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3413
  • 博文数量: 1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12 15:5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5)

2014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Web开发

2014-09-15 14:30:52

郑州一民办小学1年内迁移3,开凿机堵户牖户损毁。825日是郑州市中小学学期开始的日期。郑州市金文小学按照期限到校报到的学生,被眼前的情形吓了一跳:校门被开凿机堵住,大门和奉达室被拆,校园里还停着一辆开凿机。因为城中村拆迁,学院又要搬了,这是一年内学院第三次面对迁移。(826日《河南商报》)

 

学院成了拆迁工地,且不说是否影响孩子的学习,单是安全问题就够让人担心的了。可是没辙,孩子们如今务必在这处先凑合着讲课或听课,等待迁移。1年内迁移3次,真把学生和老师们折腾苦了。我也在郑州,我家近旁的一个城中村今年前一年拆迁,一个做工子弟学院也被拆了,不晓得如今搬往何处,更不晓得学院的孩子是否都可以便捷地入学。而随着城市拆迁的不断施行,大致相似现象有可能会越来越多,需求引动政府和社会形态的高度看得起。

 

城市拆迁改造是急转直下,但在城市进展的同时,也要多思索问题实际事情状况,兼顾各方好处。那一些被“撵来撵去”民助学校,固然助学条件有可能不太好,可毕竟承受着为城市分担教育压力的效用,是对教育资源不充足的有好处补给,有其存在的不可缺少性和现心意真实义。况且,民助学校接受的众多都是外来务工担任职务的人的子女,为它们供给了便捷。一位家长说,学院迁移后一下远了好多,孩子上学有点不方便,“然而我们这处的家长多是异乡人,孩子有个学上就已经满足了。”这么纯朴的家长,令人感动,城通称里务必也应当能够给她的孩子留一张书桌儿。

 

被“撵来撵去”的民助学校,大部分助学规模小、资金有限,很很长时间候都被卡在房租太贵上。有的大学院舍搁置,但宁可租给培养训练机构也不愿租给小学。为何?培养训练机构给钱多。这就强迫做一点学院只能在城中村等房租便宜的地方安置家庭,陷于“拆迁——迁居——再拆迁——再迁居”的恶性循环。对此我有几点提议:一是政府采取处理办法激励更多非官方的资本进入了教育领域,提高民办教育的群体水准;二是针对民助学校采取一点扶持政策,譬如帮它们协调房租能接纳的场地等等。给民助学校一个安宁的“家”,利国利民,也表现出来了对教育和未来负责任的举止神情。

阅读(96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