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61665
  • 博文数量: 315
  • 博客积分: 1039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73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07 21:2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15)

文章存档

2015年(10)

2014年(3)

2013年(2)

2012年(8)

2011年(8)

2010年(29)

2009年(59)

2008年(77)

2007年(119)

分类:

2007-05-24 09:46:50

IT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开始向知识经济转变。在信息时代中,企业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的IT规划是必要的

 

    企业的IT进程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系统集成、应用集成的道路。

在信息集成下,我们实现了硬件到硬件的集成,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实现LANWAN下的办公,我们可以将一个文件从一个硬件传递到另一个硬件。可以说就是企业网络化的建设。在这期间,企业实现了IT进程最原始的阶段。在此之后,许多“三字经”进入了国人的视野,CRMHRMERPMRPMRPIICCMISWFSCPCCMEKBIEEEBDSSEIS……等等。他们有效的将部门与部门之间联系在一起,比如HRM(人力资源系统)很有效的将财务部和技术部在工资上实现了一个平台下的办公。正是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他们构造了许多的“三字经”。当企业不断引入新的平台后,新的问题出现了。作为一个名普通销售员工,当其需要查询自己的社保信息和销售数据以及客户关系的时候,他需要登陆三个毫无联系的平台。可能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员工却需要在几个复杂的系统中切换。让员工更头疼的是,销售和客户是有必然联系的。但是数据的独立、系统的独立让员工本来简单的功能复杂化。企业花大价钱的买来的一个个的应用系统变成一大堆只会制造数据的孤岛,我们常称呼之为“信息孤岛”。

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一个根据有广泛意义的词语充斥着我们的眼睛,EIP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业信息门户)

EIP是指将存储在业外部、内部分散的企业资源,为员工、供应商(上游)、用户(下游)、合作伙伴提供统一的通道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通过EIP的概念,可以很容易的理解。EIP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内部用户,而是要将企业的信息化扩展到企业营销、管理、生产的各个分支。从销售链的上游到下游。从企业的管理层到普通的员工,从生产材料的提供商到产品物流的各个渠道等,他们都是EIP的服务对象,他们需要的不是某一些或者说是某一个类的功能。这里正是EIP的核心思想。在以前的应用集成阶段,应用系统都有比较明确的操作上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查看公司,用户可以申请加薪等等操作。而在EIP中不存在这样的说法。不要简单的把EIP理解为一个系统,EIP是一个框架,一个SOA(面向服务的框架体系)的框架。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各个应用系统间的联系问题。解决各个应用系统数据独立的问题。他的核心是EAI(企业应用集成),关于EAI的具体概念请查看《EAI的概述》。

 

需要强调的是,EIP没有明确的功能,是指EIP的框架设计时,是为了集成各种应用系统而设计的。他的主要功能是让用户在同一个框架中,涉及到和企业相关的所有系统的数据。在操作者看来EIP是有实实在在,非常具体的功能。也就是那些所有应用系统功能的集合。当企业规划一个EIP时,可能会附加开发一些应用系统,以完善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但是这些功能并不是EIP必备的。他们的建设和EIP并不矛盾。

阅读(130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二、基本语法

下一篇:EIP的特点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