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1077
  • 博文数量: 23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5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01 15:15
文章存档

2014年(2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Android平台

2014-10-20 15:09:48

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决定了孩子必须面对升学的压力,家长一方面希望她能快乐成长,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万一不抓成绩,考不上重点高中、好大学,影响了前途,到时候会后悔莫及!

  很多家长知道成绩并非一切,但却无法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一点。究其原因在于他们颠倒了孩子成长和成绩的关系。孩子就像一棵树,成绩则是树上的果实。家长往往只盯着树梢的果实,忽视了对树根树干的滋养。如果树木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养,还怕不结果实吗?

现在也有很多家长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但是,如果孩子放学回家这样说: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老师嫌我上课走神还捣乱纪律,成绩也不好,上学真是又累又烦,活着太没意思了……”如果家长的回答是这样的:孩子啊,老师批评你也是为你好。学习是个苦差 事,但是为了升个好学校,坚持坚持吧!别张口闭口就是要死要活的,你不活了爸爸妈妈怎么办……”那结果是孩子不耐烦,听不去了,这样也不可以.

  面对孩子的委屈、苦恼和抱怨,家长如果只是采取讲道理的方式开导,会让孩子感觉老师和家长只关注学习,根本就不理解我的委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必须换位思考。比如,家长可以这样回应孩子:孩子,妈妈看到了你的委屈和烦恼,觉得很心疼,如果你觉得累,就先把学习的事放一边,我们休息一下,跟妈妈聊聊今天发生的事。要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爸爸妈妈谈,我们会帮助你、支持你。这种感性的情感互动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家长表示,老师说不能对孩子太粗暴,要对孩子轻言细语,有话好好话,可你给他好脸,他还是不听话。那又该如何呢

  不少家长已经改变了对孩子粗暴的指责,换成了柔性的要求,但是孩子仍然逆反.其次,从粗暴的控制到柔性的控制,看似有了转变,实质都是控制孩子、约束孩子,家长的教育观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所以,孩子的逆反行为自 然不会改变。

  有些家长找心理咨询师,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立竿见影的教育办法,让我的孩子听话,上进。可每次,心理咨询师都让家长改变自己,自我成长。这让家长有点烦,他们希望为了改变孩子,不是改变他们。

  要想孩子改变,就需要从家长做起。有些家长因为自己的改变在短期内没有见效,于是就放弃了,这是不行的。改变不是从零直接做到一百,家长要转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坚持一点一滴的量变才能实现质 变。

阅读(95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