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工作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前端、后端、运维、产品等各个方面,欢迎您来关注订阅!
分类: LINUX
2019-07-20 11:36:48
技术的发展总是让人目不暇接,2018年10月,HTTP/3又发布了。虽然已经有一些中文技术媒体做了报道,但大多数是翻译的,而且内容大同小异。最近我专门学习了点关于HTTP/3的知识,在这里随便写写,和大家做个分享。 |
先简单回顾一下HTTP/2吧。自从1999年HTTP 1.1发布之后,Web一直在迅猛发展,可惜HTTP协议一直没有更新。等不及的Google自己搞了个SPDY(读音是“speedy”),并依靠Chrome浏览器大肆推广。看到SPDY的效果确实很好(可以带来近50%的性能提升),IETF推动制定了HTTP/2。 SPDY和HTTP/2的主要特性展示如下:
如今HTTP/2已经不新鲜了,根据2019年2月对访问量最大的1000万个网站的统计,33.5%已经支持HTTP/2。在国内,如果你打开浏览器看看调试模式,会发现各大厂已经广泛使用HTTP/2,尤其是放置css、js、图片的资源站,HTTP/2基本是标配。这也很好理解,基本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直接享受多路复用带来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在传统HTTP中,概念模型非常简单:下层TCP通讯与上层HTTP完全不搭架,但TTP与TCP的“连接”是重合的,TCP传输的单位是packet,HTTP则采用request-response的模型。
在HTTP/2中,概念模型有所变化,HTTP/2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frame)。与HTTP 1.1的明文传输不同的是,HTTP/2的帧是二进制的,同时TCP承载的“逻辑连接”叫数据流(stream),所有的状态流转、流控、优先级等等特性都是在数据流上实现的。HTTP/2中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多路复用”,简单说就是把数据流分解为多个帧,多个数据流的帧混合之后以同一个TCP连接来发送。
值得注意的是,HTTP有1.0和1.1的区分,所以写作HTTP 1.0,HTTP 1.1,但HTTP/2不会有其它小版本,所以不要写作HTTP 2.0,而应当写成HTTP/2。
虽然HTTP/2已经带来了巨大的性能提升,但大家对性能的渴求是没有止境的。在应用层的许多问题解决之后,下一个优化的重点就是传输层了。无论SPDY还是HTTP/2,传输层协议都是TCP,TCP有一些娘胎里带来的问题,比如慢启动,如果拥塞窗口尺寸设置不合理,TCP的性能会急剧下降。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上已经有许多讨论,这里不赘述。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HTTP/2的多路复用带来的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虽然HTTP/2中的传输连接可以多路复用,但仍然无法避免队头阻塞的情况出现。因为TCP是需要保证有序的,假如单个TCP连接同时承载了四路逻辑连接,其中某个逻辑连接丢包了,则其它三路都会受影响,都必须从丢包的时刻开始重传,这无疑是极大的浪费。测试表明,如果丢包率超过2%,那么HTTP/2甚至不如HTTP 1.1,因为HTTP 1.1中各连接物理隔离,不会互相影响。
所以思路自然就是“改掉TCP的这些毛病”。考虑到现实中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网络设备,它们只能识别TCP和UDP,软件不会进化,如果更新TCP协议当然不可行——虽然2014年12月发布了TCP的Fast Open,但现实应用中的情况并不让人满意。因此,可用的只有UDP了。对了,还有人考虑过SCTP,但SCTP在队头阻塞、TLS、四次握手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尚不能让人满意。
大概有人听过QUIC(读音quick),知道它是基于UDP的HTTP,也知道它依然是Google最先提出来的。确实,上次是Google率先搞出了SPDY,这次Google又率先搞出了QUIC。根据Google本意,QUIC是把传统的HTTP/TCP/IP协议栈中的TCP换成UDP(当然需要加密),能通过加密的UDP传输HTTP/2的帧。
按照Google的说法,这样的好处很多,比如UDP建立连接的延迟会低很多,而且避免了队头阻塞。除此之外,Google还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特性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单说,它想做到的是,一旦有packet丢失,接收方可以根据之前和之后的packet推断出丢失packet的数据,这样就避免了重传。但是这样必然要求增加冗余载荷,或者说,这就是网络协议中的RAID 5。按照目前看到的资料,其冗余比例大概是10%,也就是说,每10个pakcet中的冗余信息,就可以重构一个packet。
尽管Google的QUIC很先进,但QUIC不止这一家,IETF也有QUIC,如今已经改名HTTP/3,所以Google的QUIC有时候也写作gQUIC。与Google单纯在传输层动手,应用层基本沿用HTTP/2不同,IETF的QUIC是一个混合方案,既包括传输层的改动,也包括HTTP层的改动(比如全新的头部压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更“完整”。虽然理论上QUIC也可以支持HTTP之外的其它上层应用,但目前这只是计划而已,第一版QUIC并不包含这方面内容。
在2018年11月,IETF正式宣布,HTTP-over-QUIC更名为HTTP/3。
本文讨论的是IETF版本的QUIC,Google已经宣布,会逐步把IETF的规范纳入自己的协议版本,实现相同的规范。
虽然TCP有各种问题,但换成UDP的话,TCP的不少功能也需要原样移植过来。许多人都知道,TCP是可靠的传输协议,而UDP是不可靠的。HTTP/3当然不能不可靠,所以它必须自己实现有序性、错误侦测、重传、拥塞控制、传输节奏调整等等特性。
HTTP/2“似乎”必须用到HTTPS,但规范并不强求HTTP/2使用HTTPS,也就是说,如果你用HTTP来跑HTTP/2,理论上也是可以成立的,虽然这有点怪异。
与此相反,QUIC的所有连接都是加密的,目前采用的是TLS 1.3。如果你仔细观察上面的图就会发现,TLS 1.3是“囊括”在QUIC当中的,也就是说,QUIC建立连接的握手过程当中就同时完成了加密握手。HTTP/3的握手很快,如果两台主机之间建立过连接,并且缓存了之前的secret,只要客户端验证之前缓存的server config就可以直接建立连接,相当于0-RTT,否则也只需要1-RTT就可以建立连接。此外,QUIC还容许在0-RTT的情况下从一开始就捎带数据,传统的“建立连接-加密握手-发送数据”如今可以三步并作一步(这个0-RTT和1-RTT的实现都非常有意思,有兴趣的话应当找资料来看看)。
QUIC中虽然也有连接(Connection),也基于IP和port建立,但它并不能直接与TCP的连接对应,也不同于HTTP/2中的连接。原因在于QUIC建立连接时既完成了经典的传输握手,又完成了加密握手——你可以认为这样分层责任不清晰,但它确实提升了效率。QUIC的连接与HTTP/2类似,一个物理连接也可以承载多个逻辑连接(也就是数据流)。但与HTTP/2不同的是,QUIC中的逻辑连接是彼此独立的,所以避免了TCP上出现的“逻辑连接甲丢包导致逻辑连接乙、丙、丁都需要重传”的情况。
QUIC连接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个连接都有一组连接ID。连接各端可以设定自己的连接ID,同时认可对方的连接ID。连接ID的作用在于从逻辑上标识当前连接。所以,如果用户的IP发生变化而连接ID没有变化,因为packet包含了网络ID标识符,所以只需要继续发送数据包就可以重新建立连接。而目前,如果用户的设备发生了网络切换,比如从Wi-Fi切换到4G,则所有连接都要断掉再重连。
如果你详细研究过HTTP/2,应当知道它的header压缩采用的HPACK,因为gzip做header压缩有安全性隐患。HTTP/3同样提供了header压缩,但不能直接沿用HPACK。原因在于,HPACK粗略来说就是一张动态表(dynamic table),由request-response共同维护它,后续header中不会完整重复之前的条目,而是引用之前的条目,TCP的有序性保证了它一定是先修改再读取,也就是先编码再解码。
然而如果使用HPACK,多个流的顺序是无法保证的,这样会导致解析错误。QUIC的解决方案是QPACK,其原理很简单:所有的header必须通过同一数据流来传输,而且必须严格有序。但是这样一来,从HTTP 1.1开始就困扰HTTP已久的队头阻塞又出现了。因此,QUIC的长期目标之一就是解决header的队头阻塞问题。
做过在线升级的朋友都知道,在线升级中的一个必须成分是提供降级方案,以保证“退化”兼容。无论HTTP/2还是HTTP/3,都不能逃避这部分的工作量。HTTP/2虽然可以通过upgrade这个header来升级,但也有更简单的办法,就是在TLS握手时协商HTTP的版本,比如Nginx就有NPN(Nginx Protocol Negotiation)扩展,自动协商协议,并已经被IETF采纳,成为ALPN(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Negotiation)。
如果web server有这样的特性,应用服务代码就不必为兼容HTTP 1.1和HTTP/2做太多工作。但是,如果应用程序中使用了Push等新特性,还是免不了要做很多事情。在业界,Google、Youtube、Wikipedia等大厂早已经提供了完整服务,HTTP/2和HTTP 1.1无缝切换,客户端完全无感知,它们的经验值得参考。
与HTTP/2不同的是,HTTP/3中新定义了一个header,可以用来指示客户端“在另一个端口提供了专用的HTTP/3服务”。
Alt-Svc: h3=":20003"
这个header说明,在本主机的20003端口开启了HTTP/3的服务。所以,客户端之后可以尝试和这个端口建立纯粹的HTTP/3连接。
聊了这么多QUIC的好处之后,再谈谈它的问题,有些观点来自我个人,未必足够准确客观,欢迎讨论。
虽然QUIC有这么多好处,但可以看到,相比HTTP/2,它的改动相当大,所以问题也不会少。
基于目前的应用情况,许多网络设备对TCP和UDP的策略相当固定,TCP限制在常用端口,而UDP大概只开放了53端口(DNS)。所以如果HTTP/3使用UDP,兼容性方面可能会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不过如果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未来大概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因为HTTP/3的设计思想中已经为未来做了考虑,应用层和传输层职责严格隔离,避免再出现“传输层一看端口就知道应用层在干什么”的情况。
TCP虽然也是很老的协议,但应用广泛,操作系统内核中有对应的处理代码,BBR之类的新特性也可以大幅提升TCP的性能。但是QUIC放弃了TCP,据Google的文档,恰恰是因为TCP太稳定了,内核里的代码更新特别麻烦。此外,因为Linux内核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多核的扩展问题,在多核(core)情况下反而会产生反复的陷核,造成进程阻塞,严重影响性能。
针对上面的问题,不少新的方案都把网络协议栈放到用户态处理,QUIC也顺应了这种大潮流。唯一的问题是,UDP的协议栈似乎还没有现成的让人满意的方案,或许我们还得再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用上可靠高效的方案。
虽然很多人很想要这个特性,而且HTTP/2也确实加入了它,但关于它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争议。简单说,HTTP/2的推送打破了HTTP传统的“一问一答”的通讯模式,在客户端没有请求的时候,服务端就可以给客户端发送数据,这难免被滥用(想想随处可见的那些最喜欢“在商言商”,最不喜欢谈“道德”的留言吧),尽管Chrome的开发人员说它们会检查推送并阻止恶意内容,那也是要在收到推送数据之后进行,这个方案并不完善。
同时,服务端也可能不顾客户端的缓存,执意重复推送,造成带宽浪费。HTTP/3保留了推送,但机制有所不同。客户端需要先同意,服务端才可以推送。而且,客户端可以设置服务端推送上限,超过上限的推送会出错。尽管如此,推送如何能妥善利用,目前还没有公认明确的答案。
任何技术要想大规模工程应用,靠“标准实现”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无法切片,无法细粒度调试。在经典的HTTP技术栈中,各层都有对应的工具,比如IP层有ping和traceroute,传输层有telnet,应用层有curl,正是有这些工具簇拥着,开发人员才可以很方便地定位问题所处的层次和细节。HTTP/2虽然有改动,但调试工具也不少,curl可以支持,还有nghttp2、h2c等工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HTTP/3的改动很大,如果没有对应的调试支持工具,可以想象部署和迁移都不会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