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我竟然能够摇身一变,成为了企业方的招聘人员,风水转地还是挺快的,虽然没有沧海桑田那种规模与气势。
早早地就来到了场地,还是能听见有人唤我“同学”,不错,还挺亲切的,本来也就刚毕业几个月嘛!
开始,人气并不是很旺,并且旁边的单位有些抢风头,无奈!既然不能改变别人,就只能改变自己了,忍气吞声地选择离他们再远一点儿,情况有所好转。
半天下来,简历还是收了蛮多的。其实,我们都有经过简单地筛选的,搞得现场有点儿像面试。形式上,还是简单的我问他答的方式为主,也有一些是我要求他们主动介绍自己的,不过他们大多还是不善言词的,难道做技术的都那么沉默寡言?我想,也不尽然了,同事就碰到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可透过他的言语,我们也还是只能看到无尽的“空”。哎!
整体上的情况是:我们并没有收到几个很满意的简历。
和同事闲谈中,他说可能是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我也在我以前的blog中抱怨过中国的教育现状,可反观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不是真的没有责任了呢?哲学教导我们说“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学生肯定也是难辞其咎的。
今天就碰到一个学弟,他说如果老师讲得比较详细,他就学得比较好,很显然,他还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还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所以当我接着问他将如何学习一门新课程的时候,他有些变得手足无措,这也在情理之中的,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何来自学能力?如果在大学阶段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本上可以说你的大学没有任何收获,众所周知,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自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学会了学习的方法,那么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极高和极快的适应性顺应历史潮流,否则就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了!
关于学习的方法,作为科学的科学的哲学也有教我们,那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今天的招聘中也遇到了n多“空”有理论,而没有任何实践的应聘者,真的为他们感到惋惜,虽然我们还是有可能给他们机会的,毕竟还是要从“矬子里面拔将军”的,希望大家都不是“矬子”!为了不是矬子,请给自己些实践的机会吧,毕竟改变自己的终究还是自己,外因只是对内因起反作用的。
今天碰到的另外一个怪现象就是:很多非计算机专业并且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很一般的研究生来应聘我们公司的“初级软件工程师”,看着他们工程实践和论文栏目中的那些我无法解读的专业术语,我也只能叹气,既为国家为培养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更为他们自己的前途。两年的时间,去做了一些无谓的事情,岂不是有虚度光阴之嫌,即便他们有增加其他方面的技能,或者是积累了些工作经验,那么是不是所得能偿所失呢?那些在是否读研究生和读什么研究生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的同志们,是不是应该再认真的思考一下呢?
谈到兴趣,一些应聘人多是采用“也许”、“应该”和“或者”等诸如此类的含糊字眼,这说明对于所问是不是兴趣,他们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实际上还是缺少实践,想必《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吧(记着应该是小学课本上的),如果不亲自下河试试,又从何可知自己之于河水的具体情况呢?
这次招聘还是以能力为主的,至于学历、学校、专业和性别等因素只能算是次要的。如果能力不能让你突出,那么其他因素也就骤然变得重要起来,所以对于其他因素有些缺陷的请用你能力的“一白”来遮挡其他的“百丑”吧!至于性别,虽然我们自称没有性别歧视,实际上在骨子里面还是有些潜意识的,也就是这个潜意识可能造成你的式微,并且从实际出发,一些职业也确实是有性别差异的,虽然并不是象“生孩子非要女人”那么严重。其他次要因素也是类似的。今天比较明显地就是我对自己母校的学生有少许袒护(在能力上不能伯仲的情况下),虽然我已经尽量避免了!
以上仅是本人愚见,仅供参考,慎行之!
阅读(997) | 评论(4)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