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58
  • 博文数量: 3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11-24 10:5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

文章存档

2014年(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JavaScript

2014-11-24 11:03:19

鲁迅笔下"害死"刘和珍的校长晚年护乡邻遭日军杀害
在无锡市档案馆,无锡市文史研究者夏刚草展示一本旧黄的小薄书,即杨绛先生所写《回忆我的姑母》。1884年,杨荫榆出生在无锡一个书香之家。兄妹六人,她排行老五。杨绛回忆,这位三姑母“皮肤黑黝黝的,双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时两嘴角各有个细酒涡,牙也整齐。她脸型不错,比中等身材略高些”。在父母眼中算丑的,所以并不得宠,自然有些愤愤。

  年芳十六七,还是少女的杨荫榆就做出了一件“离经叛道”、惊动无锡官府的事。她母亲只顾门当户对,将她许配给了一个“老嘻着嘴,嘴角流着哈拉子”的低能大少爷。

  杨荫榆过门后发现真相,抓破姑爷的脸,反抗强硬的婆婆。逃出夫家惊动官府,最后经人调停赔偿才算了结。女师大的后身——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者王淑芳,也因此称杨荫榆为“反封建争女权的新女性”。此后,在杨绛父亲的支持下,她先后就读苏州景海女中、上海务本女中。1907年,23岁的她考取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女孩读书尚是罕事的年代,她彻底走上知识女性的道路。

  赴美留学:师生到车站挥泪送别

  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期间获悉,无锡市长期从事杨荫榆研究的作家薛镇歧,前不久前往台湾寻找相关记录,在台湾大学图书馆找到北师大王淑芳为杨荫榆校长写的一篇传记,提供给无锡档案馆。

  传记中称,杨荫榆第一次与女师大结缘是1914年,当时还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女高师”)。从日本归来的她,担任理化教授兼学监主任。传记里记载了杨荫榆做学监的工作总结,对学生起居、着装、交友都有要求,“回校按时,出入必告……不饰金珠,不穿绸缎”。

  4年后的1918年,杨荫榆被选送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修教育学。临行前,很多女高师的师生到车站挥泪送别。侄女杨绛目睹了难分难舍的全过程,“一位老师和几个我不认识的大学生哭得抽抽噎噎……三姑母站在火车尽头一个小阳台似的地方,也只顾拭泪”。很多学生都送礼留念,杨荫榆多年来珍藏。在美求学阶段,她仍与女高师学生通信勉励。同时她自己也勤奋刻苦学习,还被推选为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




























































  杨绛先生在忆文中也说,“那天也许是我三姑母生平最得意、最可骄傲的一天。她是出国求深造,而且她还有许多喜欢她的人为她依依惜别”。的确如此,1924年,杨荫榆再次学成归来,做女高师校长。

 

阅读(8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