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848
  • 博文数量: 6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5-04-09 11:2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其他平台

2015-04-17 21:59:58

  【闻风独家警示:教改“损招儿“多,北京的家长,咱别乱来!】

  近一个时期以来,从高考到幼升小的教改措施不断密集推出,30多年来首次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入学、升学模式和规则,搞的越来越多的家长无所适从。有的家长以为得了新实惠,开始欢呼雀跃或暗自狂喜,其实这里面”损招儿“特别多,为了给孩子从幼升小到高考都做出更恰当、合理的规划,避免政策性风险和规则性损失,闻风在这里给北京的家长8个重大提醒。

  1.东城、西城、海淀等小学的直升校真的这么好吗?孩子的前景、前途、命运玄机多。

  首先,这三个教育强区的直升小学小升初进入的都是重点中学,特别是西城区所有的直升小学进入的都是北京市市重点级别的中学。因此,在中考的时候,所有直升的这些学生都是按照优质初中毕业生对待的,根据新的中考规则,这些学生只能享受到本区中考名额分配中30%的比例分配。所以,直升校的孩子必须好好学习,如果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下,中考的名额分配是根本享受不到的,他们能够考上的高中校的优质度、重点度几乎一定比所上的初中校低,也就是说初中上的中学基本一定比高中学校要好得多,高中校的级别要比初中校至少低一个级别。但入读普通初中校的中等偏下的学生中考时名额分配的比例却是70%,他们的机会远比直升校中等学生的机会还要多得多,他们上的高中校也几乎一定比原来的初中校要好得多,前进的路线是往上走的。因此,进了直升校的家长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不抓学习、不狠抓学习,买好几百万的房子进直升校只能是一时之快,最后有可能只收获无奈甚至痛苦。

  其次,进入直升的小学,家长一旦不满意,你给孩子转学将是十分痛苦的选择。因为,你只要转学就必然失去该校连续六年的学籍,就再也不可能直升到重点抓初中校了,使你更不快的是,花几百万买的房产的性价比就大打折扣了,本来是为了直升的,结果却没用上,转学还是不转学将是十分两难的选择;

  再其次,对于选择东城、西城直升小学的家庭而言,当发现孩子是牛孩时,希望TA能去更掐尖的海淀区大牛校读初中的话,那必须要在五年级之前转学走人,也就是说必须保证在五年级前就能被海淀的大牛校确定录取或意向录取,否则到了五年级,直升校是根本不允许转学的,六年级是全市的学生都不能转学的,所有学生的学籍是完全冻结的。换句话说,如果有这种打算的家长,必须要在小学1~4级要通过课外不断且较高难度的文化课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牛孩,所以你就要想清楚了你到底做不做这种打算;

  最后,根据闻风对各种改革方案的深入研究和规划发展的了解,以西城区为例,当该区短期内完成全区初中校布局后,包括原宣武区在内,每个学区的学生都将可能有至少70%的小学毕业生在小升初时能进入市重点、区重点初中,而西城直升校直升比例是80%,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直升校的优势在被逐渐压缩。东城区的情况与西城区类似,不过海淀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要求而已。朝阳区的优质直升校在本区的幼升小学校中则有排名第一的明显优势。

  2.从2015年开始教育弱区幼升小限制更严,教育强区则宽松得多。

  虽然2015年北京各个区县幼升小政策还没有出齐,但从闻风已知和研究的情况看,教育弱区幼升小政策的严限性明显比教育强区的强度大,有的近乎苛刻,比如石景山区、通州区等。在教育强区中,历年幼升小政策西城区是最宽松的(2015年政策几天后就会公布),其次是海淀区,然后是朝阳区、东城区,东城区在这四个区中是最严的。闻风提醒家长,今后对外来人口子女幼升小上学限制会越来越严,在各方面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由易到难准备,以避免最后被”遣送“原籍的命运。

  3.随着教改的深化、推进,教育弱区与强区的教育质量会不会明显缩小?

  从人口状况、文化素养、师资条件、学习氛围、升入各级优质学校的机会等方面来看,教育弱区教育质量与强区相比至少还有几十年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累加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中长期内不可能明显改变。而且,随着中考”锁区“逐渐从东城、西城、海淀推及到全市,以后教育弱区学生在小升初、中考进入教育强区的人数会越来越少,甚至直至取消,今年的教改政策对这个方向是十分明确的,家长必须高度地充分注意。

  4.在优质教育均衡方面东城、西城目前明显超越海淀区,但海淀区保留了一块”胜地“。

  就改革的深度而言,海淀区目前明显滞后于东城、西城。在海淀区要想上最好的那几所重点初中,必须还要在课外全力拼孩子,原有升学格局几没有任何改变。东城选好某个学区比选好某个小学更重要。西城区在初中校布局近期调整完毕后,选哪个学区几乎没有大的差异,在某个学区内上任何小学教育质量差异不大,生源结构比例会有一定差异,能有保底小学能上上也是可以果断选择的。海淀区目前的制胜法宝是,小升初全市可以裸考、半裸考的初中校最多,而且80%以上都是优质的,这是海淀区目前在全市的改革中魅力最大的一块”胜地“。

  5.根据最新的改革政策,外地人子女又被堵了一条重要路!

  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几乎所有的知名公立高中校所招收的国际班学生,基本都不再对外地人招生,一般只招收北京户籍人员和享受北京户籍待遇的七类人或九类人。

  6.“我们既能上史家小学也能上裕中小学,到底该怎么选呢”?家长该类问题越来越多…

  请家长务必改变原有的、已形成几十年的在北京上学、升学思路,这次改革要求家长不能再割裂地看问题,要从点的思维过渡到面的思考,也就是说,你要上什么小学,就要连带把初中、高中同时一起、连带考虑了,只有在12年中对从幼升小到高考全学段都有利的择校、入学、升学有利、有益才是最佳的,仅看某个学段中的某所学校那是原有的模式,现在需要做出调整了。

  7.在北京怎样幼升小,对从幼升小到高考最有利、是最佳选择?

  选择东城幼升小特别是原东城区,可以获得很均衡的优质教育机会,但是不是有最好的结果,需要看孩子的天分;选择西城区幼升小,除可以获得很均衡的优质教育机会,还可以用海淀区来锦上添花,是不是有最好的结果,孩子天分的成分降低;选择海淀区幼升小,目前还不能保证优质教育很大范围均衡,全力拼孩子是不二选择。

  8.对朝阳区教育可看高一大线!

  最近,闻风应邀到北京各公立知名重点中小学访问,感觉海淀区对朝阳区教育帮助极大,几乎原汁原味投入师资,特别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清华附小等,派到朝阳区的师资都是顶尖的,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更是连续不断坚守在朝阳区。随着锁区的深入,朝阳区留下的好生源将至少增加200人,这些人的高考成绩几乎100%可以在600分以上。闻风做了庞大数据的测算,教改后朝阳区的教育水平依然会排在北京第四名,但品质上已经提高不少,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朝阳区了,并正在向东城看齐!

  总之,所谓教育的“损招儿”是为了更好地均衡教育资源,作为改革就是利益调整,我门只要趋利避害就好了!只要利大于弊,能舍弊趋利就是改革的真正受益者。

  【以上为升学指导专家、教育观察家闻风老师独家专稿,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一旦发现必追究】

  (关注“闻风教育”微信公众账号,了解更多独家教育资讯!欢迎加入高考Q群:344809967   中考Q群:173494840)

阅读(8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