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07392
  • 博文数量: 24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6-06-27 09:53
个人简介

记录学习,记录成长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44)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5-09-17 22:54:30

内核模块机制是Linux内核向外部提供的一个接口,其全称为动态可加载内核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ule,LKM),内核模块源程序编译成.ko文件(2.6内核是.ko 2.4内核以及之前的是.o)就可以将其加载到内核中;

insmod命令:
将模块加载到内核中;
语法:insmod [-fkmpsvxX][-o <模块名称>][模块文件][符号名称 = 符号值]
参数:
-f  不检查目前kernel版本与模块编译时的kernel版本是否一致,强制将模块载入。 
-k  将模块设置为自动卸除。 
-m  输出模块的载入信息。 
-o   <模块名称>  指定模块的名称,可使用模块文件的文件名。 
-p  测试模块是否能正确地载入kernel。 
-s  将所有信息记录在系统记录文件中。 
-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x  不要汇出模块的外部符号。 
-X  汇出模块所有的外部符号,此为预设置。


modprobe命令:
自动处理可载入模块;
语法:modprobe [-acdlrtvV][--help][模块文件][符号名称 = 符号值]
用法:
    modprobe [ -v ] [ -V ] [-C config-file] [ -n ] [ -i ] [ -q ] [ -o modulename] [ modulename ] [ module parameters ... ]
    modprobe [ -r ] [ -v ] [ -n ] [ -i ] [ modulename ... ]
    modprobe [ -l ] [ -t dirname ] [ wildcard ]
    modprobe [ -c ]
参数:
  -a或--all  载入全部的模块。 
  -c或--show-conf  显示所有模块的设置信息。 
  -d或--debug   使用排错模式。 
  -l或--list   显示可用的模块。 
  -r或--remove   自动卸载模块。 
  -t或--type   指定模块类型。 
  -v或--verbose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或--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help   显示帮助。
补充:modprobe 能实现 insmod的功能, 而且比insmod要强大一些。
它在加载模块的时候,自己检查模块里有没有一些symbol在内核里没有定义的,如果有这样的symbol,modprobe函数会搜索其他模块,看其他模块里有没有相关的symbol,如果有,则将此模块也一起加载,这样的话,就算模块里有一些没有定义的symbol也能成功加载。但如果用insmod去加载的话,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加载失败。会出现"unresolved symbols"信息。
  
modinfo命令:
显示内核模块的信息
用法:
modinfo [ -0 ] [ -F field] [modulename | filename ... ]
modinfo -V
modinfo -h
描述:
modinfo列出Linux内核中命令行指定的模块的信息。若模块名不是一个文件名,则会在/lib/modules/version 目录中搜索,就像modprobe一样。modinfo默认情况下,为了便于阅读,以下面的格式列出模块的每个属性:fieldname : value。
选项:
    -V --version 版本
    -F --field 仅在一行上显示field值,这对于脚本较为有用。常用的field有:author, description, licence, param, depends, alias, filename。
    -0 --NULL 使用'/0'字符分隔field值,而不是一个新行。对脚本比较有用。
    -a -d -l -p -n  这些分别是author, description, license, param ,filename的简短形式。


rmmod命令:
删除内核中的模块;
用法:rmmod [ -f ] [ -w ] [ -s ] [ -v ] [ modulename ]
描述:
    rmmod是一个可以从内核中删除模块的小程序,大多数用户使用modprobe -r去删除模块。
选项:
    -v --verbose  显示程序正在做些什么,一般只显示执行时的错误信息。
    -f --force  该选项是非常危险:除非编译内核时,CONFIG_MODULE_FORCE_UNLOAD被设置该命令才有效果,否则没效果。用该选项可以删除正在被使用的模块,设计为不能删除的模块,或者标记为unsafe的模块。
    -w --wait 通常,rmmod拒绝删除正在被使用的模块。使用该选项后,指定的模块会被孤立起来,直到不被使用。
    -s  --syslog  将错误信息写入syslog,而不是标准错误(stderr)。
    -V  --version 版本信息


depmod命令:
分析可加载模块的依赖性,生成modules.dep文件和映射文件。
用法:depmod [-b basedir] [-e] [-F System.map] [-n] [-v] [version] [-A]
          depmod [-e] [-F System.map] [-n] [-v] [version] [filename...]
描述:  Linux内核模块可以为其它模块提供提供服务(在代码中使用EXPORT_SYMBOL),这种服务被称作"symbols"。若第二个模块使用了这个symbol,则该模块很明显依赖于第一个模块。这些依赖关系是非常繁杂的。depmod读取在/lib/modules/version目录下的所有模块,并检查每个模块导出的symbol和需要的symbol,然后创建一个依赖关系列表。默认地,该列表写入到/lib/moudules/version目录下的modules.dep文件中。若命令中的filename有指定的话,则仅检查这些指定的模块(不是很有用)。若命令中提供了version参数,则会使用version所指定的目录生成依赖,而不是当前内核的版本(uname -r 返回的)。                                
选项:
    -b basedir  --basedir basedir  若你的模块并没有正确的在/lib/mdules/version下,可以指定目录生成依赖。
    -e  --errsyms  和-F选项一起使用,当一个模块需要的symbol在其它模块里面没有提供时,做出报告。正常情况下,模块没有提供的symbol都在内核中有提供。
    -F  --filesyms System.map 提供一个System.map文件(在内核编译时生成的)许-e选项报告出unresolved symbol。
    -n  --dry_run  将结果modules.dep和各种映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stdout),而不是写到模块目录下。
    -A --quick  检查是否有模块比modues.dep中的模块新,若没有,则退出不重新生成文件。
阅读(71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ipstate命令

下一篇:icmp type code对应表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