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5134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7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11 00:57
文章存档

2010年(5)

2009年(11)

2008年(3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WINDOWS

2008-06-25 08:29:18

    在微观经济学里,为了分析的简化,只考虑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因而我们分析的企业同时还兼有销售商的作用,简称“厂商”。
    为了分析的简化,我们分析的厂商只追求一个目标:即利润最大化。在竞争性市场里,某一个厂商在同一个行业里的众多厂商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难以影响市场上的价格。市场的价格只是有众多厂商和众多消费者的群体行为决定的。个体行为只是群体当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的行为。这样,厂商只能在市场上决定的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下,去决定自己如何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最终的产出量。
    厂商的利润是销售收益减去成本的差额。因而我们要逐一考察成本和产品的销售收入。
    首先考察生产成本。
    在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厂商的生产要素投入和最终产品的产出之间存在着一个确定性的技术性关系,描述这种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函数或曲线,我们称之为生产函数。在短期(即厂商来不及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时期,因而存在着固定或不变生产要素)内,由于存在着固定要素,与其配比的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就会随着不断的追加量而呈现一种先是递增而后递减的规律。因而,在以横轴作为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纵轴作为产出量的坐标图上,短期生产函数曲线就是一条S型曲线。
    如果我们在横轴的可变生产要素上再乘以该要素的价格,那么横轴还可以同时表示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即可变成本。这样,让短期生产函数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乘以该要素的价格,就会得到短期的可变成本曲线。显然,该曲线的形状也是S型的,只是变得更加平缓了一些(由于乘上了一个要素价格的缘故)。当我们把纵轴表示成成本、横轴表示成产量的时候,重新描绘出来的成本曲线就是“倒S型”的。在可变成本曲线上垂直叠加上固定成本(一个常数),亦即让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移等于固定成本的长度,就得到了总成本曲线。显然,它也是倒S型的。
    现在我们来看厂商的销售收入。很明显,销售收入等于产品价格与产量的乘积。在纵轴为价格或销售收入、横轴为产量的坐标图上,销售收益曲线就是一条从原点出发、以产品价格水平为斜率的射线。
    如果我们在同一张图上画出厂商收益和成本曲线,以横轴表是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或者收益、或者成本(都是以货币表示的单位)。则收益曲线与成本曲线就会相交。我们知道,厂商利润是收益与成本之差。因而,收益曲线与成本曲线之间的距离就表示厂商利润。如果收益曲线位于成本曲线之上,则利润为正;如果收益曲线在成本曲线之下,则利润为负。显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一定位于利润为正的区间,与该区间相对应的成本曲线一定位于边际成本递增的区域,与该成本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一定位于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区域。
    显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地方位于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差距最大的地方。我们只需要找出与收益曲线平行的成本曲线的切线即可。这时,收益曲线的斜率(产品价格)与成本曲线的切线斜率(边际成本)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P=MC。这时,厂商的利润就达到了最大。因此,P=MC就表示厂商向市场上供给多少产量的规律,这恰好就是该厂商的供给曲线。
    至此,我们明白了,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的行为规律就是让自己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这与它的供给规律恰好一样。这样,我们对厂商行为规律的分析,既揭示了厂商的决策行为规律,也同时揭示了该厂商的供给规律,或者说,两者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去看而已。
    微观经济学其实就是研究市场价格是如何形成的(群体规律),以及在群体规律决定的市场价格水平下各个厂商和消费者个体如何进行微观决策和行动的规律。
阅读(1467) | 评论(0) | 转发(1)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