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3165
  • 博文数量: 4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77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7-28 11:0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23)

2014年(22)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4-07-31 16:34:57

按照Intel公司在2012年发布的规划路线图,在迎来22nm制程不久后的2013年,计算机芯片的制程即将跨进14nm时代。日前,根据电子制造领域的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预计,摩尔定律将在工艺突破了18-20nm的节点后面临终结,“摩尔定律”的时代即将推出。
在48年前,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首次提出了摩尔定律,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后来修正为了每两年增加一倍。
虽然摩尔定律并不是科学上极其严谨的法则,但是从半导体芯片业界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来看,这毫无疑问是前人所归纳出来的一条比较准确的的规划路线。据统计,从1971年到1997年的26年间,处理器上的晶体管数目大概增长了3200倍,而运用摩尔定律所计算出来的数值约为4000倍。由此可见,摩尔定律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正因为这样,摩尔定律也被称为“计算机第一定律”,为科技发展的快速跃进奠定了基础。
不过,最近计算机芯片的发展趋势表明,摩尔定律所指出的这种工艺演进步伐已经开始渐趋放缓。
Intel公司日前表示,尽管14nm制造工艺的芯片在英特尔的实验室中被研制成功,但是要实现大规模量产可能还存在一些障碍。这样使得他们推迟了14nm工艺的普及计划。
另外一方面,芯片制造设备成本的上升也给摩尔定律的延续带来了压力。
IBM的研究人员Carl Anderson提出了“摩尔定律即将没电”的观点,认为IT行业的指数增长现象都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发现,日常应用并不需要时下最新的架构设计以及最高端的芯片,而高额的研发费用以及生产线的更新也仅有少数的公司可以承受。
iSuppli的预计指出,在小于18nm的芯片的量产过程中,制造设备的成本过分昂贵,而且应用价值不大,使现有的半导体工艺有更加长的时间来为芯片制造企业创造价值,不像以往那样很快就被淘汰。
国内供应商WaveFax认为,虽然近年需求疲弱与研发困难使得摩尔定律走向了一个新的拐点,与其一味地追求技术,注重所谓的“定律失效”,不如采取实用主义,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本身,为面临发展危机的领域寻找新的出路。
阅读(23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下的业务智能化之路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