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95
  • 博文数量: 3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5-04-1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其他平台

2015-04-11 21:47:34

  

  北京时间3月7日

  奇虎360(NYSE:QIHU)今天公布了其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2013年第四季度和整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奇虎360营收为2.2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03亿美元增长115.3%;净利润为166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80万美元增长约30%。

  财报发布后,奇虎360公司首席执行官周鸿祎、执行首席财务官徐祚立、联席首席财务官姚珏出席了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并就热点问题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

  以下为电话会议要点:

  1.周鸿祎称,奇虎360会一直探索收购的可能性,但不会盲目行动。

  2.周鸿祎表示游戏平台分成比例的问题只是“文字游戏”,推广费用的开支会平摊掉开发者在分成上的收益。

  3.本季度,搜索和移动业务各自的收入贡献占比大约都是17%左右:移动搜索业务暂时没有收入,其所有收入均来自于PC端;在移动端的收入基本来自于广告收入和互联网增值服务,两者规模基本相同。

  4.周鸿祎称,奇虎360正在考虑进军互联网金融,但目前利用流量来买基金的这种做法尚不是重点考虑的方式,很有可能选择从安全切入。

  5.在收入增长比例方面,传统的广告业务和导航页收入同比下降;搜索业务环比持平;互联网增值服务(游戏业务)增速较大。

  6.周鸿祎:两三年以后真正有前途的领域应该存在于那些大家还没有普遍关注到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上。

  7.对于阿里进军游戏,周鸿祎称其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当更多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将会鼓励更多的研发团队和传统游戏厂商更多的转向手机游戏。”

  8.周鸿祎称,360没有电子商务的基因,会和所有电商公司保持良好关系。

  以下为分析师提问环节:

  摩根斯坦利分析师 蒂莫西?陈:我的问题是关于并购策略的。请问公司目前主要关注的并购领域有哪些?公司在中国和海外的并购标准和类别上分别看重哪些方面?

  周鸿祎:在并购方面,我们一直在探索着这种可能性。但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的并购也是非常的激烈。整个环境也变化的特别快。所以我们还是会根据自身的体量来坚持自己的并购策略而不会说跟着巨头公司那样提出很高的收购价格。我们并不会感到恐慌一样的去收购很多资产。

  我们对并购最大的考虑还是在于团队的整合和技术的创新性。从技术的创新性上来讲,我们会更在意这个团队是是否拥有比较好的产品和技术。这样,借助360的平台实际上可以把它放大。第二个,在互联网行业任何资产的收购中,如果没有团队、没有对这个业务的深刻理解的话,这个资产很快就会被浪费掉。因此,能否完成和团队的整个就是我们最为重要的考虑。

  JP摩根分析师 阿历克斯?姚:我的问题是关于手机游戏分发渠道市场份额的。我注意到,最近一些竞争对手大幅提高了分成比例。请问管理层如何看待手游发行渠道市场份额的变动?另外,该业务未来的变现前景如何?

  周鸿祎:目前我们的手机游戏分发渠道在安卓市场上的份额肯定是最大的。尽管竞争对手不断给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数字,但实际上只要你去走访几个比较著名的手机游戏公司,看一看各个市场在他们游戏的收入和分发量上所占的比例就可以证明我们当之无愧的领导地位。

  对手现在提高分成比例很大的原因是他们也感觉到了360在这个领域里的实力。如果你真的研究一下所谓分成比例的修改的话,不客气地讲有的就是文字游戏了。就是说,这只是听上去很好。如果你问一下游戏开发者的话,当他要在某些平台上获得更多资源的时候,他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推广费用。因此,他的分成比例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总的来讲,所有的手机游戏厂商在360的平台上只要能够实现量的推广,他们的收益水平还是非常好的。

  为了能够让很多新游戏能够在刚开始的时候获得很多用户、改善产品,我们会把50万元以内的收入全部分给开发者。我们坚信,只有通过培养更多的优秀手机游戏团队,让更多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个市场才会更加繁荣。没有人能够垄断游戏的内容。

  花旗分析师 刘斌:我的问题是和股权激励相关的。请问这次5700万元的股权激励具体用途是什么?2014年完全稀释后的股份情况是怎样的?

  徐祚立:这次5700万元的股权激励是一次性的,不会在未来季度和年份里重复出现。这次的激励是公司董事会基于管理层过去的优秀表现授予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至于总的流通股数,相关的影响已经反映到了第四季度完全稀释后的股份数里了。虽然金额挺大的,但是从股份数上来讲并不是很多。反映在完全稀释后的股份中,大约只有100万股左右。

  UBS分析师 Erica Werkun:管理层之前提到搜索和移动业务贡献了总收入的30%以上。请问搜索业务和移动业务各自贡献了多少收入?

  徐祚立:这个季度搜索和移动业务各自的收入贡献占比大约都是17%左右。我们目前还没有在移动搜索业务上实现收入。搜索业务的所有收入都是来自于PC端搜索的。在移动端的收入基本上来自于广告收入和互联网增值服务。这两项移动端收入的规模也基本上是相同的。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 邵炯:我的问题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这是一个火热的领域,360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金融市场。我想听听公司对这个领域的想法是怎样的?

  周鸿祎:关于目前很热的互联网金融,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调查研究。但是我有一个想法可能和互联网巨头们不太一样。包括互联网金融、O2O等等,巨头们可能觉得什么热大家就都会去追逐。我认为一家公司还是应该专注在他所擅长的领域。所以呢,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把安全做好;另外一方面,我认为我们需要去做一些未来的事情而不是做现在大家一窝蜂去做的事情。

  关于互联网金融,我们也不断和相关的公司进行着交流和探讨。如果能够看到更有创新性的产品,我们也是会考虑的。但目前利用流量来买基金的这种做法至少不是360重点考虑的方式。

  我再补充一下,随着互联网金融和手机支付越来越热,大家真正开始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移动支付是否安全。我认为360在这方面的角色是让大家在使用互联网金融和手机支付时能够更加安全。

  美林分析师 艾迪?梁:我的问题是关于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展望的。传统而言,公司一季度的业绩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都是呈现环比下降趋势的,但今年的业绩展望是环比增长的。能否谈一下是什么原因?

  徐祚立:是的,从上市以来的季报来看公司一季度的业绩都是环比下降的。但今年我们的确可以实现一季度的环比增长。我不能具体指出是哪个领域起了主要作用。这个问题可以整体来看。传统的广告业务和导航页收入将会同比下降;搜索业务将会环比持平;增长较大的业务主要是互联网增值服务,换句话说,也就是游戏业务。因为第一季度对游戏业务通常而言都是较为强劲的一季。以上基本上就是一季度各项业务业绩的变动方向。

  高盛分析师 方非:我的问题是关于竞争的。百度在2014年的业绩展望中预期销售和市场推广费用将会同比上升。请问360今年是否打算加大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是否会增加手机预装以让360的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

  周鸿祎:我们发现不仅仅是百度,今年互联网领域的主要参与者都加大了在无线业务上的投入力度。当然我们也会加大相关的投入力度。但是在我们的理解里,单纯一味的靠推广可能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据我所知,某巨头去年花了很多钱,推了很多软件,有一定的装机量但是却根本就没有活跃度,用户根本就不怎么用。所以,我更愿意把跟多的钱花在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上,以此来提高用户体验。第二个,我认为在无线互联网上你不需要同时做几十个应用。过长的产品线其实反而会分散公司的用户群。我们的策略是集中精力把我们核心的无线应用做好。所以从全年来讲,我们的投入在推广、研发和并购上的分布会比较均衡。

  瑞信分析师 迪克?韦:很多互联网公司在2014年都会加大应用的推广力度。由于360在应用分发上具有很大的资源,请问公司是否会在这个趋势中获益?另外,是否会对特定品类的应用改变定价策略?

  徐祚立:是的,由于这些公司今年的市场推广预算都非常大,因此我们确实会从中获益。在应用商店业务里,我们主要会从广告业务和收入分成业务两项获益。我们会从应用开发者和游戏开发者那里收取相应的推广费用。由于这些公司计划加大相应的推广规模,我们确实会在这个趋势里获得更多的收益。关于定价方式,我们基本上不会有太大改变。除非和少数合作者达成特别协议,我们还是会以行业的平均标准进行收费。

  T.H.分析师 蒂亚?侯:我的问题是关于公司海外扩展战略的。请问公司计划如何进入海外市场?打算如何在海外市场推广360手机安全卫士等移动端应用?

  周鸿祎:在国际拓展上,我们目前不会去推广所有的产品。首先,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安全方面。第二个,在国际拓展上我们将会采用一个综合的推广模式。这不会是简单的花钱去做捆绑,或者是花钱买用户的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寻找不同的合作伙伴。比如说,在有些地区会选择一些伙伴和我们进行比较深入的合作。所以,今年是我们国际拓展的早期阶段。我相信,到今年年底大家将能够看到一些成果了。

  巴克莱亚洲分析师 阿丽莎?雅普:我看到过去一段时间里市场上的并购活动非常活跃。在这样的背景下,请问管理层如何看到未来2、3年后互联网行业的格局?奇虎在行业里的定位是什么?另外还想了解一些奇虎在O2O领域上的策略是什么?

  周鸿祎:这个问题比较多。第一个,最近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竞争的强度、烈度甚至都远远超过了美国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和美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很多并购是在购买技术和未来,而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并购更多的是在于对已经被证明了的市场的一种瓜分和收购。所以,我觉得两三年以后,至少现在能看到的相对成熟的市场肯定将会被巨头瓜分。但是我觉得,两三年以后真正有前途的领域应该存在于那些大家还没有普遍关注到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上。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领域。

  关于O2O。虽然现在很多O2O公司都是我们的客户,但这个领域确实离我们比较远。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应该不会直接介入。但是如果一些垂直领域出现了一些策略投资机会的话,我们也可能会考虑投资于一些这样的企业并给他们一些流量的支持。

  杰弗里分析师 辛西娅?孟: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游戏业务的。请问能否具体谈一下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的收入贡献比?在付费账户数的增长中,PC端和移动端各自贡献了多少?第二个问题。在分发平台业务方面,公司如何看到阿里巴巴进入手机游戏分发市场?面对可能增长的竞争烈度,公司计划如何展开应对?

  徐祚立:我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之前也提到过,移动端的收入贡献比大约是17%。移动端广告收入和游戏收入基本是对半分的。关于付费账户数,PC端的增长比较有限。付费账户的主要增量都是来自于手机游戏的。第三、第四的情况都是如此。

  周鸿祎:我认为阿里巴巴进入手机游戏领域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当更多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将会鼓励更多的研发团队和传统游戏厂商更多的转向手机游戏。目前,在中国做手机游戏的团队数目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增加。在中国,手机游戏和过去的端游最大的不同在于端游一年可能只会推出100款,因此端游市场更容易被垄断。但是现在手游一年可能会推出几千款,随着更多手游的推出,整个的市场将会变得更加活跃。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当更多手游的内容出来之后,手游厂商还是会选择几家最大的发行渠道。目前,360还是安卓领域在中国最大的发行渠道。所以总体而言,这个情况对360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

  华兴资本分析师 温天立:第一个问题,过去的一段时间很多完成IPO的公司。它们在融到资金之后很大比例都会花在市场推广上,请问公司是否在搜索等业务里看到了相关的迹象?第二个问题,请问移动端搜索的策略是怎样的?

  徐祚立: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由于目前才是三月上旬,因此谈论这些公司从IPO里融到资金的主要去向还为时尚早。

  周鸿祎:第一个,我们认为移动搜索非常重要。第二个,移动搜索的很多后台技术和我们的PC搜索是共享的。所以,在不断改善PC搜索质量的同时,我们的移动搜索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移动搜索和PC搜索最大的不同一个是在产品的形态上,一个是在用户搜索的重点内容上。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研发。最近,我们已经发布了移动搜索的产品。我们的产品代码是雷电。通过手机浏览器、手机桌面和手机助手,我们正在尝试着向用户推广我们的搜索。

  86证券分析师 赵铭:我记得周总以前讲过互联网模式的收入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广告、游戏和电子商务。公司在广告和游戏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请问在电子商务方面公司有没有什么准备和打算?另外有一个相关的问题。之前市场上有谣言说阿里巴巴希望投资于奇虎,好像有高官否认了这个说法。于此相冲突的是,如果阿里巴巴真的对奇虎进行了投资的话,这是否会影响公司对电商业务可能已有的打算?我希望听听您的看法。

  周鸿祎:我发现就和两会一样,最后一个问题总是很有挑战的。呵呵。是这样的,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里包括O2O在内的电子商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但是作为一个不断创新且专注的公司,奇虎不可能说什么模式都去做。所以,我们还是会在安全业务的基础之上把游戏的增值服务和基于搜索的广告这两件事做好。因为在这两项业务里,虽然奇虎过去几年的人均ARPU值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互联网巨头相比,这里的空间还非常大。所以,我认为公司暂时还不用考虑其他的方面。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你能否做好一件事情是由你的基因决定的。坦率的说,我认为360没有电子商务的基因。而且中国主要的电商伙伴,无论是淘宝、阿里巴巴、天猫还是京东都是我们很好的伙伴,也都是我们的客户。通过向它们提供流量,它们每年也向我们贡献了很多的收入。我觉得这种合作关系就挺好的。

  至于您说的阿里巴巴入股的谣言,其实我也听到了很多传言。昨天还有人跟我求证说,是不是奇虎还要投资于某家上市的公司。我觉得这些传言只是表达了市场里很多人的一种期望而已吧。我认为奇虎还是应该和所有的电商继续保持一个友好的合作关系。

: dslag

阅读(6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