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86921
  • 博文数量: 16
  • 博客积分: 211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29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5-22 14: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6)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3)

2010年(3)

2009年(5)

2008年(4)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7-20 11:26:00

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终于想起这事得多少留点文字。谨以下文记之。

  赣州,我的家乡,读书几载,几天前不经意间留意了下网上新闻,发现一篇文章介绍赣州城遇洪不涝之谜。缘于在赣州混过几年,看见有关于赣州的帖子,便多了些留意。

  离开赣州这座城市已近十年,脑海中记忆的赣州已变模糊,今年年初送同学去机场逗留过一回,中间还有二回是跑到赣州国美买电视,也已是07年的事情了。现代化快速的发展建设已将昔日的“宋城”旧貌换新颜。在今年驾车送同学去机场后特意逛了一圈,发现曾经无比熟悉的街道仅有半丝痕迹,为了再次品尝当年在一小街边上喜欢吃的“干条面”,转了好几圈后竟然发现原来的小店早已被一好几层的大楼所占据。当年的店家或许生意越做越大,早已不再卖早餐了。

      很多时候,不经意间,你会发觉本以为无比熟悉的场景,无比熟悉的故人多年以后再次重逢时。。。(怎么就连写篇文章的时间都给我打断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怎么看都像是是分章评书,简短的感想竟然花费了许多天的时间。今天上班,想来应该不会特别被打搅。“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入彭泽西也”。赣江,由章江与贡江在赣州汇合而成而称为赣江。属江西省内最大河流。赣州,被誉为“不会被淹没的城市”,归根结底是因为宋代排水系统仍发挥作用,是前人的“善治水”所为。赣州市博物馆文博专家万幼楠说“不发生洪涝完全得益于一套现在看来都相当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

  近千年前,曾经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近千年的历史,规划并修建的排水系统仍能发挥重大作用。真正的造福一方,这是怎样的一种远见。且不说前人如何的高瞻远瞩,如何的科技发达,竟能造就如此合理的排水系统。单论现代为官者究竟有几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公仆,为民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我们能见的更多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捞钱工程,豆腐渣工程。呜呼悲哉!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已不再为人们津津乐道,一篇“江西赣州遇洪不涝之谜”,折射的东西如何引起我们的父母官、广大民众更多的思索,或许不会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般无聊,而是能真正的启迪未来。。。       

阅读(75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