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154
  • 博文数量: 2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3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10-09 15:5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25)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云计算

2014-10-16 14:28:52

 

  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是两个重要的基础研究的执行部门。其中高等学校在,工程及其它计划和政策的推动下,不断以教师是否能发表论文作为重要的职称评定标准。而中国科学院虽然也看重但并不把当作非常重要非问是商要的论文产出水平在研究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代表着我国顶尖的学术水平。而教育部属的高校之间则有着较大的差别。为了使比较更具科学性,我们挑选中国科学院在发表论文最多的十个所和国家教育部所属高校发表论文最多的十个学校作为我们比较研究的对象。这十个所和十个高校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基础研究所最好的学校和研究所群体。当然,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有时受学科专业化的限制较大,个体间的差异也较大,而高校大了之后,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就要小些,有利于做定量的研究。

  长时间以来,科学家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种非文化的激励模式,给科学家们以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并保障他们的基本利益和社会地位,科学家们就会得到较高的激励水平从而做出较好的成绩。科学家的工作就是提出问题、实验、分析结果,发表论文。发表论文是科学家的天职。但一个科学家一年内应该写多少篇论文,在什么时候写,在那里发表这些论文,却没有一个定规。所谓引入市场或商业化机制,是指把科学家的工作看作是一部机器,在给定的投入下,一定会产生给定的产出。同时认为,外部的激励越大,产生的产出就越大。

  按照这样一个示意图,则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的是决定一个研究单位论文产出的基本变量。科技经费多,意味着该单位可以有更多的实验设备,更多的进行交流和条件等。科研人员的多少,同样是一个决定产出的重要因素,如在一个单位内,科研人员的数量达不到临界质量,该单位 则很难做出一流的成果来。如此,我们得到如下假说:

  假说1:在给定的条件下,科技经费投入越高,SCI论文数量就越高,SCI论文的质量也将越高。

  假说2:在给定的条件下,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越高,SCI论文数量也就越高,SCI论文的质量也就越高。

  假说3:因此,在给定的投入条件下,杂志影响因子会与SCI论文数量成正比的关系,即SCI论文数量越多,会有更多的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低的杂志上。

  假说4:SCI论文数量越多,SCI论文的质量也越低,表现为论文的引文率越低。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总的结论是,科研经费是决定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567论文数量的提高并不会导致论文质量的下降,相反会通过学习行为而促进论文质量的提高。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缓慢的。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到现在为止,教育部十所发表567论文最多的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所对发表567论文的所采取的物质激励措施,对各个单位的科研活动过程和产出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行为,有利于各个单位提高研究开发的生产率。

  当然,对567的强调,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意义。在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非常强调国际的交流,强调国际化的规范方法,因此,强调567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在不同的基础研究学科,可发表论文的能力不同,因此,要强调学科的特殊性,不宜一刀切,这对学校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因为不同的基础研究的系,有些学科很容易出论文,有些实验性学科,则出论文要难得多。另外,在技术学科,竞争的重点在专利,在知识产权的掌握,因此,过于强调在国外发表论文,无论是567还是87,有时会导致技术的流失。

  最后,我们在支持强调通过激励学者发表567论文的同时,我们并不赞成学者们重新回到象牙塔式的研究中。与基础研究相比,我国的产业技术研究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较大,在高校系统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有较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学者们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我们希望企业能够起到产业技术研究的主力军作用,鼓励更多的有才华的青年人,投入到产业技术的研究中去,以提高我国的技术竞争力。

 

阅读(18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