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740
  • 博文数量: 36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8-14 17:2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3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云计算

2014-08-28 14:11:39

诞生
  《永乐大典》诞生于腥风血雨的皇权更替中。明成祖朱棣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建文元年,他假祖训“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攫取了其侄建文帝朱允信的帝位,自己登基,改元永乐。为稳定自己的专制统治,朱棣极力网罗听话的文人学士,大量编辑出版图书,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他觉得天下古今的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之中,很不容易查看,便命大学士谢缙组织儒士,编成一部一查便知的大类书。

  次年11月,初稿进呈,朱棣看后感到此书不大全面,遂命重修。永乐五年十一月,编辑完成,进呈后,朱棣为这部亘古未有的巨帙之书题写书名《永乐大典》,并亲自序文,称赞这部书“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书,着为奥典”。
  《永乐大典》共辑录图书8000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天文地理,人事名物,无所不包。整部典籍共22877卷,外加目录等60卷,装成11095巨册,全部用毛笔工楷书写,是世界上最早、最宏伟的百科全书。它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还要早出300多年。
  遗失
  明嘉靖皇帝平生喜好仙术道教,一心想求得长生不老。在其案头,总放有几册《永乐大典》,以备参考之需。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失火,嘉靖立即命左右登文楼抢运《永乐大典》,一夜中竟下谕三四次,焦急失态之状,足见《永乐大典》在他心中之重。嘉靖为防不测,特颁旨将《永乐大典》重录了一套副本。
  四年后,《永乐大典》有了副本。正本存放文渊阁,副本藏在皇史?。可是却从此时起,《永乐大典》正本的去处就音讯渺然。
  有人认为它毁于清代乾清宫大火,也有人认为它毁于明亡之际,还有人认为它毁于明万历年间宫中大火,更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正本没有丢,就在皇史?夹墙里面。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殉葬之说——正本可能已随嘉靖葬入地宫。
  副本最初收藏在皇史?。明亡后,副本就在清朝历代皇帝手中散失。顺治曾把《永乐大典》放在身边阅览,身边的侍从可能趁机把《永乐大典》窃为己有。当康熙开馆修书时,发现《永乐大典》的副本已经不全。
  到了清末,《永乐大典》又惨遭战火洗掠。义和团围困英国使馆,存放《永乐大典》的敬一亭被毁掉了,翰林院书页撒得到处都是。据统计,毁于这次大劫的《永乐大典》副本有607册。
  搜寻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大部分被焚毁,余下的多被掠走他乡,至英、美、法、日等国。据专家估计,目前尚有400册左右的《永乐大典》残本留存于世,星散于9个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海内外仁人学者不辞艰辛,多方探寻大典散失之遗踪,广泛收集残卷剩册,迄今已有221册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近800卷大典得以刊印出版。但这还不到原书的44!
  为了让散失的国宝重新集聚,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家们做了种种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张元济先生向商务印书馆提议,把21册《永乐大典》副本捐给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也曾为此呼吁全世界《永乐大典》收藏机构、收藏家及有识之士,拿出《永乐大典》原书,提供拍照、再版之用。(文章分享自@)
阅读(11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