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6448
  • 博文数量: 16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7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7-21 14:38
个人简介

口译家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65)

文章存档

2014年(165)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信息化

2014-08-12 11:00:43

DanielGile(1995)认为同声传译精力分配模式主要由听和分析(L)、短时记忆(M)、语言产出(P)和沟通协调(C)组成,用公式表达就是SI=L+ M +P
+C。该公式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参与到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中,尽管这些行动有可能是瞬间发生的。在同声传译中,译员必须边听边译,听和说必须同时进行,因此,口译任务所需要的注意力总量应该是听力加工总量+记忆力加工总量+语言产出总量+协调总量,即TR=LR+ MR+PR+CR。如果该公式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出现问题,译员就有可能错译或漏译。讲话稿的高密度信息量、差强人意的工作环境(效果不佳的耳机、声音嘈杂的声道、发言人浓重的地方口音、不正确的语法、错误的词汇用法、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推理方式)、完
全陌生的人名地名、成串的数字、名称(包括缩写词、简略词)等都可能使得译员的短时信息加工能力需求激增,使短时记忆精力处于饱和状态,不能更有效地加工处理其他信息,从而出现同传困境。
  同声传译中的困境应对策略主要包括理解困境应对策略、紧急情况应对策略和重述困境应对策略。(Gile,1995)理解困境应对策略主要帮助译员应对理解源语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解困境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推迟传译。当理解出现困难时,译员应该暂时推迟传译,听完后续信息,再做传译,切忌为了保持流畅而胡编一气,忠实源语信息是同传译员必须坚持的原则。
  利用上下文,重构语段意义。当译员没有听清楚或暂时没有理解某一专门术语时,应该充分调动与该专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及专题知识继续传译。
  充分利用同传厢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在同传厢中与另一位译员的合作机会,相互做好配合工作,如帮助记录数字,利用随身携带的相关术语字典和相关文件查找相关术语,以帮助传译工作顺利进行。
  紧急情况应对策略是指预防可能出现的传译困难的策略。紧急情况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口译笔记。同声传译同样需要口译笔记,只是笔记信息内容不如交替传译笔记信息量丰富。同声传译的笔记内容主要为数字、人名、事物名称以及复杂的句法结构等。
  变换听说时间差(EVS,EarVoiceSpan)。EVS是指理解和重述之间的时间差,过短的EVS会减少译员的短时记忆需求,但是可能使译员丧失预测机会并有可能误解整句含义,使传译变得被动。而过长的EVS虽然会使译员的理解精力需求增加,但又可能使短时记忆负荷超重。因此,译员应该根据具体的传译内容和讲话人的语速、语音、口音等变换EVS。
  对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段传译,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各个成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重述困境应对策略是指在重述过程中帮助克服由语言产出和短时记忆引起问题的策略。重述困境应对策略主要包括推迟传译、用上义词代替下义词、灵活运用解释和释义技巧、用源语重述所听到的内容、提醒与会代表观看讲话人使用的幻灯片或纸质文件、适当省略已经重复多次的信息等策略。如果处于极端状态,干脆关掉麦克风,暂时不翻译,这比乱译一气要明智。同传困境应对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是以信息交流和信息复原最大化为基础的,而非任意而为。译员灵活运用相关应对策略能保证源语信息的忠实传译,有效地提高同传质量。
文章来源:
阅读(26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