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诀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半边天下,在公考中绝不是占50%那么简单,都说“得申论者得天下”、“成也申论,败也申论”,可见申论的好坏有时直接影响你上岸!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干掉它!
正视它——就是要知道申论其实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也不是你想的那么难,只要方法得当,努力提高,会有好的成绩;
重视它——就是不要轻视它,因为它是一个综合能力考察的手段,要提高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不能轻敌;
研究它——毋容置疑,必须深入的研究申论,通过研究出题者的路数,跳出套路,料敌机先,以无招胜有招,最终“笑傲江湖”。鄙人将试以独孤九剑的剑意作为分析研究申论的方法,与大家探讨,水平有限,不吝赐教!
独孤九剑,剑魔独孤求败所创,以“无招胜有招”,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打遍天下无敌手,生平欲求一对手让自己回守一招而不可得,最后埋剑空谷,茕茕了此一生。
那独孤九剑剑意到底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招胜有招”!其中“料敌机先”、“只攻不守”、“ 剑意悟道”、 “敌强愈强”都是其中的要义。
申论的回答我们讲究的是既要有套路,又要跳出套路。这看似矛盾,其实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反对模式化答题,但是连模式化都不会的话,申论就还没有入门。像大作文,你连基本的“三段论”都不会写,连“是什么”、“ 为什么” 、“ 怎么办”这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了解,还天天吆喝着要写策论文、政论文,你觉得可能吗?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做到“无招胜有招”,在这开始前,我们必须要学尽最基本的剑术,才能“破剑”,也就是套路。下面我会讲这破剑式的各种“剑”,在此不提。
料敌机先——申论这个东西到底考察我们什么?考察我们的写作水平?阅读理解能力?书写水平?都不是,申论考察我们的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是一种考察我们思维的手段。申论的材料怎么来的?一帮出题的老头(当然也估计有不是老头的,不过想想考场上绞尽脑汁的写申论,我还是比较相信他们是一帮坏坏的老头。)根据考试大纲,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再去找相关材料,找来后随便打乱、堆砌,弄一堆问题考察你的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什么呢?这帮家伙的思维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我们的呢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具体材料中找到老头们的主题,最后回到他们的抽象思维上来。你如果被他迷惑了,把握不住主题,那么你回不来了,你最后的那篇作文就没有高度。
我们先来看看申论的考试考察的能力范围。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大纲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从大纲里我们都能看出来,这帮老头出题考察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就是考察我们这几种能力,考察我们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
所以,申论的作答我还是主张从题目本身出发来阅读材料,这样我们能窥测到出题者意图,弄明白他要干嘛,读材料的时候有针对性。从问题出发读材料有几个好处:
第一,能够大体了解材料说了什么,主题是什么。
第二,能明确阅读的重点,对题目中的问题有初步的定位,提高阅读速度,节省时间。
第三、能够迅速了解题型,初步明确出题者意图,带着问题读材料,便于挖掘材料隐含的内容。
如何读用材料,请参看我以前的帖子:
一、时间意识。最佳的读材料时间应该在40分钟到50分钟之间,你读材料时间长了,根本答不完申论的字数。
二、阅读方法。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是好的呢?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只要适合自己就行,但是必须以快速、有效为前提。
我的方法是:1、略读一遍,把没用信息删除,勾划关键词(这东西回答概括题非常之有用。)、重点词(例如:转折词、递进词、表原因、对策的词语等等)、重点句子(例如:领导讲话,专家意见建议,论述意义、原因、对策的长句等等)、中心句(材料每段中现成的中心句)。
2、精读第二遍,然后对段落概括、整合、排序。总结出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将内容相同的段落合并,最后根据原因、表现、对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原则对段落进行排序。
3、第三遍边读边答。回到题目要求上,结合题目本身,边做题,边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把前三个题回答完。
三、挖掘材料。对于材料我们往往只看到材料字面上表达的东西,对材料背后的东西都不去深挖,也就是只关注具体的,不去揭示本质,关注抽象的。而有时候恰恰是这些抽象的东西,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如何挖掘材料: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第二题:
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请你对当前如何建设诚信政府提出建议。(25分)
要求:观点正确;有针对性;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500字。
我们从材料中能找出这个题目的答案吗?显然很难,需要对材料挖掘和加工。
诚信教育——从传统文化中的《论语》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曾子杀猪、商鞅立木为信和“油条哥”实例等故事而来。
接受监督——从浙江省政府针对食品安全建立投诉举报热线并设立举报奖励专项资金而来。
依法行政——从美国政府针对财务丑闻设立“十点计划”等而来。
政务公开——从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推广遇到的问题等而来。
严格执法——从浙江省政府对食品安全整治、从美国政府针对财务丑闻设立“十点计划”等而来。
诚信体系——从材料8小吴的经历而来。
以上是挖掘材料的方法,可能有些抽象,最好的方法是结合真题,在这里怕篇幅太长,各位看官眼花缭乱,故不在真题材料中标注,具体标注方法请参考前边提到的那个帖子。
只攻不守——这里提到的这一点是因为有人问我,申论某几段材料为什么会在那儿?放在那里没有逻辑可言!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管他有没有逻辑,你只管从具体到抽象去思考问题,再说,出题者的那帮老头有时候就是没有逻辑。我讲过,申论材料中没有一段是废话,因为它是出题者特意找来的,一定是有用的!那帮出题者是找了个主题罗列材料,依据大纲出几个题,然后考察你的那几个能力和思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只攻不守,不去想材料是不是符合逻辑,我们想什么呢?想阅卷者想要什么!你料敌机先,知道出题者他想干嘛了,接下来是摸清阅卷者怎么评价你这“武林高手”的吧?
先了解一下阅卷的程序:
申论阅卷一般会实行电脑阅卷。即:先把每个考生的试卷扫描进电脑,然后由阅卷组在电脑上分工阅卷。
一是阅卷者组成。由专家、高校教师、在校研究生组成,专业一般为管理学、马哲、中文等相关专业。根据题目数量和专业类别,将阅卷者分为若干小组。
二是阅卷的方式。将每个题目单独分离,小组人员采取流水作业,每人只评一道题,对其他的题不做评价。
三是评分的公平性。每道题都实行双人复核阅卷制,某一份卷两个人打出的分数差别大于原题总分的20%,就会请第三人做复核。
看一下评分标准(由于申论题目都是保密文件,为了不留泄密之嫌,下边的评分参考从网上转载,跟正规的评分参考差不多,仅做参考):
一、归纳概括题评分标准(以满分15分为例)
要 求 满分 好 中 等 差
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8 6~7 3~5 O~2
叙述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有条理 4 3 2 O~1
文面整洁,句子顺畅,标点准确,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为200字 1 超字或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二、综合分析题评分标准(以满分20分为例)
要 求 满分 好 中 等 差
分析具体、深刻、全面、辩证 13 9~12 6~8 O~5
有条理,逻辑性强 4 3 2 O~1
语句通畅,词汇丰富,文面整洁,字迹端正,无错别字,标点准确 2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为300字左右 1 超字或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三、提出对策题评分标准 (以满分25分为例)
要 求 满分 好 中 等 差
观点明确,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8 6~7 4~5 0~3
建议措施合理,有可行性 8 6~7 4~5 O~3
叙述逻辑性强,有条理性 4 3 2 O~1
结构完整,有层次性 3 2 1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文面整洁,句子顺畅,标点准确,词汇丰富,字迹端正,无错别字 1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为500字左右 1 超字或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四、写作论证题评分标准(以满分40分为例)
要 求 满分 好 中 等 差
标题:立意深刻,集中凝练,简洁明了 4 3 2 0~1
观点:鲜明,具体,新颖,深刻 6 4~5 2~3 O~1
论据:翔实,典型,有针对性,说服力强 10 7~9 3~6 O~2
论证:论证深刻,逻辑性强 10 7~9 3~6 O~2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句: 5 4 3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句子通畅,词汇丰富 3 2 1
文面:整洁,字迹端正,无错别字,标点准确 1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为1000字左右 1 超字或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看看上边的评分参考,我们能够知道阅卷者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我们答得好坏的,我们就谈谈如何KO阅卷者。
我们把申论作答分为两种:前边几种统称“小题”,后边的大作文。当然也可以根据近几年公文类题目增多的趋势将申论题目分为:非写作类试题和写作类试题。我们把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对策题这三类划为一类,根据评分参考,说说如何“只攻不守”。
小题部分我们可以根据一般的评分参考看出来讲究层次性、简练性、全面性和主观性。
一、层次性。所谓层次性简单地说是要条理,知道你一层意思说完了接下来说的另一层意思,不是“和稀泥!”。阅卷者每天面对庞大的阅卷量,累的要死,眼睛疼得要死,心情烦躁的要死,如果我们给他“一坨”,让他自己捋,我估计他没那耐心,你也会死得很惨。那如何做到有层次呢?
借助层次用语。有时我们觉得没有层次感时,用得最多的就是层次用语,方便简洁。层次用语一般分为:第一层次用语、第二层次用语。例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两种一般为第一层次用语。一是、二是、三是;一要、二要、三要;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一类的一般是第二层次用语。(当然第二层次用语是指有第一层次用语时,如果没有,第二层次用语也可以作为第一层次用语。)我们在表述时,可以用这种方式区分层次感,这样显得比较直观、条理,估计阅卷者不用到处找你的答案。
答案的层次感。其实我们在总结答案是往往有些东西本身就有层次,比如说原因类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这本身就是层次,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完全可以把答案归类形成良好的层次。又比如:我们在回答对策类的问题时,可以用总结概括类的有分类性质的词组作为对策开头:制度上、思想上、执行上……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总结出相应的可以显现出层次性的话,这样也会显得有层次和条理。以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C类) 第二题为例:
“给定资料3”介绍了德国和西班牙在湿地保护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请简要分析说明其对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启示。(20分)
要求:观点明确,表达简洁,不超过300字。
答案参考(某公答案借鉴):
鉴于我国具体国情,不能完全照搬,应学习其先进理念和做法。启示如下:
一是依法保护湿地资源。完善湿地保护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制处罚不法行为。
二是坚持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实施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可持续旅游认证制度,促进湿地旅游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湿地保护交流合作。推动国际和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效能。
四是发挥民间组织作用。重视民间组织诉求和合作,建立保护管理与利益相关者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
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增加资金投入,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六是重视宣传教育。政府机构可与保护地、民间组织、学校等合作,开展各种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湿地文化。
以上加重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答案本身提炼的层次感,这样的层次感往往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它比用层次用语要显得更灵活和有个性。
二、简练性。申论试题一般每个题目都有字数限制,而且限制的非常死,因此在这100-200字左右的方格里,把一个问题说得全面、清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申论材料本身可以挖掘的信息量很大,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将从材料中找到的分散的、点滴的东西整合、提炼,尽量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能够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句话表达的,不要再跟“煎鱼”似的,反复唠叨。否则既浪费了美丽的方格,又没有博得阅卷人的好感,得不偿失,请简练作答!
如何做到回答问题的简练性呢?
用材料中的关键词说明问题。在很多材料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词组,或者是表述原因的,或者是表述意义的,也或者是表述对策的,我们在看清题目问的什么的前提下,把这类词语找到,作为回答问题的采分点,往往更容易得分。
例如: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 [市地级]
(二)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注:答案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就是标准答案,这里作说明问题用)
(1)汉语被边缘化,教育、社会不重视汉语导致学生汉语水平低下。
(2)汉语在全球用语、互联网上不占优势,受英语冲击大。
(3)汉语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国人盲目使用甚至迷信外文,洋化严重。
(4)传统和经典文化资源被舍弃和漠视,冲击了汉语的传承。
(5)国人使用汉语不规范,随意简化、滥用,威胁汉语的严肃和规范。
参考答案中的加重部分,其实都能从材料中找到,这也是我们读用材料时应该有的意识,勾画有用信息,目的就是便于整合和提炼。通过这些关键词很显然能够说明问题,而且容易让阅卷者在茫茫的答案大海中,一眼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阅卷多了,两眼就只看到关键词,好像关键词都是红色的,有就给分。
整合信息,提炼语言,形成答案。在有些申论材料中,可能存在几段材料在讲一件事或者说明同一个问题,尤其是表原因、表对策类的信息,很零散,有时候又往往不是太明显,需要我们自己把有关的信息列出来然后合并归类,提炼出相对统一的语言,形成答案,便于简明、凝练的说明问题。
例题: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C类 )第一题,第1小题:
简要概括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0分)
要求:概括准确,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像这个题,题目要求是简要概括面临的问题,没有指定材料,就是指的全部材料,要求中写得很明白,简明扼要,字数不过200字,那我们怎么弄呢?把材料中所有的表示问题的信息挖掘,形成凝练语言。
参考答案(注:来源于网络,仅作示范):
(1)生态环境方面:掠夺式、粗放式的开采方式,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
(2)社会方面:贫困、失业、社会保障不完善;
(3)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老化,布局不合理,居住条件恶劣;
(4)观念方面:对资源过度依赖,未提前进行转型。
这个题的答法可以说明以上问题,同时也包含了利用关键词提炼语言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
三、全面性。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题目会有硬性的题目要求,比如说概括全面、全面准确等等,我们是否忽视了这些题目要求?如果你忽视了,说明你还是没有做到“料敌机先!”,这些要求本身就是出题者设计的,阅卷者参考的,用来暗示你的信息,忽视了,我们就会很被动。其中全面这一点经常被提及,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组织答案时尽可能的包括所有的点,这些点有的是材料中有的,有的是你自己想到的,如果题目明确要求从某段材料总结提炼,你尽管在做到简明、有层次的前提下,尽量把点找全。
踩点得分。因为概括类的题都是踩点给分,写多了不会扣分,所以我们在回答概括原因、对策、启示等问题时要把所有的点找全,我们要的是“广撒网”,才能捕到更多、更大的“鱼”!例题如上,不再举例。
要素要全。前几个小题中,除了类公文写作类的题目,还有就是综合分析类的题目,例如: 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社会道德下滑问题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给定资料7中学者K和W教授就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请你指出他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0分);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第二题:“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些题目都是要求作出分析,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回答问题时应该找全要素,不能简单的踩点,因为题目本身字数有限制,我们单纯为了踩点的全面,会忽略了题目本身要素的全面性。
以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第二题为例:
“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一类题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指定材料,肯定就是要从全部材料入手提炼答案。这个题目的全部要素应该是什么呢?就应该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所以答案不能简单的谈一下意义、分析一下原因、谈一下对策。
参考答案(注:答案来源于网络,仅作参考。):
这句话表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一步,已成为浙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是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是什么)
一方面,浙江资源相对短缺,且经济发展方式仍属外延扩张的粗放型模式。自然条件上,陆地资源贫乏,本地能源总消耗量不足,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内部结构上,高污染排放产业比重大,资源过度消耗现象普遍,环境污染严重。这些现状决定了浙江亟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为什么)
另一方面,海洋经济的产业链条对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浙江恰恰具有发展这些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环境方面,浙江气候适宜,海岸线长,海岛众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新能源,与悠久的文化积淀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产业优势方面,一是浙江具有深水良港优势,可为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搭建平台;二是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的启动利于海水的综合利用,并可通过深度开发形成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良性发展产业链;三是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能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可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能源中转贸易加工项目的建成能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提供重要支撑。(为什么)
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对于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需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给予保障,需企业技术上的研发与科研创新,需民间资本在各领域的全力投入,充分发挥其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作用。(怎么办)
这样的回答思路是要素全面的最合理的思路,对题目来说,也是答案最全面的表述方式。
三、主观性。申论阅卷并不像行测那样客观,行测答案是唯一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有半对半错的情况,阅卷者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而申论的阅卷,是由阅卷者根据评分参考和要求,相对客观、公正的打分的。但是!阅卷者是想客观公正,可是他一天一天盯着电脑阅卷,眼花缭乱,心情烦躁,再加上犯了烟瘾的,你让他如何淡定?碰上那些写得乱七八糟、没有层次、看不明白、书写太“狂草”的“乱舞剑者”,一定会挑战他的心理底线的,虽然他不能随便打分,但是他还是按照自己喜恶给分了,剩下的就是:我们惨了!
所以我们应该在作答申论时充分考虑这种阅卷者的主观性,虽然我们不应该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上面,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有时候这也恰恰是影响自己分数的很重要的一点。正所谓:笔试高一分,面试你才会更有十分的把握!
练字。书写到底影不影响申论的分数、到底影响多少,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纠结。毋容置疑,书写的确很重要,有时候真的因为书写影响自己华丽的分数。所以很多人就开始纠结于如何练好自己的“书法”。我想说的是,字,要练!但是,什么样的字能够不影响分数呢?一个标准:你写的字不要求赏心悦目,但求不产生反感就好。
每个人的书写基础不一样,字体不一样,在申论备考的时候,想短时间内练到书法级水平很难,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搞这个。鄙人认为,我们应该把准备申论和练习书写结合起来,不用刻意去练字。
1、怎么练习。我建议我们在平时研究申论时,把我们自己做过的每套真题,你认为最完美的答案,手写整理。用考试用的方格纸,用心的抄写一遍,在这个过程,既是我们整理的过程,同时也是练字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你平时考试所用的书写工具,一定要用考试用的方格纸,这样你才会不断提高。
2、应该注意什么。练字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书写水平很高,在方格纸里“龙飞凤舞”,字尽量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有时候用力书写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不要“力透纸背”,影响反面的书写。我们会发现,一些字写得很漂亮的人,单独挑出几个字来好看的不得了,但是一旦写进方格纸里,就感觉不怎么样。因为方格纸有格子限制,不比在白纸上写字那么自如,因此,不是写正楷的人就应该在平时训练时就用方格纸练习,这样才能在真正考试时适应和提高。
3、“歪门邪道”。
(1)关于笔。我建议每次考试前买最适合自己用的笔。一般我们会选择中性笔,有些人喜欢用0.35mm,有些人喜欢用0.5mm,每个人的习惯和喜好不同,只要自己写出的字好看就行。我建议用0.5mm的。因为0.5mm的笔,写出的字线条粗细更匀称,适合考试时的方格书写,况且这样的笔写出的字,扫描后显得清晰度适中,不会让阅卷者反感。还有就是,每次考试用的笔最好是已经用过的,不要用新的,新的有时候下色不是很流畅。我都是每次考试前买五支左右的中性笔,每支用掉四分之一墨,然后准备考试用。
(2)关于字。每个人字体不一样,写字习惯不一样,写出的字千差万别,有的是瘦瘦的,“锋芒毕露”;有的是胖胖的,“敦厚老实”,我觉得最好的字应该是“方方正正”,这里的“方正”,不一定是正楷,指的是字写出来后,在方格内不要东倒西歪、写到格子外边去、字占格子太满等。字最好是线条匀称,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太细,扫描入电脑后有可能会不清晰;太粗,显得太黑,所以书写尽量用力适中,不要太轻,线条一般要略粗,这样效果会更好。
(3)关于改。我们写申论的时候,有时写一半了来灵感了,想把前边的改掉,咋办?千万不要大规模涂改!因为式扫描阅卷,这样绝对会影响卷面整洁。我的做法是:能不改就不改,将错就错,关键词除外。如果是非得改,一条斜线(如果是一个字)或者一条直线(如果是一句话)划掉拉倒。这样我觉得不会影响美观。
(4)关于字数。前边的小题毋容置疑有字数限制,绝对不能超出字数。否则扣分!但是!但是,如果我们发现前边写完了,重点没写完;或者突然又想到一个点,很关键,咋办?即使超了字数也要把答案写全!想想,一个大题20到30分不等,你丢一个点扣5—8分,甚至10分,字数超了才扣你多少分?
对于大作文,恰恰相反。申论大作文字数要求有这么几种:××字左右(例一)、××字—××字(例二)、不少于××字(例三)。
例一、2013年山东省申论考试真题A卷第四题: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以《谈“执法”》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900字左右。
例二、2010年4.25多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第四题:参考给定资料,以“作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为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并根据自己选定的角度拟一个副标题;2.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1000—1200字
例三、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四题: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道德建设的虚与实”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
要求:主题鲜明,认识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字左右:这一种个人认为只“右”不“左”。也就是肯定要超出要求的字数,不然你会给阅卷者肚子里没货的感觉。
××字—××字:这一种字数应该写在最大限以内一行,这样既能把自己论述的东西论述清楚,还不至于超过字数限制,更何况往往这种要求,格子就设计到超过他要求的最大限度一点点,你写多了,文思泉涌,还没论述清楚,一不留神没地儿写了,惨了!
不少于××字:这种情况很显然我们不能字数不够,不然扣分是一定了。这一种,我也建议还是尽量往多了写,有多少写多少,写到纸张的最后三行。
当然,我说的关于字数的东西,只是自己公务员考试经验总结,纯属个人心得,每个人不一定适用,你也可能有异议,请口下留情,不喜勿喷。
整体来说,影响阅卷者主观评分的除了他自己本身的原因,就主要是答卷的卷面整体效果,以上仅是个人经验,尤其“歪门邪道”部分慎用。
剑意悟道——《笑傲江湖》中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时曾说:“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是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申论这东西也是如此,很多人苦练申论大半年,到头来考试时还是一头雾水,成绩惨不忍睹,到底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没有深入领悟如何去学好申论、写好申论,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看看《半月谈》、人民时评,浏览一下别人经验的帖子,背几篇范文,不能真正扑下身子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申论,不懂如何找到决胜的“法门”。
申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是目前最权威的对申论概念的解释(引自网络)。所以,申论不仅仅是“写”,还需要“想”。前面讲到过,申论考查的是一种思维,我们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弄清楚一套题的标准答案,背诵一篇申论范文,没有真正从思维上转变,没有弄清楚申论的实质是什么,到底从何入手,那么你只会做这一套题,或者说你只背过了这一套题。我们需要“悟道”,这其中的“道”,就是申论的“道”,也就是你写申论时用的这独孤九剑的“剑意”。
申论的“剑意”是什么。申论的本质是考察一种思维的,这种思维就是国家“取才”的标准,那我们搞定申论就必须训练和提高这种思维,才是“破剑”的精髓。那这种思维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那我们“悟”的就是这种如何从现象找到本质,如何从抽象、宏观的东西挖掘出具体、微观的东西的方法。
思维背后的几种意识。我们平时在准备申论考试的过程中,训练和提高申论思维的同时,首先要解决几种意识问题,也就是在看材料,提炼问题答案,形成文字时的立场、依据、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
角色意识——申论是为了选拔考生是否符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标准的方式或者工具,所以它本身有自己的立场,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对待申论呢?公务员,或者说准公务员的身份。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公务员的角色,是我们在准备和作答申论时是应该有的意识。
公务员考试选拔的绝大部分不是领导职位,而是 “屌丝”职位,也就是非领导职位。这个职位上的人不是你想象的所谓的政策制定者,也不是社会问题的旁观者,更不是社会浮躁分子的代言者,而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行政管理、执行国家公务、进行各种调研、服务群众的劳动者,这些人的主要工作是执行、管理、调研和建言,所以我们准备和作答申论时一定不要把这种定位弄错了,不然会成为喊口号的假大空者,成为所谓理性的学者、教授,成为咆哮社会的浮躁分子。
一般公务员就是这几种身份: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社会问题的调研者,经验做法和解决问题的建言者,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我们平时准备申论和考场上作答申论要从这种角色出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政策意识——既然申论考查的其中一方面是我们是不是符合国家政策的执行者这一标准,那么我们在作答申论时一定注意要有政策意识。这种政策意识一方面要求我们要熟悉国家的基本大政方针,概括、分析问题时要从宏观角度把握答题的方向,不能信口开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推崇读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读这些不光为了大作文,也是培养政策意识,知道宏观的方向性理论,才能在平时准备和作答时更清醒。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有对政策的执行意识,如果是要求概括、分析对策或者大作文中论述偏向于对策时,我们要做到提出的建议对策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夸夸其谈,假大空的提出对策,这样的对策执行起来肯定困难。我们应该从对策的可操作性入手,从微观角度建议对策。例如我们现在所鄙视的“万能八条”,其实“万能八条”本身没有错,只是它太模板化了,有些人生硬的把它拿来直接用到对策上,不分情况、不分对象、不分材料内容,生搬硬套。结果可想而知。这里我们拿其中一条作为例子,说一下微观思维。
“万能八条”第一条: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有些人概括、分析对策和建议时就直接这样背上了,可是材料中或者延伸出去是怎么体现的领导重视,领导怎么重视,如何提高认识,提高那些认识,不去结合材料和问题本身,只是这样生硬的、泛泛的提领导重视、提高认识不是假大空吗?领导重视有很多方面,提高认识也有很多方面:一把手负责制、领导问责制度、将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倡导理念、增强宣传,提高相关认识等等,为什么不结合材料来呢?为什么不从微观角度多提一些更好执行的东西呢?
规范意识——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形式,不同于与一般的考试,也不真正的属于哪种文体,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有部分局限性,要求我们要有规范意识。所谓的规范意识是指语言的规范和结构的规范。语言的规范要求我们不能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述方式,不能用过于散文化的描写语言,应该用理性的语言反映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构的规范指的是逻辑性和层次性,无论是写作题还是非写作题,我们在答题时都应该有逻辑意识,逻辑思维是申论考试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意识,尤其是大作文,一篇文章没有逻辑就显得很散乱,论述的东西就不会清楚,说服力就不强。
对于申论的剑意的“悟道”应该首先建立思维,然后研究真题,每套真题反复练习,反复研究材料,刚开始时是为了寻找答案,紧接着熟悉题型,渐渐地学会挖掘材料背后的东西,能够跳出材料横向、纵向联系,最后又能够回到材料本身,练就火眼金睛,看任何申论材料都能入木三分。正所谓: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阅读(58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