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718
  • 博文数量: 1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02 14:5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

文章存档

2015年(3)

2014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5-03-19 14:38:49

文章来源于网络,更多信息请点击:
尽管文章水平与杂志的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那么强烈。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是一定时期内其所有论文发表受到关注程度的整体体现,这在统计学上用于说明杂志的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如果评价单篇论文水平,简单地用杂志的水平来代替显然是错误的。

无论是用SCI、EI还是用影响因子等计量性指标来进行学术成就的评价,如果只是就其本身的合理性来争论,可能不会有任何结果。

就外行决策来看,对投资方而言,如要对某个研究项目投资,他当然关心有关人员的SCI、EI、影响因子等计量性指标。如果有多个可供选择的群体,一般地说是选在指标上有优势的群体。

这是无可厚非的选择。因而,就外行决策来看,对投资方而言,这是合理的决策。

因而也就不难理解,无论科技界如何批评这类办法,这种评价还是在进行。

就内行决策来看,如要对某个研究项目开展研究,最一般的选择是采用“专家评论”,或“同行评议”,或其他类似的办法。

这两类评判方法各有优势。但都有大的缺陷。因而,很多情况下是分别进行。

在我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专家评论”本身采用的方法也是用SCI、EI、影响因子等计量性指标来下结论。

这样,独立于计量性指标评价的“专家评论”或其类似的“同行评议”办法在本质上并没有实行。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缺陷所在。

就推动国家的科学进步而言,“专家评论”或“同行评议”在研究项目决策和研究项目投资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是用“专家评论”或“同行评议”的名义搞基于SCI、EI、影响因子等计量性指标的评价。

大家批评的应是这类问题。

我关心的论题是:出于各位专家对各自所在单位的利益的考虑,出于各位专家对各自所在地区的利益的考虑,出于各位专家对各自所在学科地位的考虑,这样的“专家评论”或“同行评议”能否为研究项目决策和研究项目投资决策作出客观的评价。

事实上,对很多单位、许多行业,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实现“专家评论”或“同行评议”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阅读(7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