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0)
分类: LINUX
2015-06-18 17:29:05
学习LKD的时候,在内存管理一章的slab小节中,对于slab的着色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叙述,只好翻看了很多资料,稍微有了点儿概念,其实关键在于分清所谓的cache(高速缓存,包含多个slab块)和硬件高速缓存的概念。
同一硬件高速缓存行可以映射 RAM 中多个不同的块,相同大小的对象倾向于存放在高速缓存内相同的偏移量处。在不同 slab 内具有相同偏移量的对象最终很可能映射到同一高速缓存行中。而使用 slab 分配器的对象通常是频繁使用的小对象,高速缓存的硬件可能因此而花费内存周期在同一高速缓存行与 RAM 内存单元之间来来往往的传送两个对象。
如下例:假设 cache 行为 32Bytes , CPU 包含 512 个 cache 行(缓存大小 16K )。
假设对象 A,B 均为 32B ,且 A 的地址从 0 开始, B 的地址从 16K 开始,则根据组相联或直接相联映射方式(全相联方式很少使用), A,B 对象很可能映射到 cache 的第 0 行 ,此时,如果 CPU 交替的访问 A,B 各 50 次,每一次访问 cache 第 0 行都失效,从而需要从内存传送数据。而 slab 着色就是为解决该问题产生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起始对象偏移量,对于 B 对象,如果将其位置偏移向右偏移 32B ,则其可能会被映射到 cache 的第 1 行上,这样交替的访问 A,B 各 50 次,只需要 2 次内存访问即可。 这里的偏移量就代表了 slab 着色中的一种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偏移量,尽量使得不同的对象的对应到不同的硬件高速缓存行上,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实际的情况比上面的例子要复杂得多, slab 的着色还要考虑内存对齐等因素,以及 slab内未用字节的大小,只有当未用字节数足够大时,着色才起作用。 |
|
||
一个L1 DATA CACHE相当于一块小的内存,我们假设它为16K大,它会与一般物理内存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