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43146
  • 博文数量: 70
  • 博客积分: 317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75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6-06 16:4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0)

文章存档

2011年(22)

2010年(33)

2009年(5)

2008年(10)

分类:

2011-06-13 22:33:39

,洪波 5g.donews.com/kes…

13票,来自 、、
互联网改变一切。通信行业的创新主力,转向IT企业;出版行业的创新主力,转向IT企业;金融行业的创新主力,能例外吗?不能。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担负着改造金融业的重大使命。对传统的金融业来说,他们只是拥有一堆死的帐户,而第三方支付拥有一群活的用户,可以更好地介入消费过程。用户就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用户就是赢得未来。

第三方支付只是目前的一种策略性的说法,如果你真的称自己为在线信用银行,你就是找死。但第三方支付肯定不会仅仅停留在支付环节。

对第三方支付来说,最严峻的挑战,来自政策和安全。以某种虚拟运营商的角色,参与金融业的变革,是一个可被各方接受的方案。

移动支付目前分为两部分:1. 远程支付,这是网上支付的延伸,但潜在用户群比PC更大;2. 取代刷卡,这部分目前暂时还不是第三方支付能参与的游戏。
2011-02-25
余海洋

,中经合投资经理,关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9票,来自 、、
在此先抛块砖

首先,我理解的移动支付就是在特定的支付场景中,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提供更为高效的支付手段。在此,高效主要包含三个因素:安全、低成本、方便灵活。

在这个产业链中,主要包含四方:客户、商家、银行及支付服务提供商。

前景:我同意Keso的看法,前景巨大。移动支付让支付24小时,随时随地发生不再是梦想。想一想,从固话时代迈进手机时代对通信业的巨大推动。在我眼里,这是一块巨大的,没有被服务的市场。第一,网上支付覆盖人群较少;第二,应用场景相对单一。移动支付不仅可以向更为广阔的人群提供支付服务,也能给现有的用户叠加更多的产品与服务。让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展。

挑战:我更愿意看作是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如何跑的更快,建立竞争壁垒。狼很多很多。

核心竞争力:产品、服务及商务。看起来说了等于白说。对于商户:主要因素两点,应用门槛,使用成本;对于用户:主要因素三点,应用门槛,使用成本与便利性,可信度。

同意Keso的看法,现场支付尚不是中小企业适合介入的游戏。第一,大环境打造成本太高;第二,非巨大资本投入,短时间无法建立足够的覆盖面和领先性。
2011-02-25
白鸦

,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

7票,来自 、、
我心里的想法真的很简单:

道的层面上,信用、信用、还是信用。 自己的信用要100%保证、要承担起对商户信用的100%保证、要促进整个整个支付环境的信用。

术的层面上,服务、服务,还是服务。自己的服务要99.99%满意,要下狠功夫帮助上游银行做到服务99.99%满意,要促进整个产业环节的服务满意度。

事的层面上,应用、应用,还是应用。100%支持所有场所、所有应用、所有手段。

其他什么政策、创新技术。。。 都他妈的浮云。 因为你想了也白想(Jack.MA回去想)。
2011-03-24

,70后码农、数码控。

6票,来自 、、
银行所提供的主要支付工具有汇兑、票据、银行卡、网银、收款等等,而第三方支付则使用银行提供的这些工具,构建更高层次的网上支付、交易担保、信用卡还款等等。第三方支付一般是利用银行的支付结算基础设备建立更细分和更专业的支付服务,本质上只作信息流的传递,并不涉及资金流。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点象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银行是老板,当然是比较强势的,但如果第三方支付作得很强了之后,成了高级的职业经理人,也与银行有了一定的博奕能力。实际上,中国最强的第三方支付是中国银联,只是因为银联是各个银行合资成立的,才把它归于银行范围,事实上银联已经渐渐成了银行的婆婆之一。
移动支付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兴起的支付业务,顾名思义,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支付,常见的就是手机和平板。移动支付其实才刚刚起步,业务还处于创新阶段,谁也说不清以后会是个什么样的形式。在行业内,通常将移动支付分为两类:一是微支付,就是金额很小、可能频繁发生的移动支付,通常不需要在线完成,常见的就是手机钱包,移动微支付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将以往各种各样的微支付工具集成到移动设备上来。二是宏支付,就是金额相对较大的,为了保证交易的可靠和安全,通常需要在线完成,比如手机银行,移动宏支付的主要发展发向则是将现有的支付工具往移动设备上扩展,以扩大支付工具的使用范围和时效。目前发展起来的移动支付,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手机钱包、近场支付和手机银行。手机钱包属于微支付,手机银行属于宏支付,而近场支付则两者都可能。
与传统支付相比,移动支付的目的是想将传统支付工具尽可能的集成到移动设备上,利用移动设备的移动便利性改进支付体验。同时,移动支付也能增加移动设备的使用价值,提升移动设备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使得移动支付吸引了运营商和移动设备供应商的目光。这一点也正是移动支付与传统支付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更多的巨头进入,而且运营商把持网络、设备供应商把持移动设备标准、银行把持结算、银联把持渠道,使得博矣空前复杂。但在这个领域,我个人认为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实力是不可能完全发挥的,特别在宏支付领域,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都只能扮演一个被动的参与者,最多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因为不需要在线结算,运营商倒是能在微支付领域发挥一下,但情况也不是那么乐观。
在支付领域,不得不谈银联。银联本身作为一个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其央行、国有和银行参股等等印记,事实上在支付领域扮演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身份。银联最大的核心优势在于把持了支付领域范围最广、受益最高的渠道,即POS网络,同时银联还取得了银行卡的标准主导权。移动支付在涉及到银行卡时,银联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好在银联也有着大多数银行都存在的弱点,第三方支付与银联始终是竞合关系,如何扬长避短、克敌致胜,考验的是领导者的智慧和企业和执行力。
在传统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业务创新、品牌和客户,通过业务创新改进银行所提供的僵化服务,从而建立起品牌声誉,赢得客户支持的。目前的移动支付领域,还处于萌芽阶段,业务尚未定型,变数极大,谁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流程,获得市场承认,谁就有可能赢得先机,所以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同样有极好的市场机会,而且,更好的消息是,第三方支付在传统支付领域的竞争优势在移动支付领域仍然是有效的。与机遇并存的始终是挑战,在传统支付领域时只需搞定银行的情形已经不可能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由于运营商的介入,第三方支付必须要与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建立起紧密联系,才有可能把握技术发展脉络,从而整合支付资源,取得先发优势。要想作到这一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基础、公关实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2011-03-24
高晓虎

,创新工场投资团队。学习Paul Grah…

5票,来自 、、
Mobile devices make anyplace a store —— ebay的2011年战略规划中,给了mobile很高的位置,简单直接说明了这个市场的价值。第三方支付必须要防止自己在互联网上的份额被移动支付吃掉,不可能对此事等闲视之。

市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不可预见性。这个行业本身5个层面混战,银联,银行,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第三方支付 ····· 运营商的威胁最大,但中国的特殊性,使最后银联、银行、运营商之间很可能达成某种妥协,例如以500元为界限,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会对第三方支付形成较大威胁。

未来的市场格局很难讲,因为政策会很慢,大家都会试探性进攻。

还有一个大的挑战:第三方支付通过什么介质去支付?因为信用卡、手机都会遇到强势的专网;第三方支付在开放的公网上的优势如何转化过来,算一个麻烦。

第三方支付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客户和产品。拉卡拉的线下布局也算。
2011-02-25
阅读(210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