数量和网络条件。
我成功升级了一台备用PC上的FC4系统!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可能的话还是请重新安装Fedora Core 5系统;PC系统按本文上面的方法分区和存储数据的话应该很容一重新安装系统而不丢失任何数据!(如果你经常用root用户而不是普通用户除外)

FC5 GNOME桌面体验-整体印象

之前从FC2开始一直只使用XFCE4做为工作用的桌面环境,一来速度快,而来对于我个人也够用了,只是对使用的笔记本和电脑的其他用户增加了不少麻烦,这次FC5延期之后带来了GNOME最新的2.14刺激了我一下,尝试用GNOME的桌面!这是最近这段时间对桌面Linux不关注以来的首次!感觉有些惊讶和诧异!Linux的桌面也可以这样完美和消耗系统资源,直比Windows XP!综合FC5新的安装界面,感觉安装和使用Fedora Core5作为桌面系统对于稍具计算机知识的用户不是什么难事了!安装简单的包括了四步!一切很流畅和完美!
GNOME 2.14带来的很多东西都比较好用,还在体会中……除却KDE之外,什么时候也再重新体验一把新的KDE了!

在FC4和FC5的Yum库中包含了Stardict,我们可爱的星际译王,人称Linux下的金山词霸,其实我感觉比金山词霸好多了!但是库中没有加入必要的字典,可以下到主流的字典文件!

用命令行方式关闭Fedora系统不需要的服务,降低系统开销!
如果你像我一样把Fedora当作工作用的桌面,你一定不希望很多不需要的服务在后台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而现在据我观察Fedora很多对于桌面用户应用关系不大的应用默认还是都打开着,很多用户跟我抱怨说用图形界面的那个程序设置关闭了还是无效,其实不是无效,而是据我所知,图形设置工具在设置时是分运行级别的,所以要一个个来设置,我自己每每这样的时候就喜欢用chkconfig这个命令来做,
首先,查出元凶所在,
chkconfig --list |grep 5:on
这样可以列出哪些服务在运行5(X)时是打开的,
chkconfig service-name off
选择不要的关闭,下次就不会有麻烦了,可以用之前的命令验证!

*关闭ipv6网络功能加快网络连接速度;
默认Fedora会打开IPV6的支持,用ifconfig查看,
inet addr:192.168.1.2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d0:59ff:feaa:8bb/64 Scope:Link
有inet6这样一行,就是说明ipv6的功能被enable了,
关闭这个功能(一般普通用户还没有这种需要:-)),可以加快一些网速,可以证明的Firefox等程序的域名查询速度加快了,具体原理请查询相关资料获得,这样不展开了,只是说明如何操作吧,
一般可以在/etc/modprobe.conf文件末尾加上两行,
alias net-pf-10 off
alias ipv6 off
最好是重新启动一把机器!

*安装额外的程序和工具
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Fedora的发布中不包含一些组件和软件包,但是这些又是我们常用的东西,这虽然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作为Fedora的忠实用户,我还是没有怨言!
首先添加两个重要的(我认为出了Fedora Core,extra之外对普通用户最为重要的两个软件仓库)仓库,

# rpm -ihv 
# rpm -ihv

以上针对Fedora Core 5的情况,Core 4的用户可以参考他们网站上的连接完成;

通过以上的连接浏览这两个仓库的可用软件包列表;
这两个仓库中包含很多有用的软件,但是我发觉两个库中都有mplayer程序,而且是互不兼容的几个相关软件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配置文件动点手脚,一般是屏蔽掉Livna的MPlayer包,做法是在/etc/yum.repos.d/livna.repo文件中,加入
exclude=mplayer*
这行,而在安装mplayer是最好给yum加上这样的参数,--disablerepo=livna,
既然讲到了mplayer,就把Mplayer怎么安装的命令一起列出,放在这里,

# yum -y --disablerepo=livna install mplayer mplayer-skins mplayer-fonts
# yum -y install mplayerplug-in
至于mplayer的配置,建议在~/.mplayer/config中加入这样一行,启用ALSA声卡驱动,
ao=alsa

如果需要自动安装Macromedia的Flash插件,点击 下载文件放置在/etc/yum.repos.d 目录中即可。
安装MP3插件,针对不同的播放器可能需要安装不同的插件,从FC4开始我使用Rhythmbox来播放MP3,它是基于新的gstreamer架构的工具,
yum install gstreamer-plugins-ugly libmad libid3tag
来安装相关的软件包,
如果需要BMP,XMMS等播放工具的相关插件,建议使用这样的命令查询,
yum list | grep mp3
使用如下命令安装flash插件,前提是已经把上文提到的yum仓库文件放到配置目录中,
yum install flash-plugin
安装VideoLan Client和RealPlayer播放器,
yum -y install videolan-client

对于RealPlayer需要安装以上是关于多媒体部分的一些额外补充;
删除Helix包是安装RealPlayer必须的,
rpm -e helix
对于需要刻录功能的用户,建议安装k3b,来自KDE的工具,虽然我不太喜欢KDE,但是K3b还是值得推荐!
yum install k3b

*关于中文方面的一些问题;
对于中文方面需要的一些补丁或程序在FC5上已经不再需要,FC4上需要的用户可以在本站页面顶部使用搜索功能搜索相关文章和软件包,我曾经做个FC5 Test2的补丁包针对FC4的build。
在论坛上经常有用户问如何在英文界面下输入中文,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在/etc/sysconfig/i18n这个文件中或~/.bashrc加入变量LC_CTYPE=zh_CN相关指令就行了!检查这个是否生效可以在终端窗口中用命令:env | grep zh_CN来验证。

*关于LaTeX排版系统;
FC4开始使用的TeTeX 3.0系统曾经一度给中文LaTeX系统带来些麻烦,经过张林波和CTeX众多网友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方便和实用的效果!主要安装张林波教授提供的一组RPM包,然后生成自己的字体文件即可!
接受了张林波教授的建议,如果发生了TeTeX系统的升级,重新安装一篇中文系统还是很快的,不过安装脚本可能需要给rpm命令加上--force选项。
我的比较粗糙的脚本是这样的,很简单,
#!/bin/sh
DEBUG=""
# The script install the Chinese LaTeX environment for Fedora Core 4
# and TeTeX 3.0 system.
# Install the base packages
# Install ttf2pk first
$DEBUG rpm -ivh ttf2pk-1.5-1.li.fc4.i586.rpm
# CCT
$DEBUG rpm -ivh cct-fonts-1.2-0.i386.rpm
$DEBUG rpm -ivh cct-0.6180-2.i386.rpm
#$DEBUG rpm -ivh --force xdvik-22.84.10-2zlb.i386.rpm #可以打开这两行来安装cct slide包
#$DEBUG rpm -ivh cct-slides-0.0.4-13.i386.rpm
# CJK
$DEBUG rpm -ivh CJK-4.6.0-0.i386.rpm
$DEBUG rpm -ivh CJK-doc-4.6.0-0.i386.rpm
$DEBUG rpm -ivh --force dvipdfmx-20050307-2zlb.i386.rpm
$DEBUG rpm -ivh CJK-GBKfonts-0.3-13.i386.rpm
# Generate the chinese fonts and config files
$DEBUG ./ins_gbkfont.sh # 这个脚本应该根据自己的字体名,目录等具体情况去调用gbkfont-inst 命令来安装中文字体;

#例如,gbkfont-inst /path-to-your-ttf-font/fontname.ttf song 来安装宋体;
$DEBUG rpm -ivh ctex-0.7-1.i386.rpm

# 只有安装了字体,CTeX才能正确被安装;如果你只需要使用CJK或CCT+标准的LaTeX,不需要这个宏包的,这是CTeX.org开发的中文宏包,方便写作中文文档;
# flash tex config
$DEBUG updmap
$DEBUG texhash -l

注意:默认情况下,FC4的软件包在FC5下同样有效,我已经测试过了,但是FC5默认不安装tetex-afm会有些麻烦,先执行yum install tetex-afm安装了就没事了!
软件包下载地址:
重要的资源:

转自:http://www.a3linux.net/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8&blogId=1
阅读(1385)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Streaming Media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