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57957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7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11 00:57
文章存档

2010年(5)

2009年(11)

2008年(3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WINDOWS

2008-10-28 18:51:35

经济学家论坛上的讨论:
=================
    最近几个月来,CPI连续走高。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管理开始致力于反对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说白了就是货币问题,政府多发货币,一定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这在宏观经济学家中已是共识,因此,一旦物价总水平上升,就一定要到“货币”里去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货币就是物价总水平的釜底之薪,此薪不除,“结构性通胀”就转来转去,不得安宁。这几年,钢铁、水泥、电解铝、土地、汽车、房地产、猪肉、石油一路抓过来,政府很辛苦,但CPI还是上来了。

  当然,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政府的事情。因为自金本位结束后,只有政府控制着货币发行权,一旦货币供应量出现问题,个人、家庭、企业、地方都无能为力。这里似乎存在一个逻辑上的悖论:政府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主体,而通货膨胀根植于政府控制的货币供给,政府抑制通货膨胀不就是反对自己吗?是的,我们确实可以事后提出这种质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但这就是事实。这种事实为普雷斯科特(Prescott.E.C)和基特兰德(Kydland.F.E )所洞察,称之为动态不一致(dynamic inconsistency),从而赢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的奥妙不难理解。只是,我们把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上的这种行为委婉地称之为动态不一致。

  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 然而政府稳定物价的目标面临多重挑战。因为政府为了实现其他目标会有意或无意地选择增加货币供给,从而物价水平上升,最终生产出通货膨胀来。当然,货币过多的具体成因各个不同。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高达25%的通胀,主要是滥放贷款,几乎等于每一间商业银行都敞着口子发钞票。当前的通货膨胀,直接原因当然还是货币。但是此次货币过多的原因,又和以往不同。进入新千年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在现有的汇率形成机制下,进入中国结汇的美元,都换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究竟可换多少,这取决于“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只要出口创汇等不断,人民币就非发不可。央行当然不能容许这笔惊人庞大的高能货币全部留在市场上,于是不断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回收流动性”。收不干净的流动性就成了这一轮通货膨胀的货币基础。

  因此,中国目前治理通胀的困境是,近年来,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稳定物价,但在现有的汇率形成机制下却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从而生产出通胀来。如何破解这个困局?在现行的规则下,将会不断考验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的智慧及其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我的回复如下:
=============
        为了使讨论能够更为深入、主题更为集中(不至于跑题),通常需要复述一下原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汇率机制。也就是说,中国虽然开始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中的结售汇制度,但实际上在外汇管理上仍然采取国家集中管理外汇的基本制度。现在的情况是,国际收支由于长期的、不断增长的外贸顺差导致的经常项目盈余,与外来资本流入导致的资本项目盈余都在不断增长,造成中国迄今为止将近2万亿美元的高额外汇储备。按照$1=¥6.8的汇率折算,人民银行需要需要投放20000×6.8=136000亿元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如果再考虑到货币乘数,仅仅由于国际收支盈余所造成的中国货币投放量就是非常惊人的!因此,需要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其实,后面的版友说道,货币的供给主要是按照货币需求投放的,就是在讲上面所谈到的人民币占款(兑换外汇所需人民币)的需求。两者应该是一回事(在这里)。
        明白了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之后,就可以进行讨论了。
        显然,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所造成的货币投放问题,只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方面,(其实,更为严重的问题也许是,类似于美国次贷危机这样的问题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所造成的损失。)从中国过去两年的通货膨胀的发生机制来看,主要是由于成本推动所造成的,而不是货币量投放过多所造成的。
        很明显,过去两年的通货膨胀,一方面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一方面是因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加上环保压力、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推动。这些因素应该是过去两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那么,上述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呢?食品价格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减少或食品需求增长吗?也许是的,但食品需求却不是来源于人类温饱的需求,却是由于(据报道)美国等国家迫于石油价格上涨进行的粮食酒精化工政策所导致的。
        那么,石油价格为什么会在近几年陡然上涨呢?大家都知道,石油的产量或探明储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如俄罗斯等),而是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不断制造紧张局势造成的。
        所以,我认为,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不是由于货币投放量过多造成的,而是由于美国的国际石油政策及石油战略所造成的。
阅读(1318) | 评论(1) | 转发(1)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lucky992008-11-04 16:08:42

今天看到刘元春发表在《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0期上的论文“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近期研究及其缺陷”。首先谈到了货币数量学派对于通货膨胀的看法,该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本质上总是货币现象,治理的办法当然就是紧缩货币。 这让我想到,如果是这样的话,最近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量高达2万多亿美元,欧洲也有2万多亿欧元,那么,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了!其实不然,这要看货币乘数的变化。 货币学派的看法,以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乘数不变为前提。所以从长期来看,也许是正确的。但短期来说,未必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